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C南湖(688552)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招商军工|深度报告】C南湖(688552):国内防空预警雷达龙头企业,军贸市场或将打开市场新空间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5-23  C南湖内幕信息

来源 :招商军工研究2023-05-23

  公司作为北京无线电所唯一上市平台,防空预警雷达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考虑到军贸市场高景气、新产品的逐步放量及产品的稀缺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核心观点

  1、稀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整机上市公司。

  相控阵雷达具有多目标跟踪、远作用距离、高数据率、高可靠性、自适应抗干扰与宽带成像等特点,在路基、海基、空基和天基几乎所有重要的军用和民用领域均有广泛的用途。公司作为北京无线电所唯一上市平台,防空预警雷达技术实力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承担空中目标的预警探测和监视管制任务,是现代战争中一种重要的电子装备,在国防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考虑到公司作为国内少有的防空预警有源相控阵雷达整机上市公司,行业高景气叠加市场的稀缺性或带来公司业绩与估值的双重增长。

  2、军贸市场高景气或将打开市场新空间。

  公司雷达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产品竞争力,产品得到了客户的广泛的认可,2022年开始贡献收入2888.40万元,占总收入比例为3.03%。目前全球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众多国家急需建设防空力量,对防空预警雷达需求也更加迫切,我国防空预警雷达国际市场竞争力逐年提升,雷达装备的军贸出口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公司作为国内防空预警雷达龙头企业,在手军贸订单充裕,随着订单交付及产品市场逐步开拓,军贸市场或将打开其市场空间,成为公司未来新的业务支柱。

  3、技术领先持续开拓新市场。

  由于先前多年的经验积累,公司在行业内处于技术领先,主营业务营收保持稳定增长,2020至2022年营收复合增速达11.09%。新业务持续突破,近年来参与25个国家、军方等渠道的科研项目招投标,中标16个项目,部分项目研制完成后在未来一定时间周期内预计可获得持续订单,公司国内业务或将保持稳定增长。

  4、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公司是作为国内稀缺的防空预警雷达上市公司,受益于军贸及新产品的开拓,盈利状况或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达到1.79亿、2.31亿和2.89亿元,对应估值50/39/31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军方客户补差价变动、军贸开拓不及时、新产品投入批产不及预期、股价大幅波动风险、收入持续性风险。

  

  一、航天南湖基本介绍

  1、公司发展历程

  航天南湖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552.SH)的前身为沙市市南湖机械总厂,成立于1989年,2015年改制并设立股份公司,2023年5月在科创板上市。

  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防空预警雷达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防空预警雷达主要生产单位之一。1989-2002年,公司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防空预警雷达研发体系、生产体系、销售体系和服务体系,经营规模和产品种类不断发展壮大;2003-2014年,公司处于成长突破阶段。研发了多型防空预警雷达新产品,市场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2015年至今,公司处于发展壮大阶段,产品已覆盖多个军种,产品频段由低频段拓展到高频段,产品类型从雷达产品拓展到系统装备及雷达相关配套装备,成立了武汉分公司和北京分公司两大研发机构,研发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经营业绩快速增长。

  经过数十年的防空预警雷达研制生产,公司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体系,产品已成为我国防空预警领域的主力装备,已覆盖多个军种;多个型号产品曾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和原机械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奖等奖项。近三年公司积极开展新产品研究,已中标多型防空预警雷达领域研制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防空预警雷达领域的优势地位。同时公司积极发展防空预警雷达模拟设备、空管雷达等产品,推动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截至2023年3月,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有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拥有已获授权发明专利40项(含1项国防发明专利)。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公司属于央企,归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下属单位),持股32.49%;荆州市古城国有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第二大股东,持股29.08%。2020年,39位股权激励对象共同成立南晟合伙作为持股平台,占公司股份2.81%,有助于实现股东、公司和员工利益的趋同,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2、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防空预警雷达及配套装备、雷达零部件两大板块,主要向国内军方客户和军工集团提供防空预警雷达和配套服务,同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近三年,雷达及配套装备在营收中占绝大部分,并且在不断上升。

  

