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晚,三生国健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上海证监局的监管警示函。
经查,2020年9月29日,公司经会议讨论决定对主要产品益赛普降价50%。但直至2020年10月22日才发布价格调整的公告,由于未及时披露主要产品益赛普降价事项,违反了上市公司的相关规定,上海证监局决定对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image.png](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1/2021-12/2021-12-31/ecbd0c0c93e767328a01cabdc17b56d6.png)
(图源:公告)
对此三生国健表示,公司收到警示函后,高度重视警示函中提出的问题,公司会认真吸取教训,加强学习,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截至12月31日收盘,三生国健报收18.55元/股,涨幅为0.60%。
![image.png](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1/2021-12/2021-12-31/f5100a5c49925454fbd8639ab30905d6.png)
(图源:东方财富网)“益普赛”依赖症何时解?
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生国健)是中国第一批专注于抗体药物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同时具备自主研发、产业化及商业化的综合能力。
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后,公司一直作为专注于抗体药物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拥有抗体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公司技术能力覆盖抗体药物研发全流程。其主要产品包括益赛普、健尼哌、赛普汀。
此次监管函中提到的药品益赛普,一直作为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三生国健主要产品益赛普实现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1.28亿元、11.62亿元6.1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0.00%、99.84%、93.15%。
不难发现,益普赛不仅营收占比降低,其销售收入也在降低。对此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毛利率的降低。根据数据,三身国健的毛利率已经从2018年的89.64%下降至2021年三季度的78.35%。
而现在益普赛的优势似乎也难以维持。根据2020年年报数据,其益普赛在国内TNF-α产品的市场份额还维持在46%,而到今年中期报告,其市场分额已经下降至31.5%。
为了挽救市场份额下降,三生国健也开始实施销售市场下沉策略。另外,三生国健益赛普登陆菲律宾,虽然其海外上市国家增至15个,但是营收却没有明显变化。数据显示,2020年三生国健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营收仅为1456.88万元;2021年上半年其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收入仅为468.40万元。
目前,三生国健的益普赛在国际市场未打开,而国内市场份额也被蚕食。未来,随着阿达木、英夫利昔单抗等同类竞品上市,三生国健和益赛普面临的压力会更大。
虽然2020年三生国健就已经将益普赛价格下调了近50%,但就目前市场份额而言,三生国健的产品优势似乎还是不明朗。
早在2019年,随着三生国健的“强劲对手”阿达木单抗专利到期,其阿达木单抗原研药修美乐通过降价50%的策略,进入医保目录。降价之后,阿达木原研药年治疗费用为3.3万元,只有益赛普的一半,而几款国产阿达木生物类似药的定价,也都在3万元左右。照此,也不难理解益普赛之所以降价也是形势所迫。
未来,随着阿达木、英夫利昔单抗等同类竞品上市,三生国健和益赛普面临的压力可能会更大。业绩转亏“入不敷出”
不仅核心产品遭受“威胁”,现在的三生国健似乎保住业绩都很困难。
早在招股书中,三生国健就表示,其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其核心产品益赛普的销售,益赛普于2005年上市销售,三生国健长期的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也将受到该单一产品的限制。并坦言,如果不能采用恰当的商业化策略维持产品的市场表现,以及无法持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可能对公司的经营构成不利影响。
果然不出所料,三生国健近三年的营收数据显示,其2018年营收还在11.42亿元,2020年就直接降至6.55亿元,净利润也由3.58亿元降至-2.36亿元。
由盈转亏后,三生国健还被曝出1.3亿元的合同纠纷,而此次仲裁案件还未在其上市招股书中披露。
2020年6月,三生国健产品赛普汀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2020年12月底,赛普汀通过了医保谈判,首次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于是今年上半年三生国健业绩的扭亏为盈。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三生国健营收达到4.79亿元,同比上升36.33%;净利润达到1193.44万元,同比上升118.08%。
本以为打开局面的三生国健在今年的三季报又一下被“打”回了原形。今年第三季度,其营收仅为1.49亿元,同比减少36.45%,净利润再度亏损1670.80万元,同比减少2021.35%。
![image.png](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1/2021-12/2021-12-31/a9002247015940eb87185c76a8c02c48.png)
(图源:Wind数据)
虽然营收亏损,但三生国健的研发投入却一点也没含糊。数据显示,其研发投入已经从2018年的1.99亿元增加至2021年三季度的3.18亿元。
中报资料显示,三生国健拥有20个处于不同开发阶段、涵盖肿瘤、自身免疫性及眼科等疾病领域的在研抗体药物,其中包括12个处于临床及临床后阶段的在研药物、8个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在研药物。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批资金投入研发,其研发真正产出的结果却不理想。根据Wind数据,目前三生国健的经营现金流已经为-1.48亿元,其投资现金流也为-7606.97万元。
此外,就其二级市场来说,三生国健今年也陷入了低潮。今年1月,其股价最高曾攀升至23.20元/股,但到5月份最低跌至15.88元/股后,就再未出现较大起伏,基本维持在20元/股左右。
![image.png image.png](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1/2021-12/2021-12-31/b9800dfacc1358cd190e8daece192c9a.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