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华熙生物(68836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业绩股价双压 华熙生物迎战新常态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5-27  华熙生物内幕信息

来源 :铑财2024-05-27

  《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中,红皇后对爱丽丝说:“在这个国度中,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保持在原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红皇后假说”还原到商业社会同样适用、甚至更强烈。企业只有不停奔跑,不懈攀登,才能跟上市场、黏住用户。

  2024年5月6日,21世纪经济新闻援引无锡日报报道,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合成生物创新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借助微生物发酵生产普通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将成本从每公斤几万元降至几百元,实现了透明质酸大产量推广应用,使我国成为首个有能力生产全部类型透明质酸的国家。

  一石激起千层浪。放眼A股,多家企业靠着透明质酸起家并书写造富神话,华熙生物、爱美客、昊海生科被誉“玻尿酸三巨头”。上述透明质酸成本的降价,无疑会给行业带来冲击,有观点甚至认为格局或将面临再次洗牌。

  不禁疑问,“大哥”华熙生物能扛得住吗?

  01

  “掉队”三巨头?

  LAOCAI

  发问并不突兀。2021年贝泰妮上市后,股价曾在短短半年内涨幅4倍,A股“医美三剑客”总市值超4300亿。

  然世间之事往往盛极而衰,当年7月后泡沫开始戳破,截止2024年5月27日,爱美客股价209.2元,较高点缩水近六成,市值632.7亿元;贝泰妮股价54.77元,市值232亿元,较高点累缩超8成,华熙生物股价59.9元,同样较高点缩水8成,市值不足290亿元。

  聚焦华熙生物,猛烈下坠与业绩颓态不无关系。

  自2019年11月上市以来,公司业绩一定保持高增。据choice,2019年-2022年营收18.86亿元、26.33亿元、49.48亿元、63.59亿元,对应增速49.28%、39.63%、87.93%、28.53%;归母净利5.856亿元、6.458亿元、7.823亿元、9.079亿元,对应增速38.16%、10.29%、21.13%、24.11%。

  股价是业绩晴雨表,股价从发行价的47.79元涨至2021年7月的最高点313.48元,累计增幅高达556%,市值一度超1500亿元。尽管此后有所下跌,2022年内依然保持在百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华熙生物的董事长赵燕曾因在股价上涨期间,被质疑涉嫌强迫员工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股份。据北京青年报青瞳视角报道,有员工称,2020年7月,赵燕要求持有华熙生物股票的早期员工把股份以每股90元的价格卖给华熙国际(由赵燕控股并担任董事长)。对不愿意出售股份员工,需在股份解禁日(2020年11月6日)后离开公司。即使选择离职,其所持股份解禁后也不会得到GP帮助减持。如选择不离职,将被免去职务并待岗,期间只能获1540元基本生活费。这一行为使得赵燕被员工举报到了证监会山东局。

  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发广泛讨论。好在后有员工出来澄清称不存在强制情况,华熙国际提出三种方案:一是以90.65元/股的价格收购股份;二是对不愿意出售股份的员工,可以选择在五年内逐渐减持股份,由公司统一操作;三是员工可自行决定股份的买卖时机。

  孰是孰非,不做评价,留给时间作答。能够肯定的是,至少从目前股价看,无论强制与否,被低价收购的员工似乎还要感谢赵燕接盘。毕竟2021年8月以来,公司股价持续震荡下跌,2024年2月触及低点50.22元,较最高点累跌83.98%。即便后续有可喜反弹,最新不足60元的股价仍较上述90.65元收购价累缩三成。

  追其原因,2023年的业绩变脸不得不提:营收60.76亿元,同比下滑4.45%;归母净利5.926亿元,同比下滑38.97%。反观同期爱美客,营收28.69亿元,同比增长47.99%;归母净利18.58亿元,同比增长47.08%;昊海生科营收26.54亿元,同比增长24.59%;归母净利润4.161亿元,同比增长130.58%。

  也就是说,2023年华熙生物不仅收获了上市以来最差成绩单,还是三巨头中唯一负增者。以至舆论质疑,不是玻尿酸大环境不行了,是华熙生物不行了?

