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金融界2022-08-08
合成生物作为第三代生物技术革命,在投资、产业前景等各领域都迎来极大关注度。目前,新浪微博关于合成生物的相关话题阅读量已累计近8亿次。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底,全球合成生物学相关市场行业整体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达到736.93亿美元。另外,当前国外从事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相关企业已达500家,国内公司数十家。2022年初至今,国内至少有22家合成生物公司宣布完成融资。
合成生物具有跨越多学科领域、交叉性等特点,涉及技术范围广阔。随着市场渗透率的加快,合成生物行业有望迎来爆发期,
现阶段合成生物落地的主要场景,聚焦在通过改造微生物,来生产具有高附加值、通过传统方法化学生产成本较高、碳排放较大或难以大量获得的产品。即合成生物技术应用的一大主要方向是,以微生物发酵工艺为基础,历经菌株筛选及培育、高效发酵工艺、纯化工艺调控等环节,定向生产目标产品。
因此,微生物发酵技术正成为领先突围新一代生物技术产业的关键点。
当下,我国发酵制造规模已占全球发酵规模的 60-70%,利用生物发酵制造的原料产品在食品、化妆品、饲料、医药等多个行业广泛应用。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具备微生物发酵领域经验和优势,将成为我国引领全球合成生物技术的关键契机。如华熙生物(行情688363)这类掌握微生物发酵技术的企业,在发力合成生物上也更具先行优势。
比如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华熙生物率先实现了透明质酸的规模化生产,优化透明质酸的生产效率和成本。除了透明质酸,华熙生物也已研发生产了依克多因、麦角硫因、γ-氨基丁酸、聚谷氨酸等多种生物活性物,并应用于医疗终端、消费终端等。
而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华熙生物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可实现每升提取液提取73g透明质酸,生产成本降低400倍,效率大幅提升。另外,华熙生物已经开始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实现更多如红景天苷、胶原蛋白、肝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发酵生产。
与此同时,合成生物的产业化问题也是当前重大课题之一。只有让合成生物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转化和市场转化,合成生物才会真正变为生产力,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格局,上游公司以技术导向为主,可提供DNA测序、合成、基因编辑、生物信息学等关键技术支持。下游为产品应用公司,企业核心能力除产品所涉及的菌种和基因等技术能力以外,也包括产业化生产和商业推广能力。
不少行业专家认为,同时掌握底层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能力的全产业链型企业将会更加具备长足的发展优势,比如华熙生物,就是国内布局合成生物的企业之中,少见的全产业链型企业。
华熙生物拥有20余年产业转化经验,在产学研方面,目前已经与20多所国内外知名的科研院校建立合成生物方面的战略合作,并已建成全球最大的产业转化平台,承接科研成果转化。华熙生物在合成生物的布局上也处于领跑地位,其“山东省生物活性物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已获得山东省科技厅认定;“合成生物技术国际创新产业(行情300832)基地”已落户北京大兴并投入使用;合成生物学研发团队已初步组建完成,技术平台已搭建完成。
“华熙生物要做的就是将科学成果进行产业转化,从而变成对社会有价值的生产力。”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曾谈到。日前,华熙生物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1年度“50家聪明公司”,也彰显了其在引领中国和世界生物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全球合成生物的发展处于起跑阶段,面对巨大的蓝海市场,中国企业在全球生物科技上的发展布局,或将改变新一代科技竞争格局,有望实现全球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