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泽达易盛(68855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和讯SGI公司|泽达易盛业绩连续变脸,问题年报“埋雷”,1.2亿理财藏“猫腻”!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7-05  泽达易盛内幕信息

来源 :和讯网2022-07-05

  2022年7月5日,泽达易盛一季报和讯SGI指数评分解读出炉,公司获得了66分。

  泽达易盛的指数跟随业绩变脸的节奏急速大跌,毫无回弹迹象,从公司目前内控不力、信披违规、监管警示等负面事件来看,泽达易盛已经陷入了经营泥潭,冰山一角的风险背后还潜藏着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

  泽达易盛成立于2013年,整体业务涵盖制造、流通等医药相关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专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药健康产业的全方位创新融合,致力于为医药产业提供包括定制软件、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在内的信息化服务。

  一、业绩变脸:问题年报“埋暗雷”

  登陆科创板还不满两年,泽达易盛业绩就大幅下滑,迅速“变脸”。此外祸不单行,业绩颓废的同时一系列蹊跷事件浮出水面,一边是“问题年报”被广泛关注,上亿理财资金确认成谜,一边是公司频频收到警示函,股价暴跌。总而言之,错综复杂的尖锐矛盾令泽达易盛日益扑朔迷离。

  上市后业绩变脸速度以及程度有多严重?从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数据来看,泽达易盛的各项财务指标出现了大幅下降。2021泽达易盛营收总额为3.29亿元,同比增28.67%,但净利润(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同)为0.46亿元,同比下降42.93%,扣非后净利润为0.39亿元,同比下降35.89%。与此同时,杠杆水平却在突击走高,2021年末负债3.23亿元,相较2020年末增长179.68%。

  到了2022年一季度,业绩大幅恶化,承压情况严峻。营业收入仅为0.03亿元,同比下降90.68%,净利润为-0.19亿元,同比下降298.64%,扣非后净利润为-0.19亿元,同比下降348.07%,而负债却从2021年末的3.23亿元,攀升至2022年一季度末的3.56亿元。

  公司对业绩变脸的归因和解释是否有说服力?泽达易盛认为2021年公司加大了在医药智能制造等战略新方向相关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与市场业务的开拓。同时,竞争对手也正紧锣密鼓地布局该领域。因此,公司报告期内研发费用等期间费用增长较快,导致公司2021年度净利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公司在问题年报中究竟埋下了多少暗雷?相比被刻意隐藏的“黑箱操作”,业绩下滑只是显而易见的前奏,真正的“暴雷”或许还在路上。会计师事务所对泽达易盛出具了两个直击投资者要害的说明,一个是“带强调事项段的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以及声明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同时保荐券商出具的相关核查意见也披露了多笔问题交易。时任独立董事郭筹鸿拒绝对上市公司2021年年报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担保。

  从会计师事务所到保荐券商的保留意见,再到独立董事拒绝担保,它们小心翼翼的背后潜伏着多少难以透视的隐患?

  根据年审会计师出具非标意见的理由来看,主要是无法确认相关资产的存在以及相关交易的商业实质,其中包括报告期末,涉及账面1亿元的资管计划;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向5家客户销售服务器和保密数据链储存终端的交易;两笔预付款交易及服务器托管变更和服务器权属问题等。

  二、理财资金暴雷:1.2亿理财“藏猫腻”

  1.2 亿理财是在何种背景下诞生的?泽达易盛在上市前,2020年3月19日召开的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及2020年4月7日召开的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理财的议案》,闲置资金投资包括但不限于购买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等符合国家规定的投资业务。

  泽达易盛上市后,募集资本净额3.4亿,现金流充裕后开始启动闲置资金投资方案,由子公司跟鑫沅资产签订了《鑫通1号管理合同》和《鑫福3号管理合同》,委托财产金额为8,000万元,另外子公司浙江金淳投资的委托财产金额为4,000万元,合计1.2 亿元。

  理财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为何骤然转变?令人不解的是,低风险的1.2亿稳健理财产品,经过泽达易盛签署多项关于风险等级变更和投资年限变长补充协议后,突然间摇身一变成为了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产品风险等级由R2修改为R5,存续期限由5年修改为10年,增加了收购退出、股东分红退出、IPO退出等非标准化股权类资产的退出安排。

  风险暴露后市场和监管层有何反应?一方面是天津证监局下达警示函,认为泽达易盛在资产管理计划产品类别、产品投向、存续期限、风险等级、退出安排等关键内容方面,与产品实际投资情况不一致。

  事实上,年审会计师此前便对1.2亿元自有资金委托理财表示确认困难。“我们未能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认资管计划的商业实质及余额的存在和计价。”

  在警示函下达后,股民的吐槽质疑“沸反盈天”,有股民表示:“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公司股价已经从上市的高点86元暴跌到13元,跌幅高达85%!”。还有股民对理财资金的安全性流露了焦虑:“一点儿良心都没有了,上市公司的钱也有小股东的一份,你就拿来肆意挥霍!下一步是不是通告称:因为1亿理财资金投资失败,1亿变0元,计提了?”。

  木已成舟,现在更值得探究的是,是谁主导了1亿元的资管资金投向?投向的企业和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之间,究竟有哪些利益来往?风险暴雷后如何保障中小股东合法权益?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