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亚辉龙全资子公司大德昌龙转让所持部分卓润生物股权,持股占比从46.99%降至39.76%,使得卓润生物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但本次交易后,因大德昌隆仍为卓润生物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比领先第二大股东15个百分点,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合理性等被交易所问询。此外,2023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出现大幅下跌。
公司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
2023年9月15日,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亚辉龙;证券代码:688575.SH)公告表示将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
据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香港大德昌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德昌龙)将其持有的深圳市卓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润生物)21.0462万元注册资本(对应卓润生物本次交易前3.2967%的股权)转让予嘉兴淳辉昭润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淳辉昭润),转让对价为900.00万元,同时,淳辉昭润以2700.00万元对价认购卓润生物新增注册资本63.1385万元,公司放弃对卓润生物增资的优先认购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大德昌龙持有卓润生物的股权比例由46.9924%降至39.7631%,卓润生物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交易后卓润生物第一大股东仍为大德昌龙,且持股比例高于第二大股东所持股份约15%。交易所要求公司说明亚辉龙是否仍实际控制卓润生物,不再将卓润生物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等。
据披露,卓润生物成立于2019年5月23日,主要从事POCT(即时诊断)相关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POCT相关医疗器械业务发展具有资金投入大、人才需求高的特点。
公司认为,卓润生物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形成稳定收入和盈利前,需要投入的资金、人员和管理成本较多,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目前POCT相关医疗器械业务也面临市场同行公司大资金投入带来的市场、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竞争。
为使公司业务更加聚焦,集中精力做优做强主营业务的长远目标和战略布局,为降低公司经营风险,同时引入投资人补充卓润生物运营资金,提升卓润生物的市场竞争能力,公司拟进行本次交易。
交易价格方面,公司表示,本次交易的交易单价均为42.7631元/每1元注册资本,系交易各方以2023年5月31日作为估值基准日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估值为基础协商确定。交易单价与估值基准日账面净资产单价6.2416元/每1元注册资本相比,溢价585.13%。
卓润生物于估值基准日2023年5月31日的股东全部权益账面价值为2995.94万元,采用收益法估算后,估值增值17304.06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预计2023年度公司利润总额增加8500万元至10500万元。
2023年上半年卓润生物业绩大幅下滑
业绩方面,2023年上半年,卓润生物营业收入11633.57万元,净利润-3759.26万元,而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分别为37783.50万元、7760.16万元。
公司称,卓润生物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较2022年出现极大幅度下滑,主要是因为2022年卓润生物主要盈利来源为新冠产品销售,新冠产品销售不具备持续性。
而亚辉龙整体业绩也不容乐观,据公司披露,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496.75万元,同比下降54%,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4153.30万元,同比下降78.74%。
此外,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9.36%,较上年同期55.99%降低6.63个百分点。
由此看来,公司对外转让卓润生物部分股权获利,并将卓润生物排除在合并报表范围之外,而继续保持公司为卓润生物第一大股东,似乎对公司2023年业绩稳定将起到重要作用。
短线交易曾收警示函
2023年1月,公司高管王慧翀收到证监会《警示函》。
据公告,王慧翀在担任公司监事期间,其母亲于2022年1月至2022年4月累计买入公司股票900股、卖出公司股票800股。
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规定,构成短线交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深圳监管局决定对王慧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但是,公司曾表示,经与监事王慧翀沟通,本次短线交易行为系其母亲周桂芝根据二级市场的判断做出的自主投资行为,王慧翀并不知晓该交易情况,交易前后亦未告知周桂芝关于公司经营情况等相关信息。本次交易行为为周桂芝个人操作,不存在利用内幕信息谋求利益的目的,不存在主观违规的情况。
根据二级市场交易数据,亚辉龙于2021年5月在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的股份数4100万股,发行价格14.8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60680万元。亚辉龙上市当日开盘报65.00元,盘中最高报73.80元,收报64.00元,此后,该股股价呈现震荡下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