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芯海科技(68859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行业下游需求减弱、低端库存积压?芯海科技(688595.SH):公司产能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紧张的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5-06  芯海科技内幕信息

来源 :深圳智通财经2022-05-06

  4月28日,芯海科技(688595.SH)在发布2021年报暨2022年一季报后接受接受近200家机构调研,公司在调研时表示,虽然从2022年一季度开始,消费电子因受到国际形势和疫情影响,需求出现下滑,但这不是真正需求下滑,是短期购买力、信心的下滑。目前行业下游需求呈分化趋势,部分低端产品可能会出现库存积压,但部分产品的产能依然紧张。公司产能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紧张的,公司一直积极与供应商争取更多产能。

  2021年国内半导体行业欣欣向荣,但从第四季度至今,由于终端需求逐渐变弱,部分低端库存积压,国内半导体厂商的成长正走向两极分化。芯海科技长期深耕模拟信号链和MCU芯片领域,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以超高的研发投入和优异的产品性能为业内称著。

  4月27日,芯海科技发布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报告显示,芯海科技2021年实现营收6.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67%,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62.2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05%。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49亿元,同比增长43.76%,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0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扭亏为盈。

  据芯海科技介绍,2021年,芯海科技新产品的研发开始进入收获期,如BMS、智能仪表芯片等产品销售量均实现数量级的跃升,BMS在锂电管理领域成功切入行业标杆手机客户并快速上量,2021Q4单季度就贡献了一定的营收增量,2022年一季度持续快速放量,营收季度环比增长近60%,今年将推出2-5节BMS产品,将广泛应用在笔记本、电动工具、扫地机器人等终端客户。智能仪表芯片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快速上量,2022年将延续去年的高增长。

  虽然从2022年一季度开始,消费电子因受到国际形势和疫情影响,需求出现下滑,但芯海认为这不是真正需求下滑,是短期购买力、信心的下滑。另外32位MCU仍处缺货状态,国外厂商如ST依旧缺货,部分产品仍处于涨价阶段。芯海同时还有很多新产品如BMS等,已得到标杆客户的认可和采用,正处于国产替代市占份额扩充的初期阶段,替代国外标杆供应商。芯海当前的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决定了当前消费电子短期需求疲软的状况对公司影响不大。

  在调研中投资者有提到,2021年市场缺芯比较严重,不少半导体公司大幅上调产品售价,在被问及公司产品是否有提价时芯海表示,2021年芯海涨价较少。2021年半导体公司的毛利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毛利率越低的产品涨价越猛。芯海整体毛利率的提升是有限的,目前公司客户以高端消费、计算机、工业等领域的行业标杆客户为主。公司的产品销售策略从来不是依靠打价格战,不会只是依靠低价策略开拓市场,也不会想着在某一特殊情况下靠涨一波价来获取短期利润的短期行为,公司比较注重和战略客户的长期合作。

  关于今年的产能规划,芯海介绍,在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产能紧张有所缓解,目前行业下游需求呈分化趋势,部分低端产品可能会出现库存积压,但部分产品的产能依然紧张。公司产能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紧张的,公司一直积极与供应商争取更多产能。公司的产品、技术和未来发展、终端客户含金量等都得到供应商认可,在产能方面会给予公司优先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芯海于2021年10月23日与华为正式签署HarmonyOSConnect《赋能支持服务协议》,标志着芯海科技正式成为鸿蒙智联独立软件供应商,开启了双方在鸿蒙生态领域的深度合作。芯海是鸿蒙八家生态合作伙伴中,唯一一家具备“芯片+解决方案+算法”的供应商。截止2021年末,公司接入到鸿蒙智联的芯片发货量较2021年上半年实现倍量级递增,接入量在鸿蒙生态合作伙伴中排名前三。

  具体调研内容如下:

  一、由公司董事长卢国建先生介绍公司2021年度及2022年一季度经营情况

  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6.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67%,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62.2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05%;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0,320.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03%;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49亿元,同比增长43.76%,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0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扭亏为盈。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48.80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5.71%。2022年一季度剔除通富微电的投资损失763.66万元及股份支付2,477.71万元影响后,2022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42.43万元,同比增长54.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2,526.51万元,同比增长22.91%。2022年一季度公司加大了在工业、计算机、汽车电子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348.83万元左右。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的模拟信号链产品如BMS呈现快速上量的态势,环比增加60%左右;MCU产品如32位高性能MCU在计算机及周边、工业控制等领域持续拓展应用,营收占比快速提升,一季度占比近50%;健康测量AIOT产品在智能仪表、鸿蒙等产品应用领域保持快速增长。

  二、回答投资者提问

  问:去年市场缺芯比较严重,不少半导体公司大幅上调产品售价,公司产品有涨价吗?对于产品定价有何策略?