  防空预警雷达包括目标指示雷达、引导雷达、警戒雷达等,用于对空中目标进行警戒、监视和识别,提供目标位置、速度、属性特征等信息,目标探测距离覆盖超远程、远程、中程和近程,可以支持国土防空情报获取和拦截作战信息支援,是电子战和信息战的核心装备。目前我国明确了国防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推进陆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海军由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转变、空军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等战略要求,带来了未来的军备升级需求。防空预警雷达是国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

  

  

  公司原材料采购均采用“以产定购”模式,同时辅以合理、适量、预测性备货。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主要包括配套件、电子元器件、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外协加工件等,设有供应部作为原材料等物资采购的实施部门。对于配套件类主要原材料,一般为定制产品或客户要求统型的标准化产品,采购价格一般比较稳定;对于配套件外的主要原材料,由于长期稳定的供应商合作关系以及市场供求等因素,报告期内采购价格整体较为稳定,部分原材料采购价格存在一定波动。

  

  

  (1)防空预警雷达及配套设备

  公司的雷达产品主要为防空预警雷达,具体分为警戒雷达和目标指示雷达,未来将拓展空管雷达业务。配套装备主要包括防空预警领域的雷达防护设备、雷达测试设备、雷达模拟设备、雷达抗干扰训练系统等,满足了客户的模拟和伪装、故障检测、操作人员训练、抗干扰能力评估等需求。

  公司自主研发了多频段的防空预警雷达产品,是我国防空预警雷达的骨干研制生产企业,产品在军方客户中广泛应用;近三年公司积极研发新产品,已中标多型防空预警雷达领域研制项目,进一步巩固了行业优势地位。近年来,公司的雷达及配套装备业务收入不断增长,2021年业务收入8.94亿元,同比增长37.03%;剔除差价影响后的毛利率为26.76%,小幅下滑,产销率保持高位(部分时间由于客户修改条款,交付推迟),库存积压较少。

  

  (2)雷达零部件

  雷达零部件主要包括防空预警雷达维修器材、雷达通用小型零部件等产品。其中维修器材主要是自研雷达的部组件产品,用于雷达日常维修、维护以及战损补充,主要客户为军方客户和军工集团;通用小型零部件主要是公司生产的盒体、腔体、基片等结构件,主要客户为北京无线电所。

  2016年印发《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暂行规定》之后,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实战化训练。随着使用时长和战损的增加,雷达零部件的消耗速度和备用量必然上升;此外,随着雷达市场的扩张,零部件市场也会保持相应程度的增长。公司主要产品为防空预警雷达维修器材和雷达通用小型零部件。

  2019-2021年公司的雷达零部件业务收入大幅提升;2022年由于订单有所减少以及签署时间较晚,业务收入为0.56亿元,同比减少58.96%;剔除差价影响后的毛利率为28.49%,产销率同样保持高位(2022年部分订单签署时间较晚,年末暂未交付)。

  

  3、研发能力与核心技术

  公司高度重视防空预警雷达相关核心技术攻关与储备,通过国家、军方等渠道的项目经费和自行列支科研经费预算来支撑技术研究工作,近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重超过同行业上市公司均值。公司已掌握了相控阵雷达总体设计、软件化雷达、自适应抗干扰、目标分类识别、高机动高集成结构设计、相控阵天线设计和收发组件设计等7类核心技术,技术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或生产,显著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拥有健全的生产、装配、测试和试验设备设施,通过了GJB9001C质量体系认证、GJB5000A软件质量认证,拥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

  

  公司研发团队强大,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9.60%;其中7名核心技术人员长期从事于雷达及相关行业,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得过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个奖项。董事、副总经理长王嘉祥,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副总经理郑自良,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副总经理王新红,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

  

  4、公司经营情况

  行业领先地位推动营收与利润稳步增长。公司在防空预警雷达市场的竞争力较强,并不断开拓市场、加大研发投入,产品类型逐渐丰富,雷达配套装备及零部件业务带来新的增长空间,预计营业收入及盈利能力将不断提升。2022年公司实现总营收9.53亿元,同比增长19.6%,2019-2022年公司营收的复合增速为12.62%。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20.1%,2019-2022年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速为21.81%。其中2021年利润下降的原因为公司扩张带来的三大费用增长,以及2020年的差价收入提高了当年利润。

  

