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玻尿酸第一股”华熙生物(688363.SH)梦碎出局,“折戟”布局8年之久的医美细分领域——肉毒素市场。
然而,这一医美巨头的隐忧还不止于此。2023年半年度财报显示,其业绩自2019年上市以来净利润首降,且核心业务全面承压下行。
终止合作
9月4日晚间,华熙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钜朗有限公司(下称“钜朗公司”)已于9月1日与韩国公司Medytox Inc.(下称“Medytox”)、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原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华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退市,下称“开曼华熙”)、合资公司华熙美得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熙美得妥”)签署了一份终止契约。
另外,上述公告还显示,此前华熙生物与Medytox就其生产的特定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等医疗美容产品,所共同签订的“合资协议”及“独家代理协议”也将就此终止。
据公告
动作之下,华熙生物去意已决,与韩国知名肉毒素合作方“断绝关系”意图十分明显,但究其原因,或是其无奈之举。
2015年5月,华熙生物与Medytox签署合资协议,在香港注册成立合资公司华熙美得妥,用以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发、拓展及销售Medytox生产的特定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及其他医疗美容产品。
然而,正当双方合作循序推进之时,Medytox却突然“暴雷”。自2020年6月起,Medytox旗下三款知名肉毒毒素产品相继被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吊销许可,相关产品至今未能在国内上市。
故对华熙生物来说,历经八年,合作暴雷,无奈“折戟”肉毒素市场,由此被迫按下终止键。
受消息面影响,9月6日,截至收盘,华熙生物微跌0.63%,报92.60元/股,总市值约为446亿元。
净利润首降
信息显示,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微生物发酵和交联两大技术平台。其建立了从原料到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及功能性食品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服务于全球的医药、化妆品、食品制造企业、医疗机构及终端用户。
然而,头顶“国货之光”的头部企业,业绩却突然踩下急刹车。
8月30日,华熙生物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财报显示,华熙生物今年上半年营收为30.75亿元,同比增长4.77%;归母净利润为4.25亿元,同比下降10.27%。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其自2019年上市以来净利润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
另外,华熙生物核心业务“功能性护肤品”业绩全面承压下行。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实现收入19.6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3.92%。其中“润百颜”实现营收6.32亿元,同比下降2.04%;“夸迪”实现营收5.43亿元,同比下降10.10%;“米蓓尔”实现营收2.17亿元,同比下降16.81%;“BM肌活”实现营收3.41亿,同比下降29.62%。
对此,国元证券分析称,华熙生物化妆品板块一方面受到消费疲软、流量红利趋缓等行业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内部组织结构和运营管理处于进一步升级的阶段,增长承压。
未来存不确定性
《中国医美行业运营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预测报告》显示,随着国内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医美概念接受度的提升,终端需求放量。2022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约2645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16.31%。
制图:卿子秀
实际上,在医美领域凭借玻尿酸占据龙头地位的华熙生物,自2020年以来高调宣布要转型合成生物,或寄希望于此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其董事长赵燕也曾多次高调表示,华熙生物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而非单纯的化妆品公司、原料公司或医美公司,目前已在合成生物领域投入了20亿元。
据金融投资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合成生物”这个词在华熙生物2020年报中仅出现7次,2021年报中出现了59次,2022年报中则高达87次。另据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在研发费用上投入1.87亿元,同比增长4.04%。
然而,持续加码的研发投入背后,华熙生物所看重的合成生物布局却处于“宕机”状态。据悉,至今未有一款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产品上市,只有部分原料还处于中试阶段。
总的来说,关于华熙生物的未来,或存在不确定性。对此,资本市场已经率先给出了反应。2021年7月5日,华熙生物曾创出314.99元/股的历史高位,总市值超1400亿元,时隔2年多的今天,总市值较最高时已跌去近7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