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华熙生物(68836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华熙生物:合成生物的机会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6-07  华熙生物内幕信息

来源 :经济观察报2024-06-07

  合成生物最近成了资本市场的心头好。

  根据数据,截至6月5日收盘,合成生物指数报1176.92点。虽然该指数与高点相比已有所回落,但合成生物热依然未消散。在刚过去的5月,合成生物指数曾攀升至逾1407点。

  今年4月底,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透露,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行动计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研制,有望在近期出台。

  合成生物是通过设计改造微生物以进行定向发酵,使细胞工厂可以高效生产目标产品的技术。该技术不同于以往对自然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高效、绿色且低成本地获得目标物。除了上述政策相关消息之外,这些特点也是合成生物受到资本关注的原因之一。

  华熙生物(688363.SH)是一家在合成生物领域较早布局的企业。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裁赵燕早在2022年称,华熙生物就是一家用合成生物科技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

  2000年成立于山东济南的华熙生物,被外界所熟知的身份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研发、生产、销售企业,其下游是全球各大日化企业。华熙生物自身也拥有润百颜、夸迪等自有化妆品品牌。2023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为60.76亿元,净利润为5.93亿元。

  华熙生物从2018年开始布局合成生物。华熙生物品牌与传播管理中心总经理朱思楠介绍,在率先研发微生物发酵、实现透明质酸的量产后,该公司近两年先后实现了麦角硫因、胶原蛋白的产业化,在为下游客户提供原料的同时,也将原料应用在自身化妆品产品中。这些工作的底层技术支撑就是合成生物。

  目前,华熙生物进行的原料及合成生物研发项目共有132项。利用合成生物技术,该公司构建了菌株基因组编辑工具,实现了原始菌株的基因编辑及基因组改造,为透明质酸的合成机理研究及下一步提升产率奠定基础。

  先机

  今年2月,华熙生物公布了一项国际专利申请,专利名为“麦角硫因在促进胶原蛋白生成中的用途”;今年4月,华熙生物旗下化妆品品牌润百颜推出首款胶原蛋白护肤品胶原“元气弹”,这是该公司自研专利级Ⅲ型重组胶原蛋白在护肤品领域的全新应用。

  华熙生物生物活性物研发管理总监王瑞妍介绍,华熙生物自研的Ⅲ型重组胶原蛋白拥有12个整合素结合位点(可与细胞结合发挥功效的氨基酸序列),它包含了绝大部分目前已知的人Ⅲ型胶原蛋白整合素结合位点,可以有效修护皮肤,改善功效。而把这类重组胶原蛋白加入润百颜中,它能与华熙生物独家研制的玻尿酸“微真”产生协同增效作用,进而能够强化抗衰、舒缓、修复的能力。

  这项成果的背后是华熙生物多年的合成生物技术的沉淀。

  华熙生物在20年前凭借微生物发酵技术实现了透明质酸量产,也完成了自身三个十年计划中的第一个十年计划:成为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第二个十年计划期间,该公司则实现了透明质酸从原料向终端应用的迈进,覆盖全产业链。从2018年开始,华熙生物明确布局合成生物,计划探索更多新物质,实现生物制造的可持续产业发展路径。

  互联网、IT技术的升级,支撑着整个生物技术迭代到了用工程菌替代自然菌的合成生物时代。作为一家生物技术企业,华熙生物也自然顺势而为。朱思楠说,在20年前,华熙生物科研人员筛选出来适合发酵透明质酸的菌种,花了两年时间,这还算是幸运的,否则可能需要5年至10年时间。如今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不断更新迭代的检测设备加持下,从上万个菌种中筛选出合适菌种,可能只需要一两天时间。

  在华熙生物2022年业绩说明会上,合成生物被多次提及。赵燕也强调:“今后描绘华熙生物的时候,有两句话非常重要,华熙生物是一家用合成生物科技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它是生物材料全产业链平台公司。”

  朱思楠表示,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支撑的生物制造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它区别于过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的传统方式,而是采用生物制造的可再生方式。这种方式可以降低碳排放、减少能源消耗,它制造的成品也比传统方式提取的物质纯度更高,这进而提升了产品的功效和应用前景。

  突破

  做透明质酸生意的同时,华熙生物也在开发其他新原料和应用。

  华熙生物目前主要聚焦功能糖、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核苷酸和天然活性物等六大类物质。朱思楠表示,对六大物质的开发会有先后顺序,结合华熙生物的原料、药械和化妆品三大业务和各类物质的应用前景,功能糖、蛋白质无论是在化妆品还是在器械类产品应用上都有较好的前景,因此该公司会优先加大对这两类物质的研发投入。