  答:2021年半导体公司的毛利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毛利率越低的产品涨价越猛。芯海整体毛利率的提升是有限的,这是我们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所决定的,目前公司客户以高端消费、计算机、工业等领域的行业标杆客户为主。公司内部产品价格的变动既要考虑成本增长的因素,也要从长远利益出发,考虑和客户的长期合作。公司的产品销售策略从来不是依靠打价格战,不会只是依靠低价策略开拓市场,也不会想着在某一特殊情况下靠涨一波价来获取短期利润的短期行为,我们还是立足长远,坚持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不断推出有技术竞争优势的产品”等体现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销售策略,我们比较注重和战略客户的长期合作。

  问:公司自上市以来做了三期股权激励,2021年股份支付费用高达7492万,2022年一季度股份支付费用2477万,影响了表观净利润,公司对于股权激励是如何考虑的?

  答:大家都知道当前正是集成电路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间,获得优秀人才是未来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保障持续快速发展的保障,人才竞争非常激烈,员工对薪酬的期望也很高。但公司的发展和员工的利益不能光靠短期体现,员工必须和公司绑定,双方才能获得最大化利益,公司才能快速发展,员工也才能从发展中获得最大收益。公司做股权激励的目的是希望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激励人才创造更大的价值,与公司共同分享发展红利。

  问:2022年一季度的订单有受到消费需求疲软的影响吗?

  答:2021年我们涨价较少,去年主要在调整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客户方面,从中低端消费客户向高端消费客户倾斜,产能向工业客户倾斜。产品结构方面,从8位MCU转向32位MCU,产能也逐步向32位MCU倾斜。目前32位MCU占MCU芯片比例显著提升,从2020年的10%提升到2021年的40%左右,2022年一季度提升至50%左右,预计2022年全年将进一步大幅提升。2021年,我们新产品的研发开始进入收获期,如BMS、智能仪表芯片等产品销售量均实现数量级的跃升,BMS在锂电管理领域成功切入行业标杆手机客户并快速上量,2021Q4单季度就贡献了一定的营收增量,2022年一季度持续快速放量,营收季度环比增长近60%,今年将推出2-5节BMS产品,将广泛应用在笔记本、电动工具、扫地机器人等终端客户。智能仪表芯片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快速上量,2022年将延续去年的高增长。虽然从2022年一季度开始,消费电子因受到国际形势和疫情影响,需求出现下滑,但这不是真正需求下滑,是短期购买力、信心的下滑。另外32位MCU仍处缺货状态,国外厂商如ST依旧缺货,部分产品仍处于涨价阶段。芯海同时还有很多新产品如BMS等,已得到标杆客户的认可和采用,正处于国产替代市占份额扩充的初期阶段,替代国外标杆供应商。芯海当前的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决定了当前消费电子短期需求疲软的状况对我们影响不大。

  问: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67%,主要得益于哪些领域的增长?

  答:2021年,MCU芯片实现销售29,516万元,同比增长184.46%;主要得益于高性能32位MCU从2021年一季度开始形成规模出货,占MCU产品比例快速提升,主要系在工业控制、锂电管理、快充、通信及计算机、消费电子等领域持续突破拓展行业标杆客户并开始批量出货。32位MCU占比由2020年的10%左右提升至2021年的40%左右,预计2022年会进一步大幅提升;模拟信号链芯片实现销售12,183万元,同比减少1.98%,剔除上年度红外测温产品对业绩影响后,同口径同比增长88.76%;主要系高精度ADC、AFE产品,在压力触控、传感器调理芯片、锂电管理等领域稳定增长,BMS在锂电管理领域切入行业标杆客户并从21年Q4开始快速上量;健康测量AIOT产品线实现销售22,902万元,同比增长75.35%;健康测量产品主要受益于个人及专业智能健康设备应用需求持续增长;AIOT产品主要受益于智能仪表芯片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快速放量及鸿蒙生态业务发展带来的物联网智能接入设备量快速增长。

  问:公司自2018年以来导入了IPD管理体系,截止目前有看到成效吗?