  缴纳增值税减缓毛利率增长,差价收入与低费用率扩大盈利空间。公司毛利率远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均值,并且有一定的波动,2020年与2022年毛利率较高的原因是差价收入较多。剔除差价收入后,2019-2021年主营业务毛利率稳定在30%-35%,略高于同行业均值;2022年新签订的军品销售合同开始缴纳增值税,造成剔除差价后的毛利率下降。三大费用一直保持较低水平,2022年期间费用率为6.84%,较2021年小幅下降,主要是雷达装备的售后维修需求下降、公司参与投标项目较少而控制了销售费用率,2021年业务规模扩大造成管理费用率较高。公司将闲置资金用于购买定期存单和活期存款,利息收入均大于利息支出,其中2022年手续费有所提升。

  

  二、有源相控阵技术性能领先,防空预警雷达将成为重要应用

  1、有源相控阵雷达

  (1)雷达简介

  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回波,从而得到目标的位置与运动状态。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测定坐标速度快,能全天时、全天候使用等特点,主要用于对空中目标、空间目标、海面目标和地面目标的探测,其中空中目标主要包括作战飞机、巡航导弹等空气动力目标,空间目标主要包括卫星、飞船、航天飞机、运载火箭、空间碎片等,海面目标主要包括航空母舰、驱逐舰等各类水面目标,地面目标主要包括人员、车辆、坦克等目标类型。

  雷达通常由波形产生器、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机、显示器、天线及其伺服装置、电源等部分组成。波形产生器(也称为激励源)产生一定工作频率、一定调制方式的射频激励信号,同时产生相干本振信号送给接收机;发射机对激励源提供的射频激励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再经收发开关馈电至天线,由天线辐射出去;目标回波信号经天线和收发开关至接收机,再由接收机对接收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混频和滤波等处理;信号处理的作用是抑制非期望信号(杂波、干扰),通过相干积累或非相干积累以提高有用信号的信噪比,并对目标进行自动检测与跟踪等。通常将目标航迹的关联、跟踪滤波、航迹管理等称为雷达的数据处理。目标航迹及相关信息在屏幕上显示的同时,通过通讯设备传输至各级指挥系统。

  

  雷达早期发展主要来自军事需求。军用雷达是获取陆、海、空、天战场全天候、全天时战略和战术情报的重要手段,是实现远程打击、精确打击的必要手段,因此在警戒、侦察、引导、制导和敌我识别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成为现代战争中一种重要的电子装备,在国防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雷达的高精度探测能力使其在民用领域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以及雷达性能的提高,特别是计算机、高功率发射器件以及高速信号处理等技术的快速进步,雷达在民用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主要用于空管、气象、遥感、交通等领域,应用方向不断趋于细分化和精准化。按照具体工作任务不同,雷达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2)有源相控阵雷达简介

  传统雷达是由机械转动装置控制天线的指向,无法实现对快速移动目标的跟踪、搜索,且抗干扰能力较差。现代战争要求雷达技术具备抗侦查、抗干扰、抗隐身的能力,为了满足这些新要求,雷达技术在探测器的构型、观测视角覆盖和信号空间维度三个技术方向发展,形成三种主流技术体制:相控阵、合成孔径和脉冲多普勒。

  相控阵雷达是指通过计算机控制各辐射单元的相位,改变波束的指向进行扫描的雷达,具有快速而精确的波束切换及指向能力,使雷达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全空域扫描。相控阵雷达的每个辐射天线单元都配装有一个发射/接收组件,每一个组件包含独立的功率放大器芯片、低噪声放大器芯片、幅相控制芯片等,使其都能自己产生、接收电磁波,得到精确可预测的辐射方向图和波束指向,在频宽、信号处理和冗余设计上都比传统无源及机械扫描雷达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在探测、遥感、通信、导航、电子对抗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相控阵雷达大量取代传统的机械雷达已是大势所趋。相控阵雷达具有波束捷变(包括波束空间位置捷变及波束方向捷变)能力等独特的优点,可以实现诸如多目标跟踪、远作用距离、高数据率、高可靠性、自适应抗干扰、宽带成像以及同时完成目标搜索、捕获、识别和跟踪等多种功能,可以满足高性能雷达系统的要求和日益增长的需求。基于上述优势,相控阵雷达技术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得到很大发展,目前相控阵雷达大量取代传统的机械雷达已是大势所趋,并已有多种型号服役于陆基、海基、空基和天基几乎所有重要的军用和民用领域。

