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形成了覆盖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和户用屋顶光伏在内的全场景N型产品组合。
“在国家层面提出推进大型风光基地建设后,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开启了全新的场景应用探索,从沙漠、戈壁、荒漠,到山地、水面,光伏组件产品需要适应多种复杂的场景。这是新发展阶段下市场和产业对组件提出的新要求。”天合光能全球产品战略与市场负责人张映斌日前表示。
在近期举行的全球清洁能源科技创新博览会(高交会)上,天合光能携创新至尊N型产品参展。除了首次发布的新一代Vertex至尊N型595瓦组件外,还展出了至尊N型690瓦组件,可满足国内大基地项目多样化需求。至此,天合光能形成了覆盖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和户用屋顶光伏在内的全场景N型产品组合。
满足大基地项目多样化需求
“210+N是我们本次推出的全场景化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就是210尺寸组件和N型电池技术的结合。更高的功率和效率是我们想要达成的目标。”张映斌说,“光伏产业的底层逻辑十分清楚,即降本增效,发电量越高、度电成本越低。这在装机规模更大的大型光伏地面电站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集中式光伏一直是我国光伏装机规模的重要来源,要想更好地体现其价值,就要充分开发组件价值。”
自国家能源局规划布局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以来,大型光伏地面电站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应用场景也不断拓展,产品多元化需求逐渐显现。截至目前,我国第一批大基地项目已全面开工,部分已建成投产,第二批大基地项目正在陆续开工,第三批项目审查工作正抓紧推进。未来,大基地项目应用场景将延伸至油气田、采煤沉陷区、石漠化、盐碱地等。
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给组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0尺寸N型组件具有低衰减、弱光效应好、温度系数低等优势。张映斌展示了一组更为直观的数据:“采用210尺寸N型组件后,发电量增益可提升3%至5%。与同类产品相比,不仅组件效率高出0.2%,集装箱运输容量也提高了15.8%,在降低项目初始投资的同时,还可以使用多元化应用场景需求。”
迈入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时期
N型产品并不是横空出世,作为理论转换效率更高的电池技术,国内主要光伏企业一直追踪其发展动向,推动该技术产业化、商业化发展。早在2015年,天合光能就开始研究N型TOPCon电池技术。2018年,天合光能建成50万千瓦的N型TOPCon组件生产线,当年6月入选位于山西长治和陕西铜川的25万千瓦超级技术领跑者项目。
据张映斌介绍:“经过近几年发展,N型TOPCon在技术、产品、供应链等方面逐渐发展壮大,客户认可度不断提升,市场越来越成熟。同时,在P型PERC产品效率逼近极限值的情况下,N型TOPCon扩产放量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开始,N型和P型产品实验室效率刷新纪录的频率基本持平,随后N型技术快速发展,N型破纪录次数远超P型。2021年,我国企业和研究机构打破晶硅电池实验室效率纪录11次,其中8次为N型TOPCon电池技术。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表示,2022年,部分企业的N型电池片转换效率已达到25%,产业化良率与薄片化也有较大突破。目前看来,市场对N型产品反馈较好,接受度逐渐提升,部分企业的N型产品出货主要安排在2022年下半年。
今年3月,天合光能210尺寸高效i-TOPCon电池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测试认证,最高电池效率达到25.5%,创造了大面积产业化N型单晶硅i-TOPCon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8月,天合光能Vertex至尊高效N型单晶硅组件经TUV北德测试认证,组件窗口效率均达24.24%,创世界纪录。据张映斌介绍:“目前,210技术叠加N型电池平均效率约为25%,明年量产后将达25.5%以上,后年将突破26%。”
产能明年有望超57%
张映斌表示,新一代至尊N型组件将于2022年底前实现量产,至明年第一季度,天合光能将释放超过1000万千瓦的N型组件产能;预计到2023年底,天合光能N型组件的产能将达到3000万千瓦。
为了保证供应链稳定、推进全产业链向N型转型,天合光能正基于210大尺寸技术,打造N型技术路线一体化布局。其中,包括年产30万吨工业硅、年产15万吨高纯多晶硅、年产3500万千瓦拉晶、年产1000万千瓦切片、年产1000万千瓦电池、年产1000万千瓦组件及1500万千瓦组件辅材,计划于2025年底前投产。
庞大的扩产计划背后,市场究竟有多大?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认为,当前,600瓦以上高功率组件正加速渗透,成为产业链和市场的发展方向,领跑光伏产业发展主赛道。出货量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210尺寸电池组件累计出货约5000万千瓦。截至目前,210尺寸电池组件出货量累计超过7600万千瓦,预计第四季度随着产量释放,210尺寸电池组件将加速导入市场。到2023年,210尺寸产能占比可达57%。
同时,预计从2023年开始,210尺寸电池组件产能布局将快速持续增长,到2025年占比将升至66.04%。硅片和电池方面,大尺寸硅片及电池的产能占比也持续高增,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