  答:公司做IPD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研发效率和研发质量,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IPD体系的精髓在于把能力建立在组织上,把业务建立在流程上。将从客户来到客户去的“以客户为中心、成就客户”的理念落实到主业务流程中,为价值创造者提供高效的工作平台,并将公司能力沉淀在组织和流程中。事实证明,通过4年的持续变革投入,我们的研发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研发项目一次成功率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例如,公司BMS和EC产品仅两年不到的时间就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都是一版成功,截止目前BMS在头部品牌客户端实现大规模出货。EC芯片已通过客户验证,正处于小批量量产阶段。

  问:公司在车规级MCU上是如何布局的?优势在哪里?

  答:公司首颗车规级信号链MCU已在2020年通过AEC-Q100认证,已导入前装企业的新产品设计。公司正在进行的发行可转债项目,主要为汽车芯片研发项目,其M系列产品应用于端控制,如车窗、车灯、雨刮、空调等,R系列产品应用于域控制,如动力总成、刹车系统等。目前研发团队已到位,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2021年公司加大汽车MCU研发投入,我们的目标是做ASILD级MCU,进入标杆客户。车规级芯片对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公司去年与德国莱茵达成战略合作,通过与莱茵的合作,提升从芯片设计到工艺、供应链、质量、体系建设等能力,从体系和流程上保证芯片功能安全,同时公司正在推进汽车功能安全标准ISO26262认证。车规级MCU对于可靠性要求极高,我们与莱茵合作,推进ISO26262认证都是为了提升可靠性,这也需要模拟设计技术的支持,结合高精度ADC能够更好发挥公司的优势。

  问:公司的BMS产品为什么进展这么快?

  答:BMS的核心在于测量和低功耗,这就需要高精度ADC和低功耗基准源支撑。芯海在ADC领域耕耘了19年,已完全掌握了这些核心技术,现在才进入市场是因为客户提出的需求。2020年有大客户看到了芯海的实力,相信我们能做出新一代精度更高、基准温漂更低的BMS,于是开始合作,基于客户的需求,我们开发出的产品指标超越国外友商,从而在市场进展非常快。随着快充的发展,电池功率加大,从20W左右到60W甚至100W以上。功率越大对芯片的精度、稳定性和宽温度范围的精度要求更高,市场上一些BMS芯片难以满足这样的需求,这也加快了我们抢占国产替代市占份额的进程。

  问:请介绍下公司2022年的产能规划

  答:在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产能紧张有所缓解,目前行业下游需求呈分化趋势,部分低端产品可能会出现库存积压,但部分产品的产能依然紧张。公司产能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紧张的,我们一直积极与供应商争取更多产能。公司的产品、技术和未来发展、终端客户含金量等都得到供应商认可,在产能方面会给予我们优先支持。

  问:公司与鸿蒙合作的进展?

  答:截止2021年末,公司接入到鸿蒙智联的芯片发货量较2021年上半年实现倍量级递增,接入量在鸿蒙生态合作伙伴中排名前三。物联网的核心是万物感知和测量、万物智能、万物连接等,公司的高精度ADC和MCU、智能算法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传统硬件设备公司实现智能硬件及智能接入的转型;鸿蒙是为万物互联而生的,基于鸿蒙平台,结合芯海的芯片、算法和方案,为客户提供软硬件一体的解决方案;公司于2021年10月23日与华为正式签署HarmonyOSConnect《赋能支持服务协议》,标志着芯海科技正式成为鸿蒙智联独立软件供应商,开启了双方在鸿蒙生态领域的深度合作。芯海是鸿蒙八家生态合作伙伴中,唯一一家具备“芯片+解决方案+算法”的供应商。未来,公司将近一步提升鸿蒙生态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力,和鸿蒙一起共同赋能客户进行产品智能化升级。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