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奇安信(68856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两会前瞻|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建议设立‘专精特新’专项投资基金”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2-27  奇安信内幕信息

来源 :财联社2023-02-27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接受财联社专访时透露,今年将围绕民营企业发展和国家网络安全能力提升两大方面,提交五份提案。

  齐向东表示,我国“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多、成果多、基础好,但目前这些企业的发展还面临三大困境起步难、持续难、做强难。对此,有三点建议。一是延长贷款还本时间,比如推出5年期或更长期贷款,银行每年评估偿还能力。二是推动保险公司和银行合作定制开发“专精特新”专属信贷产品。三是设立专项投资基金。

  谈及如何提振民企发展信心,齐向东表示,在会计准则方面,建议学习钻探行业,只要是省级以上政府确定的“卡脖子”项目,研发费用就可以资本化,让企业在研发当年和研发过程期间,不影响利润。

  齐向东还表示,网络安全产业将迎来发展机遇,如果以网络安全投资占比5-10%的比例测算,万亿级的信创风口将带来上千亿的网络安全市场。

  “建议设立‘专精特新’专项投资基金”

  财联社:能否透露一下,今年全国两会,你的提案主要关注哪些方面?

  齐向东:今年两会,将围绕民营企业发展和国家网络安全能力提升两大方面,提了五份提案。

  之所以关注民企发展,是因为民营企业不仅是市场中最活跃的主体,而且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但科技创新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就是投资在眼下,收益在未来,体现在会计制度上,是在研发期间即时扣减利润,还是在成功之后有了收入再减本。我们知道,研发创新产品是成本费用,第一种情况,当年就减少利润,企业会受到股东和股民的反对,企业就没有创新积极性;第二种情况,不减少当年利润,而是在项目成功上市取得收入以后,按收入进度比例分摊成本费用,保证分摊之后增加毛利润,这样做到了在研发期不减利润,在投产期增加利润。企业就愿意为技术创新投资了。目前的会计准则支持第一种情况,不利于创新。所以我带来了三份提案,分别是《关于科技自立自强,扶持“专精特新”要出新招的建议》、《关于提高会计准则对研发投资包容度的建议》和《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提振骨干民营科创企业发展信心的建议》。

  另外,我还带来了两份提案,分别是《关于网络安全要遵循“零事故”目标的建议》和《关于数据安全任重道远,需要有决心、恒心和信心的建议》。我建议以“零事故”为目标筑牢我国的网络安全防线。同时,在数据安全保护方面,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坚定决心,加快推进网络安全合规落地;网络安全厂商坚定恒心,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技术创新水平;政企机构坚定信心,建立纵深防御的内生安全系统。

  财联社:“专精特新”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热词,这些企业的发展目前有哪些困境?您在提案中提出了哪些建议?

  齐向东:我国“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多、成果多、基础好,具备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先天优势。但目前,这些企业的发展还面临三大困境:起步难、持续难、做强难。从研发到产品投入市场,周期长、原始资金需求量大,融资起步难;产品站稳脚跟后,需要扩大市场,市场和研发费用再次加大,如果没有再融资渠道则持续难;一些产业链涉及的关键技术点多,“卡脖子”难题多,持续研发投入可能长期亏损,如果资本市场包容度不够,则做强难。

  所以,我建议扶持“专精特新”要出新招,都是针对融资方面的,目的是对“专精特新”三难解困。一是延长贷款还本时间,比如推出5年期或更长期贷款,银行每年评估偿还能力;二是推动保险公司和银行合作定制开发“专精特新”专属信贷产品,由保险公司提供贷款保证保险,化解银行贷款坏账风险,提高银行推广专属信贷产品的积极性;三是设立专项投资基金,由国有资本和优质的社会资本共同组成,投资轮次集中在B轮和C轮,让“专精特新”真正成为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力军。

  “建议只要是省级以上政府确定的‘卡脖子’项目,研发费用就可以资本化”

  财联社:对于提振民企发展信心,你有哪些建议?

  齐向东:具体来说,有两方面建议。

  一是提高民营企业投资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多、成果多、基础好,具备科技创新的有利优势。建议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比如延长贷款还本时间,推出5年期或更长期贷款,银行每年评估偿还能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二是提高资本市场对创新的包容度。在会计准则方面,建议学习钻探行业,只要是省级以上政府确定的“卡脖子”项目,研发费用就可以资本化,让企业在研发当年和研发过程期间,不影响利润,研发成功后在寿命年限内,在毛利润中扣减摊销项目成本,让股东能看到“卡脖子”项目在研发期既不减少去年当期利润,又能在投产期增加利润,自然就支持经营层攻克“卡脖子”难题了。

  财联社:疫情之后,民营企业的生存状况如何?有哪些难关?应该怎么突破?

  齐向东:一是融资难。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信息了解不对称,在金融市场中相对弱势。尤其是初创企业创新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面临的风控监管较为严格,容易导致资金流断裂。

  二是准入难。在重大科技创新任务上,民营企业仍然处在“看得见、进不去”的阶段,很多好政策难以真正落地。

  对于这两大难关,应该“对症下药”。一方面,放宽科创企业融资监管限制。目前根据我国监管要求,科创板企业再融资,募资金额只有30%能用于研发人员的人力成本支出,建议合理放宽融资限制,打破企业创新发展瓶颈;另一方面,优化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清除隐形壁垒,落实“揭榜挂帅”和“赛马制”,让更多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登上科技创新的舞台。

  “万亿级的信创风口将带来上千亿的网络安全市场”

  财联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你认为这会给网络安全产业带来哪些机遇?

  齐向东:主要有两方面机遇。一是网络安全系统的信创化。建设网络强国,必须要有自己过硬的技术。按照信创化的要求,原来采用的国外的网络安全体系、技术和产品,都要全面换成国产化。如果以网络安全投资占比5-10%的比例测算,万亿级的信创风口将带来上千亿的网络安全市场。

  二是数据安全驶入发展快车道。建设数字中国,数据安全是重要保障。2023年底前,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将初步形成,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也初具规模,我国数据安全市场将持续高速增长。

  财联社:你对于2023年的网络安全趋势有何预测?

  齐向东:我判断2023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将出现爆发趋势。数字化越深入,安全越担忧。未来,大数据、5G、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入应用,会给千行百业带来各种安全威胁。尤其随着信创、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数字企业等重要布局的全面展开,网络安全防护将变得越来越复杂。一旦出现纰漏,风险就会迅速扩散,给人民生活、企业经营、国家安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随着我国数字化不断加快,网络安全的底板作用也会进一步凸显,将在今年迎来大爆发。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