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股东高调大幅减持,到大量限售股解禁后市值迅速缩水超六成,再到业绩由高增速急剧转入下跌,建龙微纳(688357.SH)似乎在泥潭中越陷越深……
01
市值缩水六成背后
大股东减持、限售股解禁并行
2019年末上市股价一路平稳的建龙微纳,在2021年迎来了大涨大跌的过山车走势。
从2019年12月4日正式于科创板挂牌交易日起至2021年2月,建龙微纳整体涨幅仅为30%左右,走势十分平稳。
自2021年2月开始,公司股价进入了快速拉升态势,2021年2月至2021年11月29日,建龙微纳累计涨幅达到了324.33%。
股价飙升期间的6月16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了公司持股 5%以上股东中证开元及一致行动人民权创投、普闰高新、郑州融英的《关于股份减持计划的告知函》,因股东自身投资运作安排,中证开元及民权创投、普闰高新、郑州融英拟在180日内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股票346.92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
图/Wind
大股东集体减持的公告,虽然引发了不小的回调,但未能真正中断建龙微纳此次股价“疯狂”,直到更大体量的限售股解禁。
2021年11月28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将有约72.3万股将于2021年12月6日解禁并上市流通,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25%;紧接着12月19日,公司再次发布公告称有648万股将于2021年12月27日解禁并上市流通,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约为11.21%。
两则解禁公告后,建龙微纳股价开始一泻千里,2021年11月30日至2022年8月2日的累计跌幅逼近了61%,从近140亿巅峰市值跌到只剩下个零头,期间更是频繁出现高管、股东减持的公告。
根据公司2022中报披露的最新数据,公司十大股东中,仍有4名股东持股比例在减少,且无任何大股东有增持记录。
图/Wind
02
股价坐完过山车
业绩也开始由大起转大落
成立于1998年的建龙微纳,算是分子筛行业的龙头型企业。
公司主要从事医用氧气、能源化工、环境保护、节能建材、制冷系统等领域的相关分子筛吸附剂和催化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
主要产品为医疗保健制氧分子筛、工业制氧分子筛、制氢分子筛、气体干燥与净化用分子筛、煤化工及石油化工领域分子筛、环境保护领域分子筛、建筑材料领域分子筛等,涵盖了分子筛原粉、分子筛活化粉、成型分子筛和活性氧化铝全产业链。
公司产品的性能指标具有与国际大型分子筛企业竞争的能力,多种分子筛产品已在深冷空分制氧和变压吸附制氧领域突破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根据《中国分子筛产业发展前景展望报告》,2021年末公司成型分子筛产能42000吨国内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
公司2022上半年毛利率大幅下跌,暴露出了成本难以转嫁的弊端。
首先在收入端,2022年上半年公司顺利完成吸附材料产业园(三期)所有生产线的建设及调试工作,新增分子筛原粉产能2000吨。此外1.2万吨泰国成型分子筛新增产能持续爬坡,同比贡献增量。
此背景下,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0.23%至4.04亿元,不过增速已经较2021年94.36%的同比增长有大幅回落。
而传导至利润端的时候,由于上半年原材料呈现不同程度涨幅,影响公司整体毛利率。据百川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碳酸锂均价超45万元/吨,同比大幅上行,烧碱、氢氧化铝均价分别同比上涨130%、26%,导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15pct至32.6%,承担了主要的原材料及动能价格上涨压力。
即便在费用率有所压缩,依旧未能撼动业绩下滑的态势。
中报数据显示,公司2022上半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下滑1.25pct,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下滑0.54pct、0.94pct,财务费用率也由于二季度约形成350万左右汇兑收益,使得同比下滑0.77pct。
此背景下,公司整体净利润率依旧同比下行12.6pct至20.2%,净利润规模同比下滑19.81%至8166.41万元,相较于2021年同比增长1.16倍而言相差甚远。
并且,建龙微纳要面对的难题并不仅限于此。
03
经营问题、行业低增速
还在增添压力
经营现金流大幅减少、库存商品大幅增加,建龙微纳经营问题不断。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仅有62.28万元,相较2021年末、年中3.88亿元、1.59亿元有着巨大差距,也是公司近年来最差的一期。
图/Wind
而且,公司2022上半年存货已经有2.33亿元了,相较期初1.19亿元增长了95.98%,库存商品压力也在不断增大。
存货结构图/公司公告
与此同时,建龙微纳外部竞争压力也只会越来越大。
根据《中国分子筛产业发展前景展望报告》研究统计,2021年全球分子筛市场规模为128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57亿美元,从2021年到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仅有4.17%,建龙微纳想要高速增长只有不断提高市占率。
长期以来,国际分子筛厂商凭借在分子筛研发、生产和应用领先技术以及资金优势,通过兼并重组,逐渐形成了对分子筛行业的寡头垄断,占据全球分子筛主要市场。
我国分子筛行业起步较晚,一直扮演追赶者角色,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我国分子筛行业在技术、行业成熟度、市场应用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在分子筛高端产品方面,技术壁垒高、开发周期长都是巨大的难题。由于分子筛制备过程中的整个晶化涉及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且成核和晶体生长又多在非均相体系中,因此制备优质分子筛存在较高技术门槛。
原创型的分子筛产品从实验室阶段到产业应用,需要对分子筛工艺配比、合成与交换工业条件等进行复杂的实验,开发周期较长,目前国际已知253种分子筛结构类型,仅有20余种得到工业规模化生产。
加上分子筛质量对下游装置的运行安全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下游客户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分子筛供应商,分子筛企业的产品除需要较高的质量外,还需经过客户试用、小规模应用等多年时间才有可能被客户正式应用。
在股价方面“苦下功夫”的建龙微纳,不仅要承受原材料成本高企带来的业绩压力,未来继续发展更是要与国际巨头展开正面博弈,此刻资金蜂拥离场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