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华熙生物(68836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悄悄吃“玻尿酸食品”惊艳所有人?华熙生物跨界“揽财”如何了?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2-15  华熙生物内幕信息

来源 :中食财经2023-02-15

  

  从医美到食用,玻尿酸正从“外补”走向“内服”。

  跨界后的玻尿酸,可谓是“悲喜交加”。市面上,玻尿酸食品、饮料涌现,“玻尿酸巨头”华熙生物更是大力发展玻尿酸产业链……似乎要开拓一条新的百亿赛道。但关于玻尿酸的争议也接踵而至。

  近日,上海消保委发布的一篇名为《上海市消保委四问玻尿酸食品乱象丨“3·15”系列发布之一》的文章,对市面上的玻尿酸食品发出“灵魂四问”,包括“玻尿酸食品是不是真能‘吃出水光肌’?”、 “是谁在说玻尿酸食品能‘吃出水光肌’?”等问题,在业内引起热议。

  令小编好奇的是,某企业经历16年“不懈申请”才被允许添加到食品里的玻尿酸,其安全性究竟如何呢?在医美行业“大展身手”的玻尿酸,又能被消费者“吃出”多大市场呢?

  01

  “外补到内服”,产业链扩容

  

  不知何时起,玻尿酸成为不少明星大众的“抗衰利器”,同时网络亦不乏能看到一些注射玻尿酸失败的案例,总之,近年来玻尿酸好似风头无两,甚至有向食品领域扩容的现象,如矿泉水、饮料、糖果等品类均出现玻尿酸类产品。

  令人好奇的是,被企业、消费者热捧的玻尿酸是何物呢?

  资料显示,玻尿酸的化学成分是一种酸性黏多糖,是由葡萄醛酸-N-乙硫氨基葡糖组成的,这种成分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特别是人体的缔结组织和层当中含量多。因为透明质酸具有特殊的保水作用,被行业称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中国在2008年批注其作为保健品食用,2021年1月7日,国家卫健委批准玻尿酸作为“新资源食品”。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面上存在的玻尿酸食品,总与“玻尿酸保湿锁水”等功效关联。如华熙生物旗下的矿泉水品牌“水肌泉”,在宣传中提到“双重补水”功效、“喝出水光肌”等。

  中国消费者报表示,宣传玻尿酸食品能够“喝出水光肌”,不管这是企业直接暗示诱导,还是第三方分享发布平台的暗示、引流,只要没有确凿的依据,就都是在打《广告法》和《价格法》的“擦边球”。而出现诱导式宣传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这样做的成本较小但牟利却可能巨大。

  “诱导”宣传嫌疑下,玻尿酸究竟能不能实现内服“补水”呢?

  新华社报道,目前,玻尿酸被批准为“新资源食品”仅仅是说它“能吃”。想要说明它“有用”,需要其他直接可靠的科学证据。然而迄今为止,并没有这样的科学文献。

  2021年1月,国家卫健委正式批准玻尿酸可以在普通食品中应用时规定,玻尿酸在婴幼儿和哺乳妇女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不足,从风险预防原则考虑,上述人群不宜食用。

  上海市消保委表示,其通过查询资料和请教专家发现,玻尿酸是通过医用美容注射实现补水改善肤质功能的。作为食品原料的玻尿酸就是一个很长链的多糖,进入胃肠道后会被分解成单糖、二糖,再吸收。目前也没有任何权威证据证明食用玻尿酸能促进体内透明质酸的合成。

  某皮肤科医生亦表示,玻尿酸是一个大分子的多糖类物质,本身可能不被我们的消化系统吸收。它必须要经过消化系统的降解,成小分子的糖类物质,才能被吸收掉。降解后的小分子能不能合成玻尿酸,有多少能合成玻尿酸再输送到我们的皮肤里面,就不得而知了。我觉得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

  02

  华熙生物或难当行业“破壁人”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玻尿酸市场的走俏,背后强大的市场是难以忽视的。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原料生产销售国。2019年,我国透明质酸原料的总销量占全球的比例超过80%,其中,华熙生物就占据全球近40%的原料市场份额,

  众所周知,最初华熙生物以玻尿酸原料为主,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玻尿酸的青睐,华熙生物已将产业链延伸到下游化妆品、功能性食品以及医美行业。目前,华熙生物围绕着玻尿酸,推出了23款玻尿酸类新品,涵盖饮用水、糖、GABA饮品、巧克力棒、配制酒等品类,成为“万物即可玻尿酸”的代言人,品牌包括水肌泉、透明质酸食品品牌“黑零”、透明质酸果饮品牌“休想角落”等。

  华熙生物尽管在食用玻尿酸领域作出探索,但成效似乎并不明显。数据显示,2021年财年,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实现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146.57%,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7.1%。功能性食品在财报中被归入“其他主营业务”,收入为0.23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仅为0.47%。

  另外,华熙生物以销售费用换营收高增长特征明显。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43.43%;归母净利润6.77亿元,同比增长21.99%。销售费用增幅跑赢营收,2016年至2021年,公司的销售费用从1亿元增至24亿元。至2022年三季度,达到20亿元,占营收的比重为47%。同时,高额的销售费用也蚕食了利润,2016年至2022年三季度,华熙生物的净利率由37%降至15%。

  值得一提的是,华熙生物还曾想开辟肉毒素相关业务,最终终止合作落空计划。2月3日,华熙生物起诉了曾经的合作伙伴、韩国知名肉毒毒素企业Medytox Inc,初步索赔金额为7.5亿港元。

  如此,“副业”难振,成为华熙生物现状的真实写照。在目前口服玻尿酸功效难证的前提下,华熙生物跨界食品玻尿酸赛道,胜算几何?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