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艾力斯(68857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净利润增长679%!艾力斯演绎Biotech正确打开方式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9-08  艾力斯内幕信息

来源 :药智网2023-09-08

  导读:10黄金大单品

  对于Biotech而言,前期没有造血能力、完全依赖外部资金支持做研发,待新药陆续上市、放量后,进入“研发-销售-盈利-再研发”的正向闭环,即意味着成功。

  然而,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在资本寒冬下,大量Biotech在新药上市之前就烧完研发资金,被迫断臂求生;即便新药获批,也面临商业化难题,离盈亏平衡点越来越远……

  但有这样一家企业例外。

  2020年底,当时没有任何产品获批的艾力斯登陆科创板;2021年新药获批上市,当年便实现扭亏;2023年上半年,艾力斯净利润增长678.69%,业绩一路狂飙。

  艾力斯充分演绎了理想情况下,一家Biotech的正确发展路径。

  01

  10亿黄金大单品,

  伏美替尼收入倍增

  2004年,企业家杜锦豪与留美归国的科学家郭建辉博士,一个出资金,一个出技术,创立了艾力斯。

  8年后,2012年,艾力斯首个创新药阿利沙坦酯获批上市。遗憾的是,这一年,郭博士因病去世。

  由于当时艾力斯尚未建立强大的销售团队,杜锦豪便将阿利沙坦酯以10.2亿元卖给了信立泰,并在之后毅然决定挺进肿瘤药赛道。

  得益于郭博士打造的研发体系基础,艾力斯将研发目标战略性地瞄准了具有百亿市场规模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

  又过8年后,2020年,艾力斯登陆科创板。次年,艾力斯第二款创新药伏美替尼获批上市,用于NSCLC二线治疗,当年即被纳入医保。

  2022年6月,伏美替尼通过简易续约新增NSCLC一线适应症,并再次进入医保目录。

  微信图片_20230908084706.png

  伏美替尼分子式

  图片来源:艾力斯官网

  对于Biotech而言新药上市的商业化难度不亚于新药研发。在商业化方面,艾力斯建立了符合GMP标准的制剂生产车间,确保伏美替尼的有效供应。在销售层面,曾担任默沙东中国肿瘤事业部董事总经理,负责K药在内三款重磅肿瘤产品的牟艳萍于2020年加入艾力斯,主推伏美替尼的商业化。

  在其带领下,艾力斯建立了一支覆盖30个省市的营销团队,完备构建了遍及全国的销售网络,核心市场区域超过1000家医院。

  2021年,伏美替尼实现销售收入2.36亿元;2022年,销售收入达到7.9亿元,同比增长49.22%,占总营收的99.9%;2023年上半年销售收入7.13亿元,同比增长137.82%,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5亿元。

  此外,2021年7月,艾力斯将伏美替尼在除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外的地区独家开发的权利授予ArriVent公司,获得4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累计不超过7.65亿美元的研发和销售里程碑款项、销售提成费以及ArriVent一定比例的股份,成功实现创新药出海。

  伏美替尼对于艾力斯的意义,相当于埃克替尼对于贝达药业的意义,后者为贝达药业带来了十年超百亿的收入,伏美替尼是否能复刻埃克替尼的成功呢?

  02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何为突围关键?

  医药行业曾经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对于同靶点药物来说,第一个上市(FirstinClass)可占据70%的市场份额,第二个大约占20%,其余的同靶点药物去争抢剩下的10%。

  而伏美替尼恰恰是第三个在国内获批上市的第三代EGFR-TKI。

  早在2017年,首款第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就在中国获批二线适应症,并于2018年被纳入医保,市场渗透率大幅提升,2022年奥希替尼销售收入54.4亿美元,其中中国区13.36亿美元。

  2020年3月,江苏豪森药业开发阿美替尼正式获批上市,同年进入医保目录。成为我国首个国产第三代EGFR-TKI,也是继奥希替尼后,全球第二个获批上市的第三代EGFR-TKI药物。2022年,阿美替尼销售收入达24亿元。

