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2022-09-05
进入八月份的最后一周,A股上市公司的中报披露期即将收官,在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之下,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是喜忧参半。近日,科创板上市公司经纬恒润(688326.SH)发布了喜报,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双增,其中营业收入达到16.70亿元,同比增长21.24%,实现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266.30%。能够逆势收获这一份成绩必然来之不易,令市场及投资者更为关注的是,经纬恒润究竟做对了哪些事,优异的成绩是否能够延续?
加大研发投入
夯实业绩增长的技术基础
企业发展过程中,过硬的产品依靠的是技术,而技术又是依靠研发投入和对人才的重视,在这一方面,经纬恒润多年来始终坚持重金投入,为企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数据可以佐证,2022年上半年,经纬恒润研发投入达到2.79亿元,相较2021年时期的1.87亿元增加了9200万元,比同期增长了49.38%。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7.11%,比上期增加 3.55 个百分点。研发费用一方面投入到技术研发,另一方面投入到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方面。
技术方面,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技术、毫米波雷达技术、有条件自动驾驶技术、车载高性能计算平台(HPC)技术、面向智能驾驶车辆的虚拟整车实验室开发技术、汽车电子研发测试自主工具链、伺服控制技术等,有的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有的实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国产替代,成为公司产品得到国内外客户认可的技术支撑。
以智能座舱为例,搭载国产新型彩色RGB/红外 IR传感器,实现舱内红外多摄方案,搭载日夜共焦镜头,可同时实现日间和夜间的拍摄;针对智能座舱内多摄像头互相干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通过协同调度各摄像头的曝光起始时刻及时长,实现稳定可靠的清晰图像获取,提升图像清晰度及目标识别准确率;同时摄像头搭配ISP图像处理算法,根据布置空间及使用环境提供定制化画质调优服务。处于国内技术水平,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各种车型。
而国内先进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开发项目,该产品能够实现L3及以下的自动及辅助驾驶功能,可以同接入多种传感器,实现车规级量产产品方案,功能安全等级可达到ASIL-D标准,在设计运行条件内能够持续地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应用于L3 高速公路、L2+级城市道路辅助驾驶。
同时,为了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经纬恒润在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上也不吝啬投入。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1871人,比上年同期增加493人,研发人员占到员工总人数的46.97%;员工学历水平较高,拥有博士学历73人,硕士学历达到1223人,年龄结构也是年富力强,39岁以下年轻人达到95.03%,年轻人担纲承梁,撑起了技术人才团队。
公司对研发创新的执着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公司累计获得专利1,946项,其中发明专利751项,本期新增专利114项,其中发明专利65项,获得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等荣誉。
三位一体业务布局
提升市场竞争力
2022年上半年,经纬恒润继续坚持强化三位一体业务布局,主营业务依然围绕电子系统展开,专注于为汽车、高端装备、无人运输等领域的客户提供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和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三类业务在核心技术、应用场景、客户群体等方面的相互协同,使公司的综合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保持良好的客户粘性,促进公司整体的健康有序增长。
电子产品方面,公司智能驾驶产品、智能网联产品、智能座舱产品在原有基础上,保持了稳定增长。以智能驾驶产品方面为例,公司在 L2 及 L2+领域内已积累形成了技术先发优势,获得红旗、广汽、上汽大通、江铃等客户定点;毫米波雷达搭载江铃福特成功量产交付,新产品组合导航模块获得广汽定点;在控制器方面,ADAS 乘用车项目获得较大增长,公司向一汽、吉利、上汽、东风等多家客户提供配套产品。
在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方面,该项业务在报告期内实现收入3.72亿元。在汽车电子系统研发服务领域,公司客户覆盖了国内大部分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包括一汽、北汽、东风、上汽集团等知名 OEM 和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客户。
目前,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已具备无人车队在特定区域内的全无人、常态化生产运营能力。公司在日照港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自动化码头部署的15台自动驾驶集装箱卡车车队,于2021年交付验收,此项目一直处于常态化生产运营状态。2022年上半年,公司共完成集装箱生产搬运5万标箱,单线平均生产效率约达到人工车队的70%,峰值效率超过人工车队,达到业内先进水平。随着调度算法、智驾算法、车路协同算法以及系统耦合的性能提升,车队作业效率还将持续提升。
总体来看,经纬恒润的上半年亮点频频,对此,市场也给予了公司积极的回应。在公布了半年报之后,经纬恒润于8月29日封住20%的涨停板,多家机构也给予公司“买入“、“增持“的评级。事实上,公司在研发及布局方面充分展现了对长期主义的坚守,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专业聚焦、技术领先、平台化发展发展战略,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