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董事长被举报的消息,让华熙生物及其创始人赵燕再次站上舆论C位。
回想2019年11月6日,华熙生物(688363.SH)成功登陆A股。董事长赵燕凭借着近60%的持股比例身价大涨,成为A股炙手可热的“玻尿酸女王”。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女王“过了河就拆桥”,股价回落之际,居然惦记起了员工持有的那小部分股票。
近日,华熙生物前员工正在向监管部门举报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侵占小股东利益,强制低价回收员工股票。员工称,收到证监会、山东证监局回复,正在介入调查。
而映照在公司的基本面上,盈利不佳的华熙生物,也正迫于寻找下一个爆款,先后在肉毒素、胶原蛋白、合成生物等领域布局。不过目前成效来看,还没找到注射类玻尿酸产品之外的大机会。
不一样的董事长
据相关媒体报道,华熙生物小股东正在向监管部门举报,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侵占股东利益,强制低价回收员工股票。
据了解,2020年7月,赵燕指挥公司相关人员要求持有股票的早期员工将股票以每股90元的价格卖给她,而当时华熙生物的股票价格在140元左右。最终,本该价值8.8亿的股票,被赵燕用2亿就轻松拿下了。
赵燕公开表示,股票卖给她可以继续留在公司工作,否则在2020年11月6日后(当天为员工股票解禁的日子)必须离开公司,股票解禁后,GP不会帮助该类员工顺利减持。
换而言之,“卖了,你才能留在公司。不卖,那就请你离开”。
更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与员工之间的股权纷争。赵燕还被华熙联合创始人、华熙集团副董事长崔广平控诉合伙23年,却不兑现双方约定的10%利润分红权。
伴随着舆论冲击,华熙生物二级市场的表现也不乐观。据数据显示,该公司于2021年7月份,股价最高涨至314.09元,总市值站上1500亿元,实控人赵燕的持股市值一度超过880亿元。然而资本热炒褪去后,股价开始持续回落,截至11月7日午盘,股价仅报108.59元,市值还剩522.41亿元。
“重销轻研”的焦虑
2019年底,华熙生物正式登陆科创板上市。在往后的两年,乘着“颜值经济”和“世界最大玻尿酸生产企业”的东风,华熙生物一度成为科创板市值排名前十的“网红股”。
在近期的业绩表现上,今年前三季度,华熙生物实现营收43.2亿元,同比增长43.43%;归母净利润6.77亿元,同比增长21.99%。
不过,第三季度内,该公司实现营收13.85亿元,同比增长28.76%;实现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4.86%,营收与利润增幅明显放缓。
现如今,华熙生物形成了“原料+终端+护肤+食品”的格局,其中面向C端的功能性护肤品已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但功能性护肤品赛道竞争激烈,对于营销的依赖较高,也导致公司销售费用逐年走高,继而难免净利率受压。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5.21亿元、10.99亿元、24.36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7.6%、41.7%、49.23%。前三季度,其销售费用20.3亿元,同比增长45%,略高于营收增速。
就净利率的数据趋势而言,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华熙生物的毛利率则从79.66%下滑至77.23%,净利率从31.00%逐年缩水至15.44%。
另一边,按理来说,科创板里边的大牛股,应是技术先进、研发给力的企业,但是华熙生物却并不“贴合”。前三季度,其研发费用2.77亿元,同比增长44%,低于销售费用增速,体量也差了好几倍。
如此一来,重营销轻研发的帽子不免被长期扣在头上。
肉毒素业务搁浅
2017年上市前,玻尿酸原料业务曾是华熙生物绝对营收主力,只是近几年明显触顶。目前,其原料业务占比被进一步稀释至不足20%。
在玻尿酸这个赛道上,医美公司的产品同质化日渐严重,竞争较为激烈。例如,华熙生物旗下有润百颜、润致;爱美客旗下有逸美、宝尼达、爱芙莱、嗨体;昊海生科旗下有海魅。
如此紧张的市场情形,也就将“增收不增利”变成了近两年外界讨论华熙生物的核心话题。由此,在玻尿酸为核心的基本盘之外,华熙生物就有必要提前涉猎下一个“明星业务”。
在具体行动上,其已经开始布局功能性食品,先是于2021年1月推出国内首个玻尿酸食品品牌“黑零”;3月又开启尿酸饮用水品牌“水肌泉”的销售;8月再推玻尿酸果酒品牌“休想角落”——向功能性食品侧重背后,折射出的就是华熙生物的“成长焦虑”。
而除了食品酒水板块,较为值得关注的是,华熙生物还押宝了肉毒素。
只不过《每日财报》发现,在今年8月,华熙生物与韩国公司Medytox合作就已经终止。这也意味着,公司筹划了多年的肉毒素生意“搁浅”。相比之下,众多投资者更为关心的是,华熙生物的布局已经被耽搁了七年,解约之后,公司或就此错失进入国内肉毒素市场的机会。
可就在华熙生物折戟肉毒素的同时,爱美客却在大步前进。今年5月,爱美客公告称,公司将是韩国HuonsBP公司肉毒素产品在中国区域的唯一合法经销商。目前,韩国HuonsBP产品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预计2024年左右上市。
显然,肉毒素的合作彻底落空,标志着华熙生物的业务版图又“缺一角”。其若还想要保住“医美龙头”的地位,所剩的时间恐怕不多了。
至于人事变动方面,华熙生物过去一年共发布6次人事变动,最近一次在2021年11月10日。频繁的人事变动令外界众说纷纭,有人将责任归咎于“业绩不佳”,但也不排除有其他“声音”。
总的来说,在业务开展和内部人事的不确定变化下,董事长本应聚焦远期布局,找到发展突破口,但是却传出想通过股权挤压内部员工的舆论。这不光显示出一个公司核心掌舵人在逆周期下的格局有限,似乎更散发着华熙生物对未来的消极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