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出现账面现金和贷款均很高的“存贷双高”现象,有时意味着公司存在财务疑点,如果再叠加明明账面显示资金充裕,却要募资补充流动资金,那财务真实性就更值得怀疑了。
今年9月25日晚间,时创能源(688429.SH)公告,拟以简易程序定增募资不超2.85亿元,2亿元投入于年产1GW叠栅组件制造项目,85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然而,奇怪的是,2024年半年报显示,时创能源货币资金高达8.21亿元,同期公司短期借款为3.71亿元。现金不少,为何还要借那么多短债?又为何要募资补充流动资金?让我们来扒一扒。
账面货币资金是否真实?
一般来说,一家公司刚上市的时候,是最不缺钱的时候。然而,时创能源去年才上市,今年上半年财务状况就急剧恶化了。
2023年末,时创能源货币资金为10.68亿元,此前2022年末该数字仅为9000多万。陡然多了那么多钱,主要是因为上市成功,募集资金到位。
2023年6月,主营光伏湿制程辅助品和光伏设备产品的时创能源在A股上市,募集金额总额为7.6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为7.0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IPO募资里面高达3.4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接近募资总额一半。
到今年9月25日,这3.45亿元已经全部投入补流。加上项目方面的投入,IPO募资的7.01亿元已经花掉了约5.7亿元。
那么疑点来了:
刚刚花了3.45亿元进行补流,为何又要定增补流?
整个2024年上半年,时创能源的营业总成本也才3.66亿元,难道3.45亿元的补流资金都不够花吗?
从货币资金来看,时创能源不像缺钱的样子。但负债却在持续攀升。
2023年末公司货币资金10.68亿元,今年上半年末仍有8.21亿元。
在账面不缺钱的情况下,公司的短期借款却从去年年末的2.35亿元攀升到今年上半年的3.71亿元。与此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的32.19%增加到2024年中期的41.60%。
刚刚完成上市募资,财务状况就急剧恶化,不合常理。
公司在完成IPO、账面货币资金充裕的情况下,还大举借债,同样不合常理。
一般而言,“存贷双高”是对资金的巨大浪费,一边需要支付高额的财务费用,一边账上还保留大量的现金,不符合商业逻辑。很多财务舞弊的公司均出现过“存贷双高”的现象。
存贷双高,往往是为了掩盖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
现在问题来了,时创能源账面显示的资金是否真实?其通过IPO募集的7.01亿元到底是怎么花的,是否真的还在账上,有无挪作他用?
IPO项目为何延期?
时创能源2023年IPO拟投入四个项目:高效太阳能电池设备扩产项目、新材料扩产及自动化升级项目、高效太阳能电池工艺及设备研发项目和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建设项目。
6月26日,时创能源公告称,高效太阳能电池设备扩产、新材料扩产及自动化升级、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建设三个项目均延期。投产日期均从2024年第二季度延期至2026年第二季度,延期时间为2年。
这三个项目拟累计投入2.68亿元,占时创能源IPO四个项目投入的75.71%。
也就是说,时创能源IPO项目绝大部分延期。
当前,光伏行业并不景气,公司审时度势,项目延期,本在情理之中。
然而,不合理的是,一方面IPO项目延期,另一方面又要定增投入新的项目,是何道理?
所以,公司IPO的钱,究竟用来干了什么?
这个时候还要定增,又要拿钱做什么?
哭笑不得,斥资3400万买股东名下“商标”?
一组商标值多少钱?
3400万元。
今年7月,时创能源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3400万元受让宁波尤利卡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尤利卡)持有的已注册在第9类商品/服务上的16项“尤利卡”、“ULICA”相关中英文图文商标(包括国内与国际商标)。
公司称,收购尤利卡商标有利于利用品牌效应快速打开市场,推广公司电池组件,扩大并丰富公司产品品牌,为公司开拓市场打下良好基础,符合公司发展战略。
尤里卡的母公司,叫上海鑫通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鑫通汇),持有尤利卡96.02%股份。而鑫通汇近60%的股份属于自然人胥光。时创能源则通过鑫通汇间接持有尤利卡40.19%股份。
胥光则是时创能源的原始股东。
这家“尤利卡”的商标,怎么这么值钱呢?
除了斥巨资买商标,今年4月,公司还公告,拟为尤利卡提供不超过人民币1.7亿元(含等值外币)的担保。
那么,时创能源为何要为股东旗下这家“尤利卡”持续输血?
这家“尤利卡”是否有什么非凡之处?咱也不懂。
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尤利卡亏损1.22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70%。
更有意思的是,时创能源刚上市,业绩就变脸了。
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222.77%。
2023年上市首年,利润下滑39.61%。今年上半年进一步“裸泳”,亏损1.3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