  根据2023年年报,华熙生物共上市9种生物活性物原料新产品:包括Hyature透明质酸钠 MDⅡ-L、Hya-ture透明质酸钠 MDⅡ-R、Bloom-collaCOL3-MD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医疗器械级)3款医药/医疗器械级原料,Hybloom微真、Bioyouth-EGTPure超纯麦角硫因、BloomcollaColⅢ重组Ⅲ型胶原蛋白、BloomsurfactEn-capCareRP视黄醇丙酸酯脂肽纳米乳4款个人护理原料产品以及2款食品级原料。

  王瑞妍表示,麦角硫因是化妆品的明星成分,抗氧化(抗衰)效果很好。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华熙生物生产的Bioyouth-EGTPure超纯麦角硫因的纯度能达到99.9%,麦角硫因过往的价格是20万元/公斤,现在能降到几万元/公斤。至于2023年上市的BloomsurfactEncapCareRP视黄醇丙酸酯脂肽纳米乳,华熙生物不仅把它做成了低成本的乳化功效的原料,还把它做成了一个平台型物质,也就是用于包裹其他物质的载体,“有的活性物质不能透皮、跨膜,有了脂肽这个包裹物,它可能就传递进去了。”

  大量生物活性物质新产品的上市,离不开华熙生物内部组织架构的调整。

  朱思楠表示,华熙生物在合成生物方面最新的突破点在于内部打通了产业链和价值链,从研发创新到中试(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再到市场转化,最典型的转变是将原来单独的研发工作室转化为以特定功效方向研究为主的项目形式。他透露,很多项目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员协同合作,华熙生物内部成立了研发委员会体系,通过打通不同垂直方向的研发,扩展研发人员的视野,增加创新度。

  此外,华熙生物的生物活性物事业线已经逐步转型为解决方案提供商。朱思楠称,很多研发技术型企业会出现离市场比较远的情况,市场部门会说研发部门的东西不好卖,而研发部门会说市场部门给的需求不精准。

  这种组织架构的调整有利于更接近客户的特定需求。例如与客户沟通时,华熙生物发现对方购买原料后还需要再进行复配,即将不同分子量、不同功效的玻尿酸按照所需浓度配比,再加入其他原料,最终生产出护肤品。所以基于这种潜在需求,华熙生物的生物活性物事业线的市场和研发人员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研发出了不需要再进行复配的4D透明质酸。

  前景

  截至目前,华熙生物依旧是世界最大的透明质酸生产及销售企业。依托在生物制造领域的底层创新,华熙生物在不断拓展各类生物活性物的应用范围和边界,在2023年实现了60.76亿元的营收,而海外市场也逐渐成为它的新增长阵地。

  根据华熙生物2023年年报,原料业务营收增长的原因是受益于医药级原料和化妆品级原料增长。朱思楠解释,去年原料业务增长主要是由于海外市场增长较快。近两年华熙生物在海外建立了较多子公司,以增加与客户的沟通频次和加强专业原料配方支持,“很多老业务的经销模式正逐步变成直销模式,少了中间环节,我们能和客户直接沟通,更了解需求。”

  目前,华熙生物进行的原料及合成生物研发项目共有132项。其中,微交联透明质酸粉末产品HyacrossTL200、阳离子HA、酶法唾液酸、多聚寡核苷酸、GABA织物整理剂、蛹虫草发酵液、益生菌组合发酵物等已完成试产。红景天苷、肌肽、人乳寡糖已完成中试,而中试的下一步就是产业化。这也将为华熙生物的业绩增长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朱思楠表示,中试是华熙生物的优势所在。目前很多合成生物企业都缺乏中试环节,但它恰恰又非常重要。生物制造的菌种细胞是活的,不同于过去工业制造设置好参数、放好原料就肯定能生产出目标产物,菌种的活性、温度、湿度不同,企业得到的东西可能也不一样。中试既可以验证菌种的成功性,也可以降低投资生产的风险程度。

  不过,华熙生物也面临着所有中国合成生物企业的共性问题。目前合成生物所采用的研发工具和细胞培养液等关键技术设备,大多数由国外企业提供。

  2022年9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NationalBiotechnologyandBiomanufacturingInitiative)的行政命令,以促进美国生物技术创新、提升生物制造能力;2023年3月,美国司法部和商务部宣布成立一个新的工作机制——“颠覆性技术打击力量”(Dis-ruptiveTechnologyStrikeForce),以对美国的关键技术和数据实行管制,生物科学技术被包含其中。

  与此同时,中国方面虽然对合成生物有了总体规划,但在具体的细则上还有待完善。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