  两款先上市的产品,利用先发优势,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除此以外,今年5月31日,贝达药业的贝福替尼获批上市,成为国内第四款第三代EGFR-TKI。

  不仅如此,目前国内还有3款第三代EGFR-TKI正在申请上市,倍而达的瑞泽替尼预计将于今年第三季度获批,而奥赛康的ASK120067以及南京圣和的奥瑞替尼将有可能于年底或明年年初获批,这意味着明年将会有7款第三代EGFR-TKI同台竞技。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面对逐渐“PD-1”化的第三代EGFR-TKI市场,伏美替尼唯有通过差异化竞争才有机会突破重围,抢夺部分市场份额。

  相比同类产品,伏美替尼具有“脑转强效、疗效优异、安全性佳、治疗窗宽”的特点。

  临床研究显示,伏美替尼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0.8个月,相比吉非替尼的11.1个月,延长幅度达9.7个月,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达56%。尽管暴露时间更长,伏美替尼组≥3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仍低于对照组(11%对比18%),且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在第21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艾力斯公布了伏美替尼治疗CNS转移NSCLC的分析结果,160mg剂量组的CNSORR达到84.6%、CNSDCR达到100%、CNSPFS达到19.3个月,为伏美替尼用于CNS转移的NSCLC患者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由此被纳入《肺癌脑转移中国治疗指南(2021年版)》推荐。

  此外,对比首款第三代EGFR抑制剂奥希替尼,伏美替尼在治疗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缓解率远超奥希替尼。数据显示,应用伏美替尼240mg/d剂量的初治患者中,IRC评估的ORR达到60%,经研究者(INV)评估的ORR达到70%,IRC和INV评估的DCR均为100%,且安全性良好。

  03

  后续管线如何布局?

  差异化优势,让艾力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而未来发展潜力,则需要看其研发布局情况。

  作为一家创新驱动型药企,2023年上半年,艾力斯研发投入1.32亿元,同比增长48.69%;研发人员167人,同比增长27.5%,占公司总人数的17.52%。

  艾力斯目前临床阶段的管线全部围绕伏美替尼展开,以期最大限度地开发伏美替尼的价值。

  其中,辅助治疗适应症已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20外显子插入突变二线治疗适应症的II期注册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适用于20外显子插入突变一线治疗适应症的III期临床试验IND于2023年4月获得批准;用于具有EGFRPACC突变或EGFRL861Q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III期临床试验IND于2023年8月获得批准。

  同时,艾力斯也在积极探索伏美替尼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一是与应世生物的FAK小分子抑制剂IN10018联合用药治疗晚期NSCLC;二是与荣昌生物的RC108抗体偶联药物联合用药治疗晚期NSCLC。

  微信图片_20230908084707.png

  艾力斯临床阶段管线

  图片来源:艾力斯半年报

  此外,艾力斯还有后续储备临床前管线9条,主要包括KRASG12D抑制剂、第四代EGFR-TKI,RET抑制剂、SOS1抑制剂等,都是具备较强开发价值的靶点。

  微信图片_20230908084707_1.png

  艾力斯临床前管线

  图片来源:艾力斯官微

  授权引进方面,2023年3月1日,艾力斯宣布以1.879亿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获得了和誉医药的四代EGFR-TKI在研药物ABK3376在中国的独家权益,继续稳固肺癌领域竞争优势。

  综合来看,艾力斯在伏美替尼的新适应症拓展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其市场空间,而丰富的临床前管线布局又能为其未来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研发布局进可攻、退可守。

  04

  结语

  生物医药领域,在经历了几年的资本寒冬后,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盈利能力。过去仅凭几个前期研发管线、几页精彩的PPT就能获得大笔融资的案例已难以出现,现在唯有真正拥有市场价值的产品才能获得资本的青睐。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艾力斯这种前期仅围绕一款核心潜力产品发展,盈利后再投入研发新管线的发展模式,值得Biotech们借鉴。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