  好在2024Q1重回增长:营收13.61亿元,同比增长4.24%,归母净利2.43亿元,同比增长21.39%、环比增长211.39%、扣非净利环比增长302.01%。

  但深入审视,并非无懈可击。如营收环比减少26.64%。同时,盈利改善也有降本缩费考量,期间费用同比减少近8000万。群益证券研报表示,公司利润显著改善,一方面去年同期基期较低,另一方面成本费用优化。

  放眼行业,同期,爱美客营收同比增长28.24%至8.081亿元,归母净利增长27.38%至5.274亿元;昊海生科营收增长5.68%至6.46亿元,归母净利增长20.16%至9754万元。华熙生物成长性仍然逊色一些。

  02

  第一主业神勇不再

  新曲线路漫漫

  LAOCAI

  鲁迅先生曾言“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同样企业悲欢也各异。

  众所周知,华熙生物早在2007年就已是全球透明质酸规模最大的厂商。不过2019年以前,B端原料业务始终为第一大收入来源。据招股书,2016年-2017年原料产品比重均在50%以上,分别为63%、62.44%。

  转折点发生在2018年,这一年公司旗下品牌润百颜与故宫联合推出玻尿酸口红,并迅速爆火。董事长赵燕不止一次强调,“华熙生物不是一家医美公司,而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生物材料公司”。

  2018年,公司功能性护肤品从2016年的6385.8万元增至2.9亿元,比重从8.79%攀至23.04%,原料比重则降至51.7%。2019年-2022年,功能性护肤品继续攀升,分别营收6.35亿元、13.46亿元、33.19亿元、46.07亿元,比重33.64%、51.13%、67.09%、72.45%,反超原料产品跻身第一大收入来源。

  考量在于,据方正证券研报显示,玻尿酸产品供给端红利期已经结束,出现供过于求。尽管行业预计将会持续增长,品牌在增长过程中遭遇挑战却显著增加。此外,同属华熙生物体系的福瑞达,近年来积极拓展护肤品牌,推出多款受欢迎产品,如颐莲和瑷尔博士等,进而侵占市场份额。

  以2023年为例,华熙生物三大主营业务中,原料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5.22%至11.29亿元;医疗终端产品增长58.95%至10.9亿元,功能性护肤品则同比减少18.45%至37.57亿元,成为拖累整体业绩的“罪魁祸首”。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华熙生物资产减值损失达0.54亿元。远高于上年的0.15亿元。主要由存货跌价及合同履约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导致,分别让公司损失0.34亿元、0.2亿元。

  2022年,华熙生物存货达11.62亿元、同比增长63.8%,存货周转天数230.12天。2023年虽存货微降至11.35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却达254.96天,据新浪财经,在中国17家美妆护肤上市公司中排到第二。

  反观爱美客,则持续深耕B端医疗器械。2009年,推出国内首个自有品牌的玻尿酸注射产品“逸美”。此后全面投身医疗美容领域,接连推出“宝尼达”、“爱芙莱”、“嗨体”等多款产品。

  2023年,爱美客溶液类注射产品同比增长29.22%至16.71亿元,凝胶类注射产品同比增长81.43%至11.58亿元。

  两厢对比,华熙生物该有什么反思或许一目了然。BC端通吃、展现活力张力是好的,然也不能高估了零售端的品牌力。从幕后走向前台绝非想象的那么容易,是回归初心深耕玻尿酸原料,还是继续勇闯接近饱和的零售市场,华熙生物需要好好想一想。

  当然,赵燕没有坐以待毙,将目光聚集到了合成生物,2023年报称“合成生物技术国际创新产业基地”已落户北京大兴并投入使用。

  的确,这是一门好生意。据国际调研机构Reportlinker统计,2022年合成生物学全球市场规模131.10亿美元,同比增长30.20%。预计2021-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可达27.27%,2026年约至336.30亿美元。

