合成生物龙头华恒生物(688639.SH)进一步巩固市场竞争优势。
3月6日晚,华恒生物公告,拟以全资子公司为主体投资不超过7亿元建设“交替年产6万吨三支链氨基酸、色氨酸和1万吨精制氨基酸项目”。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华恒生物持续推进项目建设,扩充产品矩阵,同时,公司立足于自主研发,进一步夯实龙头地位。业绩快报显示,2023年度,华恒生物实现营业总收入19.39亿元,同比增长36.66%;实现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40.84%。营收、净利润均创下新高。
3年总资产增4.35倍
华恒生物进一步完善产业链。
3月6日晚,华恒生物公告,拟以全资子公司巴彦淖尔华恒为实施主体,投资不超过7亿元,建设“交替年产6万吨三支链氨基酸、色氨酸和1万吨精制氨基酸项目”。本次投资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为自筹资金,预计建设期为24个月。
该项目将扩充公司三支链氨基酸、色氨酸产品产能,同时,扩大公司业务范围,丰富产品种类,增加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华恒生物是全球领先的通过生物制造方式规模化生产小品种氨基酸产品的企业之一,公司拥有合肥长丰、内蒙赤峰、巴彦淖尔、秦皇岛四大生产基地,现有L-丙氨酸年产能3.2万吨、缬氨酸年产能2.5万吨。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华恒生物扩产动作频频。2023年,公司按计划推进建设赤峰基地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项目和年产5万吨的生物基1,3-丙二醇建设项目,秦皇岛基地建设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建设项目。上述项目建成后,公司产品、技术也将从氨基酸、维生素等扩充到生物基新材料单体。
扩充产品矩阵的同时,华恒生物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财务数据显示,公司上市前一年,也就是2020年末的总资产为7.43亿元,截至2023年末,总资产增长至39.74亿元,3年增加了32.31亿元,增幅达到4.35倍。
此外,同日,华恒生物还公告称,拟与关联方欧合生物签署《技术许可合同》,欧合生物将其拥有的生物法生产精氨酸技术授权公司使用,该技术许可的性质为独占实施许可,独占实施许可期限为20年。公司利用合同约定的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生产的当年起,按照每自然年度利用本技术成果生产形成的终端产品销售额(含税)的2.80%向欧合生物支付产业化提成。华恒生物将借此开展合成生物技术在精氨酸相关产品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近三年分红率均超30%
得益于产能释放及产品结构持续丰富,华恒生物实现了高增长。
财务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2年,华恒生物业绩整体上行,营业收入由1.73亿元增长至14.19亿元,期间增幅为7.2倍;净利润由1300万元增长至3.2亿元,期间增幅达到23.62倍;扣非净利润由1131万元增长3.04亿元,期间增幅达到25.88倍。
据2023年度业绩快报,华恒生物创下了年度业绩历史新高纪录。过去一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39亿元,同比增长36.66%;实现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40.84%;实现扣非净利润4.39亿元,同比增长44.68%。
华恒生物表示,业绩高增主要系公司产品产销量显著增加,产品毛利率亦有所提升所致。
良好的现金流状况,则体现了华恒生物的盈利质量。财务数据显示,从2013年末到2022年末,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正值。截至2023年9月末,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创新高,达3.7亿元,同比增长49.51%,当期净现比为1.16。
作为合成生物领域的龙头企业,华恒生物加快技术创新,在研发上保持高投入。2021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5284.3万元、7861.16万元、7731.34万元,持续增长,占营收比例分别为5.54%、5.54%、5.67%。
依托技术突破和成本优势,华恒生物拥有一大批优质稳定的客户。在境外市场,公司与市场500强企业巴斯夫、味之素、伊藤忠、德之馨等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境内市场,公司与诺力昂、华中药业、华海药业、牧原股份、双胞胎集团、新希望等建立了长期业务往来。
值得一提的是,华恒生物一直保持稳定的分红,积极回报全体股东。2020年至2022年,公司分别派现3639.60万元、5972.84万元、9756.00万元,占同期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30.1%、35.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