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创新药获得大力支持与发展,国内越来越多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企业开始登陆资本市场。
药物研发每个阶段都要有很多细节支撑,CRO企业的使命就是助力药企完成各个环节的研发工作。全流程一体化成为对CRO企业最新的要求。阳光诺和正是其中一员。虽然成立仅12年,公司凭借“药学研究+临床试验+生物分析”综合药物研发服务模式,迅速成长为一家“小而美”的CRO企业,并登陆科创板上市。
是什么让阳光诺和创业仅十余年就成长为科创板上市公司?身处强者如林的CRO行业,年轻的阳光诺和会怎样后来居上?日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阳光诺和创始人、董事长利虔分享了公司与行业在共同成长道路上的思考与所得。
超预期的发展
创业之初,让利虔印象最深的是公司总在搬家。“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个300平方米的实验室;不到半年后,我们就换到了一个有800平方米实验室的地方;又过了不到一年,我们换了一个1500平方米的实验室。直至现在,我们每年都要扩张实验室。”利虔说。
这背后的原因不言而喻——阳光诺和的扩张速度远远超出了团队的预期。从刚创业时不到10个人的团队,到一年后的40多人,到2017年的约160人,再到如今超过800人的团队,随着业务量的增长和研发设计细分领域的拓展,“搬家”成为利虔“甜蜜的负担”。
利虔透露,未来18个月内,团队还会扩增400人左右。“现有的人员规模会增长50%,这也是为了匹配我们的业务量。”
尽管我国CRO产业起步较晚,但在医药需求持续增长以及全球化趋势影响下,该市场始终处于高速增长阶段。随着国内对创新药研发需求的加速释放,CRO行业将迎来持续增长的行业发展黄金机遇。
行业风头正劲,能够御风而行,靠的是阳光诺和拥有的强健双翅。利虔说,这得益于公司发展以来沉淀的扎实的研究型团队,以及认可公司项目质量的大客户积累。
2015年以来,公司参与研发的项目累计取得147项药品临床批件或临床备案号;1项创新药进入Ⅲ期临床试验,且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另有1项创新药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已取得95项药品上市注册受理号,有6项仿制药首家取得药品注册批件或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公司合作过的医药企业超过300家,包括上海医药集团、复星医药、扬子江、博瑞生物、南新制药、凯因科技等,它们都是阳光诺和一路成长的见证者。
全流程一体化
业务单一的CRO公司无法满足制药企业多方面的需求,难以提升客户忠诚度。随着公司的发展,阳光诺和的创业团队发现,医药研发外包产业链上的纵向一体化不仅能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也是构建自身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各细分领域内并购拓展业务范围,从而实现纵向一体化,正逐渐成为阳光诺和的业务逻辑与利虔的信心所在。
“‘药学研究+临床试验+生物分析’综合药物研发服务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药物开发成功的概率,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研发效率,为客户提供全面和高质量的服务,带动相关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利虔对记者介绍道。
与定位对应,阳光诺和与旗下5家子公司覆盖了CRO的各个方面。招股书显示,阳光诺和主要从事药学研究业务,北京阳光德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诺和德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弘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3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从事生物分析服务业务、临床试验服务业务和儿童药及罕见病药物的药学研究服务业务;成都诺和晟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诺和必拓新药研发有限公司2控股子公司则在特殊制剂、创新药物及改良型新药方面多有拓展。
做专家型企业
阳光诺和坚持打造“仿创结合”“全流程一体化”药物研发服务平台的发展战略,通过多年的积累,建立了一系列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研发平台,在药物发现、药学研究、临床试验、生物分析等方面具有较为先进的技术,其中药物发现目前主要应用于自主立项的研发项目。
公司还积极布局特色化的核心技术,在包括特殊剂型、特殊给药途径、新型复方制剂药物开发、多肽及小核酸类药物开发、复杂注射剂开发、儿童用药及罕见病用药开发等高难度研发领域,形成了多个特色化的核心技术集群。
除了开发客户指定的品种之外,阳光诺和也储备了多个前景良好、供应短缺、开发难度较大的品种,待工艺相对成熟后,将结合客户的需求向客户推荐,并接受客户委托继续提供研发服务。
根据招股说明书,创新药是阳光诺和未来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阳光诺和本次募集资金拟投资于“特殊制剂研发平台项目”、“药物创新研发平台项目”、“临床试验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和“创新药物PK/PD研究平台项目”。随着募投项目的逐步落地,将进一步提升阳光诺和的创新药综合研发实力,进而为客户提供更为高效优质的创新药物研发服务。
登陆科创板,借力资本市场,利虔希望阳光诺和能打造出一个更“接地气”的、完成效率更高的服务团队,成为中国药物研究方面的专家。
简单的愿望背后,往往需要坚定的信念、艰辛的努力和坚持的付出。阳光诺和,正在努力成为医药研究领域的那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