  问题在于,大市场更强竞争,新曲线孵化向来不是轻松话题。个中的专业度、特色化等高门槛要求,常让企业在实操中不乏变数、试错交学费可能。

  往期看,华熙生物曾与韩国公司Medytox耗时7年布局肉毒素,最终遗憾折戟。

  即便这次能成功,从布局到落地需要时间市场沉淀,短时内或难快速改善颓靡业绩。另一厢,透明质酸成本下降对市场冲击多少尚未可知,可随着使用门槛降低,含有该成分的化妆品品牌和产品量可能上升,竞争预计将更激烈。

  03

  大V是与非

  LAOCAI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回望C端发力过程,借助各大平台KOL、大主播触及终端消费者不可不提。以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夸迪”为例,据新浪财经,2020年3月,该品牌首次出现在李佳琦直播间,依靠后者强大粉丝影响力销量一路攀升,七八个月销售反超多个一线品牌,当年夸迪营收增超500%至3.91亿元。当年财报也坦言“夸迪品牌和头部主播李佳琦进行了深度合作,通过李佳琦的推广和推荐,快速积累粉丝,提升品牌形象。”

  再如“润百颜”。据《财经》杂志,赵燕曾表示,2019年起润百颜和薇娅合作,后者在润百颜整体销售占比一度高达40%。

  销售费用自然水涨船高,据choice数据,2018年-2021年分别为2.837亿元、5.214亿元、10.99亿元、24.36亿元,对应增速126.14%、83.74%、110.84%、121.62%,费用率22.46%、27.65%、41.74%、49.23%,很大程度挤压了利润空间。

  反观爱美客,同期销售费为6241万元、7717万元、7095万元、1.565亿元,费用率为19.44%、13.84%、10%、10.8%,均远低于华熙生物。

  行业分析师王婷妍表示,销售费虽能一时快拉业绩,却并非万能药,过多依赖还可能产生边际效应、双刃效应,一旦控制驾驭不好容易出现反噬。

  往期看,华熙生物曾有营销“翻车”。如据红星资本局,2021年10月,一微博大V发布润百颜推广视频,润百颜在转发该视频时,调侃称“护肤产品能让土狗变‘水狗’”,最终遭网友抵制。

  好在,偿到甜头后,华熙生物也逐步孵化出自己的达人矩阵。据界面娱乐资本论,粉丝忠诚度高、带货成绩好的如夸迪品牌主理人枝繁繁,曾2022年双十一录得单场GMV破亿的成绩。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枝繁繁透露“现在GMV快接近3个亿,品牌也不用付出我的佣金,所以利润率还不错。”

  2022年-2023年,华熙生物销售费30.49亿元、28.42亿元,对应增速25.17%、-6.79%,费用率分别降至47.95%、46.77%。

  问题在于,多数粉丝忠诚的前提是达人个人而非品牌,前者一旦发生变动将对品牌造成损伤。2024年初,枝繁繁从夸迪离职,带走不少粉丝的同时也带走了华熙生物一个重要品宣销售渠道。

  而与华熙生物“师出同门”的福瑞达,主要依靠品牌店铺自播。据娱乐资本论,2023年福瑞达旗下品牌颐莲自播销售额同比增长129.38%,2024年3月还参与阿里官方“直播领跑计划”,实现直播间场馆3倍增长。

  2023年,福瑞达化妆品业务后来者居上,同比增长22.71%至24.16亿元,其中,颐莲品牌收入8.57亿元,同比增长20.35%;瑷尔博士收入 13.48 亿元,同比增长 27.33%。

  巴菲特说:“关注长期的人,比关注短期的人有巨大的竞争优势。”相较爱美客、福瑞达,华熙生物长期规划的意识及能力是否还有提升空间呢?

