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恒润,科创板新“贵”,以华丽惊艳的姿态走来,却惨遭市场抛弃。
1/3弃购,金额达4亿,创下科创板弃购金额新高,同时也刷新A股史上第四弃购纪录。而前三是大央企、银行巨头,其自然是比不了。
除了经纬恒润,近期还有不少新股也相继出现弃购,比如今天盘后拓荆科技爆出1.1亿元的大规模弃购,一时之间,让人不禁有种新一轮新股弃购潮来了的感觉。
巨额弃购规模自然意味着对上市后表现没信心,叠加近期新股频频大幅破发,经纬恒润还未上市就吓懵了一众中签缴款的散户,股吧中有股民急哭:别说了,我八折甩卖,谁要?
有人说,不止中签股民哭晕,承销商被迫包销近4亿,还有1亿战略配售等着,某券商一哥这次也难逃人财两空。
但它会做亏本生意吗?
募资50亿,定价121元/股,对应发行PE高达244倍,其实已经给出答案了。
赢家,也并不止经纬恒润。
在精心设计的资本游戏下,只要能把“东西”包装卖出去,背后的资本就是赢家,留下的买家,能否挑到好货,恐怕就只能凭运气了。
01
百倍估值的背后
行业平均市盈率130倍,已经很高,若非超级蓝海赛道,肯定会被认为高估。但经纬恒润发行市盈率PE高达244倍,远超同行不说,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行业平均40倍PE对比,更是高出近5倍。
估值高不是罪,只要有充足的未来高增长预期和确定性就行,但并不是所有来上市的公司都具备。
追根溯源,我们先谈谈公司的主营业务。按照招股书的描述,经纬恒润的业务围绕电子系统展开,专注于为汽车、高端装备、无人运输等领域的客户提供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和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
听起来高大上,但撕开华丽的标签,经纬恒润真正的核心产品就一个,控制器。
控制器是汽车电子的常用零部件,要说技术含量,其实真没见得有多高,和芯片比起来,更是直接被秒杀。
实际上,经纬恒润更像是传统制造业,利润根源来源于控制器的生产,并没有高大上到哪里。
当然,公司也有一些亮点,比如现在大热的ADAS(辅助驾驶)产品。按照公司的宣传,ADAS 产品是中国乘用车新车前视系统前十名供应商中唯一一家中国企业,在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中位居市场第二,在国内重型牵引车搭载量位居市场第一。
但仔细一看,是国内第一没错,但全球排名去到第八,市场份额占比仅3.6%,存在感并没太高。
当然,也得承认,经纬恒润所处的赛道是有增长的,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攀升、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应用不断提升的当下。但赛道好不代表一定能吃到增长红利,因为这个赛道云集了很多竞争对手。除了博世、大陆集团、安波福、采埃孚等国际知名Tier1企业之外,经纬恒润还面临着华为、德赛西威等国产Tier1企业的竞争,而随着几年ADAS相关功能法规标准的陆续落地执行,市场竞争还将更加激烈。
从客户结构上看,经纬恒润存在过度依赖大客户的风险,来自前五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0.49%、52.57%、48.91%。
举个例子,一汽是经纬恒润最为重要的客户,其产品在红旗和解放品牌中均有搭载。然而,中国一汽与东软集团、东软睿驰共同成立了联合创新中心,共同在整车设计、智能网联、软件开发、汽车电子等领域进行合作,而在红旗最新推出的部分车型当中,东软集团已经拿到了5G Box的量产项目。另外,部分红旗车型未来几年也将在ADAS供应商上进行切换,这将对经纬恒润的业绩造成一定的潜在冲击。
更重要的是,一汽的这些车型,销量并不高,而ADAS最重要的应用—新能源汽车,一汽也没有太多建树,反而到大热的电动车企,像特斯拉、比亚迪、蔚小理,经纬恒润的业务比例并不高。
作为中游供应商,日子好不好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跟下游客户的绑定,如果进入了销量预期充足的车企行列,基本可以说是躺赢,这些车企销量节节攀升,自己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就像当年苹果产业链那些公司一样。
至少从客户结构上,经纬恒润没有给我们眼前一亮。
从财务数据上看,上市前两年,公司是增收不增利。营收不断增长,净利润却呈现“过山车”,2019年在营收实现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出现大幅度下滑,亏损近6000万元。
好不容易上市前业绩报告漂亮了一些,但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却出现大幅亏损预警。公司的公告披露,预计2022年1-3月业绩首亏,归属净利润约-4000万元至-2000万元,同比下降161.87%至223.74%,营业收入约6.6亿元至7.2亿元,同比下降1.18%至9.41%,扣非净利润约-8000万元至-6000万元,同比下降290.28%至353.71%。
虽说有扣非来解释,但从毛利率下滑情况来看,公司过得并不好。2018年至今,公司毛利率逐年下滑。
市占率排名靠后,客户结构一般,竞争又趋于白热化,还没真正上市盈利数据就变差,经纬恒润要怎么证明自己的未来业绩能够获得高增长,能够和200多倍的估值相匹配?
