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华熙生物(68836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华熙生物:长坡厚雪,合成生物战略持续加码以期“厚积薄发”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5-10  华熙生物内幕信息

来源 :财联社2024-05-10

  产业创新升级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生物科技行业次第展开,其中代表华熙生物(688363.SH)正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乘风破浪,公司业绩也重回增长轨道。近日,华熙生物发布最新财报,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

  业绩增长的同时,华熙生物持续加码技术研发,厚植于合成生物学这一长坡厚雪赛道,凭借长期以来持续的研发投入沉淀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2023年度,公司研发投入超4.46亿元,同比再增14.98%。

  业内人士指出,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项前沿交叉学科,也是国家层面布局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和载体。华熙生物在该领域的持续加码,不仅可以打造公司未来新的业绩增长点,其对社会进步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业绩重回增长轨道

  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科技和生物材料企业,华熙生物凭借其在技术、渠道和全产业链等方面优势,形成了自身包括生物活性物原料、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和功能性食品“四轮驱动”的特色业务体系。

  去年以来,全球经济低迷,外部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较多,包括美妆等商品在内的整体消费增速有所放缓,相关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多数公司业绩出现波动。

  面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华熙生物主动摆脱过去成功经验的路径依赖,推动公司全面的管理变革,并通过完整的指标体系和系统的流程设计驱动业务良性发展,确保公司从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在原料业务方面,去年,公司无菌级HA(透明质酸)生产线完成试产,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HA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公司完成1项化妆品新原料备案并推出食品级速溶HA,丰富了产品矩阵。此外,公司不断研发其他生物活性物,于去年推出了Bioyouth?-EGT Pure 超纯麦角硫因、Bloomcolla?COL3-MD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医疗器械级)等产品。

  在医疗终端业务上,公司继续完善产品体系,聚焦和深挖自身产品的差异化优势,通过微交联润致娃娃针、润致填充剂等多款产品构建完整产品体系。同时,公司加强与医美机构的覆盖广度和合作深度。去年,公司在国内市场新增覆盖超过3,500家机构,并在欧盟、俄罗斯、泰国、秘鲁等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了填充剂产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

  对于过去几年高速增长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华熙生物主动对其进行了阶段性调整。公司通过对大单品及大单品系列的持续打造,同时对渠道结构进行调整,优化高费率渠道的占比,稳固并提高自营渠道的占比;

  华熙生物的自我变革效果渐显,公司业绩重回增长轨道。根据公告,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6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大增53.30%,同时公司销售费用率36.04%,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约10个百分点。

  坚持研发投入,深耕合成生物学

  近年来,公司的研发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

  年报显示,2023年度,华熙生物研发投入合计4.46亿元,同比增长14.98%,2023年公司研发人数高达926人,占公司员工总量的19.89%。截至2023年末,华熙生物已申请专利908项,含发明专利716项;其中已获授权专利452项,含中国发明专利289项,国外发明专利7项。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热门的合成生物赛道,华熙生物也早已布局并持续深耕。作为国内合成生物第一梯队,公司自2018年开始布局合成生物,2022年更是将之上升为公司战略并持续投入。

  2023年度,华熙生物进行原料及合成生物研发项目132项,成功利用合成生物技术,构建了菌株基因组编辑工具,实现原始菌株的基因编辑及基因组改造,为透明质酸的合成机理研究及下一步提升产率奠定基础。同时,利用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等六大平台,公司与去年成功上市了9种生物活性物原料新产品,红景天苷、甘油葡糖苷、人乳寡糖等物质也已进入中试阶段。

  去年2月,公司与江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开展合成生物学技术和人乳寡糖生物制造领域应用基础研究,联合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同年9月,公司再与江南大学合作,围绕功能多糖开发签订多个合作项目。

  同时,公司参与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旨在实现从合成生物科学到合成生物技术的转化、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和发展提供创新服务,为支撑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战略引领作用。

  公司方面表示,未来,华熙生物将以合成生物制造为驱动,积极响应国内外客户的需求,创制健康、绿色、环保的生物活性物,践行绿色制造理念。公司将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提高透明质酸、依克多因、麦角硫因等已有生物活性物产量,加快胶原蛋白等新产品的生产周期,为国内外市场的快速拓展提供有力保障。

  万亿市场的新质生产力

  其实,不仅仅是华熙生物,目前全球都在“抢滩”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甚至被认为是继“DNA双螺旋发现”和“人类基因组测序”之后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

  近年来,合成生物学陆续被美国、英国、中国等多国纳入国家战略,各国纷纷加大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研发和投资。去年,北京、江苏、上海等地陆续出台支持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政策,通过推进生物制造产业园建设、培育生物制造产业人才等措施,达到加快推进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等目的。

  根据《中国合成生物产业白皮书2024》,全球合成生物学产业过去五年经历了高速增长,市场规模从 2018 年的 53 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超过17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达27%。预计全球合成生物市场在可见的未来仍将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在2028年将成长为体量达到近500亿美元的全球型市场。

  在合成生物学产业链中,上游主要为提供DNA合成、基因编辑等底层技术的公司;中游是以菌株改造及自动化平台为核心的平台型公司,通过整合相应技术提供高效且可复用的技术平台;下游为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各领域所需产品的产品型公司。

  目前,业内公认的是,在利用合成生物学生产产品时,选品、微生物构建和量产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且均存在相应的壁垒,只有打通了“研发创新、中试和产业化、市场转化”的全产业链模式,才是未来在合成生物产业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企业构建的自身壁垒之所在。

  可以看出,全产业链是合成生物产业在今后发展的关键,而这也正是华熙生物的优势所在。

  目前,公司已发展成国内少有的集“研发创新、中试和产业化、市场转化”为一体的合成生物企业。实现了从原料生产到终端产品销售的无缝对接。这种紧密的整合不仅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能够使其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与产品。

  华熙生物首席科学家郭学平博士表示,合成生物学不仅可以提高原料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生产现有技术难以生产的原料,挖掘新性能原料,实现原料产品的个性化定制,为化妆品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空间。

  有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近年来合成生物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国家层面也在积极布局和推进,其在成本及低碳环保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市场前景。

  “华熙生物在合成生物领域的持续投入,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其对社会进步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前述人士进一步表示。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