  

  ①相控阵雷达一方面可以分为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与无源相控阵雷达(PESA)。有源和无源相控阵雷达的天线阵基本相同,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发射/接收单元的多少。

  无源相控阵雷达仅有一个中央发射机和一个接收机,发射机产生的高频能量经计算机自动分配给天线阵的各个辐射单元,目标反射信号经接收机统一放大(这一点与普通雷达区别不大)。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每个天线单元都配装有一个发射/接收组件,每一个组件都能自己产生、接收电磁波,因此在频宽、信号处理和冗度设计上都比无源相控阵雷达具有较大的优势。正因为如此,也使得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造价昂贵,工程化难度加大。但有源相控阵雷达在功能上有独特优点,大有取代无源相控阵雷达的趋势。

  

  

  ②相控阵雷达另一方面可以分为模拟相控阵雷达与数字相控阵雷达。

  模拟相控阵是指采用模拟器件的移相器,通过改变天线各阵元信号相位从而合成空间波束的雷达体制。这种雷达的波束合成在阵面完成,具有移相器、馈线等模拟器件。而数字阵列不再含有模拟的移相器,而是将接收机前移。上行波束合成,通过DDS移相产生不同相移的信号,上变频到射频天线单元。下行靠接收机将信号放大滤波,AD采样后,在数字域形成所需接收波束。模拟有源相控阵雷达,不论是在技术还是成本、可靠性等诸多方面具备诸多优势,仍然是雷达装备的主力。

  

  

  (3)毫米波相控阵雷达

  射频(RadioFrequency)是一种可以辐射到空间的高频交流变化的电磁波,频率范围为300kHz—300GHz,波长1km—1mm,射频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射频中较高频段(300MHz—300GHz)又称为微波频段,波长范围为1m—1mm。微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统称,其中毫米波频率范围为30GHz—300GHz、波长范围为10mm—1mm。

  

  其中,对于微波毫米波频段,常用字母代码与业务频段对应关系如下:

  

  微波具有波长短、频率高、穿透能力强、抗干扰、不易受环境影响等一系列特点,容易制成具有体积小、波束窄、方向性强、增益性高等特性的天线系统,在雷达、通信和电子对抗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微波通信的主要方式是视距通信,远距离通信需要中继转发。其中毫米波具有如下的特点:

  

  

  毫米波的特点赋予了毫米波相控阵雷达优良的抗干扰、反隐身、反低空突防和对抗反辐射导弹的能力,简称“四抗”,因此毫米波相控阵雷达具备广泛的应用场景。

  ①为满足快速扫描、跟踪和高数据率的要求,美国为“科曼奇”直升机研制了有源电扫的Ka频段火控雷达,作战能力成倍提升;Raytheon公司计划为“战斧”Block Ⅳ导弹配备基于AESA技术的主动毫米波导引头。②为提高空间目标观测能力,俄罗斯研制了8mm远程毫米波相控阵RUZA雷达。③为实现灵活多波形控制和多波束能力,美军在未来战斗系统(FCS)计划的项目中已经开发了具备Ka频段的毫米波雷达、通信、战场识别的多功能射频系统,准备装备主战坦克和装甲战车。④为提高低截获性能和隐身性能,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研制了0.1m×0.1m分辨力的Ku频段轻小型合成孔径雷达(miniSAR),准备在已有基础上采用MEMS移相器构成相控阵雷达,提高低截获和隐身性能,同时降低雷达的功耗、体积、重量和成本。⑤为实现宽带、高分辨成像监视,德国将研制具有0.025m×0.025m分辨力的Ka频段毫米波合成孔径成像雷达,需要的带宽达到8GHz。

  

  2、有源相控阵雷达应用场景广泛,市场空间广阔

  (1)全球军用雷达市场保持稳步增长

  全球军用雷达市场规模与国防支出相关、近年来国际热点地区冲突加剧,全球的国防需求不断增长,美国及其他北约成员国等国防支出大国国防支出预算逐年增加。根据SIPRI 数据,自2015年,全球国防支出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全球军费增长3.7%,已经达到了2.224万亿元。美国从2014年开始也在不断提升其国防预算开支。

  