  04

  迎战新常态贵在高质高效

  LAOCAI

  当然,龙头毕竟是龙头。穿过痛点阻点,华熙生物也有居安思危、主动进化,努力摆脱旧路径依赖的一面。

  如推动公司全面管理变革,积极落地“数字化转型、组织能力提升、合规经营、安全运营和降本增效”五大战略任务。同时升级组织架构,完善人才活水机制、加强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等。

  聚焦产品业务,原料业务有回暖喜增。透明质酸锌、纳诺 HA、微真、油分散透明质酸钠、乙酰壳糖胺、γ-氨基丁酸等产品显著增长。医药级原料方面,公司无菌级 HA 生产线已完成试产,新增用于修护和润滑产品的医疗器械级 Hyatrue?透明质酸钠,有望巩固公司在 HA 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化妆品级原料方面,报告期内完成 1 项化妆品新原料备案;食品级原料方面,推出速溶 HA,丰富产品矩阵。

  医疗终端业务,通过微交联润致娃娃针、润致填充剂 2 号、3 号、5 号等多款产品构建完整产品体系。国内,新增覆盖超3500家机构;国外,填充剂产品在欧盟、俄罗斯、泰国、秘鲁等国和地区成功注册,医美品牌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目前产品已销往欧洲、俄语区、中东区、美洲等 15 个国家和地区。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继续强化品牌心智占领。如润百颜品牌升级品牌定位,提出“玻尿酸科技修护美学”,并以“修护”作为核心功效,将前沿医学、生物技术应用至功能性护肤品领域,提升产品的功效维度与功能强度。肌活则深耕油皮护肤的细分场景,不断丰富品牌内涵,将“控油”场景拓展至“肤色改善、油痘肌”等油皮护理场景。2023年肌活品牌入选“中国 500 最具价值品牌榜”及“品牌强国工程”。

  ......

  聚焦2024年,华熙生物对各板块进行了详细规划。如原料板块,将重点关注新业务领域和海外市场的拓展,不断强化多领域产品和应用研究的自主创新;医美业务方面,将坚持产品家族化组合应用,通过面部年轻化分层抗衰方案,满足消费者的效果需求;医药业务方面,深耕骨科市场,积极研发引入三类医疗器械及药品,并聚焦合成生物学,坚持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材料公司的整体定位。

  显然,华熙生物怀揣着成长信心,种种进击动作透出发展活力,不缺业绩股价修复的备手。

  考量在于,从愿景到现实往往有一条待越鸿沟。想要顺意如愿,专业性、特色化是题眼。2018年-2023年华熙生物研发费分别为5287万元、9389万元、1.412亿元、2.843亿元、3.882亿元、4.463亿元,对应增速105.56%、77.59%、50.35%、101.43%、36.52%、14.98%,费用率从4.19%提至7.35%值得肯定,但较销售费仍有数倍的差距。

  另一厢,医美业强监管、提质量已是大势所向。2023年,市场监管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国内非法从事医疗美容服务的机构数量为正规机构的6倍以上,非法医美场所90%以上的医美设备为假货,市面流通的注射类针剂,正品率仅约33.3%。

  在此背景下,告别一味流量为王、速度概念为王的野蛮生长,产品力、安全性、特色创新度成为企业间竞争的新常态。2023年,爱美客研发费同比增长44.49%、敷尔佳增长112.88%、巨子生物增长70.5%,贝泰妮增长17.32%。相比之下,华熙生物14.95%的增长率着实不算够看。

  无论主业聚焦、主业精进,还是新业务孵化、新曲线培育,既蕴含着增长潜力、变现机遇,也带来更高投入、更多竞品,更严格的专业特色、品质控制与风险管理。如烹小鲜如履薄冰,需要更高效的精变、准变、力变。

  变是唯一的不变。如何适应新常态、迎战新常态,赵燕、华熙生物仍有一道严肃考题。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