既然基本面一般,IPO计划募资却高达50亿元,并且以如此高估值来上市,这是怎样的信心和野心?
02
新股破发寒潮汹涌
虽然经纬恒润尚未上市,但从天量弃购结果和当前新股破发大潮下,可能也难以避免这一情况。
2022年以来,95只年内上市的新股中,已有25只首日破发,占比26%。
尤其科创板的破发极为频繁,且带有杀伤力。以昨日登上科创板的唯捷创芯、海创药业为例,
开盘集体破发,收盘海创药业跌近30%,唯捷创芯下跌36.04%,创下年内上市新股跌幅之最。
除了市场环境恶化之外,高估值定价无疑是上市公司破发的原罪。
自去年9月注册制新股询价新规正式落地发布以来,科创板IPO的抱团压价现象也早已改善,随之而来的是,股票定价和估值大幅攀升,导致投行的保荐承销费出现了翻倍的盛况。
大家可以翻看这两年A股尤其科创板的上市发行估值情况,几乎没有了以往大家默认维持在二十多倍的矜持。
更关键的是规则的变化。询价新规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将询价时最高报价剔除比例由此前的“不低于10%”调整为“不超过3%”,实践中一般是1%。然后再按照相应规则对剩余报价的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处理,得出最终发行价。
仔细看,经纬恒润最高报价剔除比例中被剔除掉的1%,报价竟然达196.88元,相比于正式的发行价121竟然高出62%。另外,初步询价剔除无效报价后拟申购数量总和是发行股份数量的100倍。
无利不起早。背后是有资金非常看好公司,还是刻意把报价往上提,串通抬价呢?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联合抱团抬价的背后,到底又有着怎样的谜团?
众所周知,一家公司去上市,最名正言顺的目的是为了融资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实现更高的收入和利润回馈股东和社会。但从资本的角度,其实上市也是实现退出的最关键一环,如果能卖个好价钱,那自然最完美。
这其中,谁最大获益,最终由谁来埋单?
各位就自行脑补吧。
03
结语
股市是一个超级逐利场,因为财富效应太明显,所以总有人绞尽脑汁、穷尽智慧去割韭菜,尤其是瞅准了制度缺陷,来钱那绝对够快。有不少创业公司,创业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市场提供有价值的产品,而是一切奔着上市去,满脑子想的就是“十年苦读,一朝高中”,财源滚滚来。
人性逐利,我们无法规避,我们也得承认,A股从出生到现在,只走过30年,不管制度、成熟度,都无法和外面数百年的成熟市场相比,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也在所难免。但是,漏洞不可能一直存在,总会有被纠编的一日。
这几年,明显可以看到,国家在完善资本市场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将一直推进下去。而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资本市场的发展,就是充分认识到了在现阶段以及未来,其作为有效的直接融资渠道,担负着为国家经济转型、为科技创新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为提升经济效率,以及为国民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任,如果任由一小撮人在里面翻江倒海,无疑是和这个初衷严重背离。
一个股市要想获得长足的健康的发展,获利机会是相对均衡的,不能够总是让绝少数人享受绝大多数的财富,也不能让少数公司通过玩弄财技、钻制度漏洞去摄取大量钱财。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也应该形成良好的互动,让投资各方都能够有公平参与的机会,有公平获得收益的可能性,让风险的承担和收益的获取成正比,这或许也是顺应国家共同富裕的大路线。
可以肯定的是,老想通过制度漏洞去套利,机会只会越来越少,同样的,总想通过玩弄套路去割韭菜,也只会越走越窄。
如果没看清这个大方向,即使敲钟上市,在短暂的高光后,等待自己的将会是避免不了的破发。而作为投资者,如果没有看清背后的真相,等待自己的,也只有避免不了的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