  国防预算稳定增长,边境保护和早期危险识别需求的增长、雷达技术的创新及应用领域的扩展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叠加,全球雷达市场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根据 Grandview Research 研究报告,2020 年全球雷达市场规模为 314 亿美元,全球军用雷达市场规模为192亿美元,约占全球雷达市场份额的61.15%;预计2025年全球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380亿美元,按此比例测算,预计2025年全球军用雷达市场规模可达到232亿美元。根据 Strategic Defense Intelligence 出具的《全球军用雷达市场 2017-2027》预测,北美地区占据 38.3%的军用雷达市场份额,是全球最大的军用雷达市场,其次是亚太地区和欧洲地区,分别占据28.3%和19.6%的军用雷达市场份额。

  

  (2)军费持续高增长,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加速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国防预算支出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中国财政部在发布的政府预算草案报告,2023年国防预算约为155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增幅比去年增长0.1%,军费持续、稳定地理性增长,继续推动军事现代化建设。

  2018年至2023年,我国国防费预算增幅分别为8.1%、7.5%、6.6%、6.8%、7.1%、7.2%,我国军费支出增速近两年维持增长并持续高于GDP增速。根据国防部介绍,我国军费主要用于:稳步推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和“十三五”规划明确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淘汰更新部分落后装备,升级改造部分老旧装备等四个方面。我们认为,世界经济和战略重心继续向亚太地区转移,亚太地区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给地区安全带来不确定性,我国周边安全局势将持续紧张。为维护我国核心利益,实现强军目标,预计我国在未来较长时期内都将保持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大力投入。

  

  从军费使用构成来看,我国装备费占国防费比例持续提升。2019年7月24日,《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发布。报告指出,我国军费预算一般包含三个方面的投入,分别是人员生活费、装备费和训练维护费。纵向对比,装备费占国防费比例持续提升,从2010年的1773.59亿元提升至2017年的4288.3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44%;装备费占比相应由2010年的33.2%提升至2017年的41.1%,提升7.9%。

  

  2021年我国的国防支出预算占GDP比例仅为1.19%,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明显偏低,具有合理的快速增长空间。根据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数据显示,2021年世界各国军费开支占GDP比例平均达到2.42%(美国为3.48%、俄罗斯为4.08%、韩国为2.78%、英国为2.22%、法国为1.95%)。我们认为,我国的军费在绝对值不及美国的1/3,占GDP的比重距离世界平均水平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在目前全球冲突不断的大背景下,中国有必要加大投入,来提高现代化军队水平的建设,我国军费具备持续增长的空间。

  

  武器装备信息化加速。《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指出世界新军事革命深入发展,武器装备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趋势明显,太空和网络空间成为各方战略竞争新的制高点,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因此,我国要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的武器装备体系,武器装备信息化势在必行。

  雷达有望充分受益于国防信息化发展。根据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25年,国防信息化开支可能会达到2,513亿元,占国防装备支出的40%,其中核心领域有望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国防信息化的产业链主要包括雷达、卫星导航、信息安全、军工通信与军工电子五大领域,雷达作为国防信息化的重要领域之一,有望充分受益。

  (3)军用有源相控阵雷达下游广泛,2022年市场空间预计281亿元

  按装载平台不同,军用雷达分为陆基雷达、机载雷达、舰载雷达及星载雷达。根据StrategicDefenseIntelligence发布的《全球军用雷达市场2015-2025》预测,2025年机载雷达与陆基雷达将合计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机载雷达有望成为占据市场比重最大产品。

  

  

  有源相控阵雷达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飞机、舰船、卫星等装备上,成为目前雷达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美国已全面将现役F-15C、F-15E、F-18E战斗机雷达升级为有源相控阵雷达,并已在下一代驱逐舰上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根据Forecast International分析,2010年-2019年全球有源相控阵雷达生产总数占雷达生产总数的14.16%,总销售额占比25.68%;从趋势上看,有源相控阵雷达占雷达总产值将由2010年的20%增加至2019年的68%。

  

  预计2022年军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市场空间约为281亿人民币。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2022年我国军用雷达市场规模为413亿元;有源相控阵雷达占雷达总产值维持在68%。我们预计2022年军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市场空间约为281亿人民币。

  

  3、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简介

  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上游市场包括金属和非金属原材料、电子元器件、结构件、电源等,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中游主要负责T/R组件、天线等,并整合部组件、子系统而形成雷达整机,属于产业链的核心环节,相关企业开始上市;下游客户主要为科研院所、军方、军工集团等,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公司作为稀缺的雷达整机厂,必然受益于产业的增长。

  

  

  

  (2)竞争优势

  军用雷达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及人才密集型行业,具有极高的壁垒:(1)参与军品生产需要相应的军工业务资质等;(2)雷达产品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大;(3)专业技术人员稀缺;

  目前军用雷达行业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国内的军用雷达主要研制机构分布是大型军工央企的下属单位。其中防空预警雷达的主要供应商有中电科十四所、中电科三十八所、成都中电锦江等单位。

  

  

  由于先前多年的经验积累,公司在行业内处于技术领先,近年来参与25个国家、军方等渠道的科研项目招投标,中标16个项目,部分项目研制完成后在未来一定时间周期内预计可获得持续订单。截止目前,公司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情况如下表:

  

  根据公开信息,中电科十四所、中电科三十八所、成都中电锦江、国睿科技和四创电子均从事防空预警雷达业务,雷科防务和海兰信未从事防空预警雷达业务。公司的竞争优势如下:

  (1)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生产经验,并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2)自主研发能力较强: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和强大的研发团队;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海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于同行业均值。

  (3)生产组织机构完善:拥有完备的生产及测试设备,工艺门类齐全,拥有一支高素质技术工人队伍。

  (4)具有品牌优势,产品技术先进、质量可靠,获得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多个型号产品曾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

  (5)销售渠道相对稳定,售后服务保障体系完善。

  三、投资建议

  1、稀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整机上市公司。相控阵雷达具有多目标跟踪、远作用距离、高数据率、高可靠性、自适应抗干扰与宽带成像等特点,在路基、海基、空基和天基几乎所有重要的军用和民用领域均有广泛的用途。公司作为北京无线电所唯一上市平台,防空预警雷达技术实力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承担空中目标的预警探测和监视管制任务,是现代战争中一种重要的电子装备,在国防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考虑到公司作为国内少有的防空预警有源相控阵雷达整机上市公司,行业高景气叠加市场的稀缺性或带来公司业绩与估值的双重增长。

  2、军贸市场高景气或将打开市场新空间。公司雷达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产品竞争力,产品得到了客户的广泛的认可,2022年开始贡献收入2888.40万元,占总收入比例为3.03%。目前全球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众多国家急需建设防空力量,对防空预警雷达需求也更加迫切,我国防空预警雷达国际市场竞争力逐年提升,雷达装备的军贸出口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公司作为国内防空预警雷达龙头企业,在手军贸订单充裕,随着订单交付及产品市场逐步开拓,军贸市场或将打开其市场空间,成为公司未来新的业务支柱。

  3、技术领先持续开拓新市场。由于先前多年的经验积累,公司在行业内处于技术领先,主营业务营收保持稳定增长,2020至2022年营收复合增速达11.09%。新业务持续突破,近年来参与25个国家、军方等渠道的科研项目招投标,中标16个项目,部分项目研制完成后在未来一定时间周期内预计可获得持续订单,公司国内业务或将保持稳定增长。

  四、盈利预测

  公司是作为国内稀缺的防空预警雷达上市公司,受益于军贸及新产品的开拓,或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考虑到公司原有业务保持稳定,新业务及军贸产品或将缓慢导入,我们预测2023-2025年雷达及配套装备营收增速分别为22.3%、23.7%、23.3%,对应毛利率分别为38.5%、38.8%与39.1%。雷达零部件2023-2025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0%,毛利率或将维持在35.5%。其他业务营收保持3000万元,毛利率或将维持在62.1%。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达到1.79亿、2.31亿和2.89亿元,对应估值50/39/31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五、风险提示

  1、军方客户补差价变动。假设军工审价变动,产品差价款无法及时获得或将直接影响产品盈利能力。

  2、军贸开拓不及时。公司积极开拓军贸市场,军贸市场开拓不及时或将直接影响公司收入增速。

  3、新产品投入批产不及预期。公司新中标产品投入批产不及预期,直接影响公司长期业绩。

  4、股价大幅波动风险。公司有大量的限售股于2026年解禁,或将影响公司股票的流动性

  5、收入持续性风险。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及主要收入来自老型号产品,或将影响收入连续性。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