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电源和电池管理芯片设计公司赛微微电子正式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公司未能跑出近期半导体新股的破发怪圈,股价低开29.81%,截至午盘,报55.45元/股,较发行价跌去25%。
对半导体公司而言,也许当前并非登陆资本市场的最佳时点。
今年以来,已有多只新上市的芯片股遭遇弃购破发。被称作“基带芯片第一股”的翱捷科技、射频前端龙头唯捷创芯等,都在上市首日跌超30%。与赛微微电子同一天挂牌的纳芯微,遭遇投资者弃购7.78亿元,弃购股数占发行总量13.38%。但纳芯微今日并未破发,开盘涨8.7%。
“在二级市场遭弃购、破发,并不是就代表公司产品或技术不好。这种情况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市场情绪、绝对单价太高、新股定价规则、前期一级市场估值过高等。这反而证明了二级市场现在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状态,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赛微微电子创始团队日前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聚焦电池管理芯片,公司产品规模仍较小
赛微微电子成立于2009年,创始团队为蒋燕波、赵建华和葛伟国,三人均曾任职于意法半导体。赛微微电子业务内容聚焦电池管理芯片的设计研发。属模拟芯片细分领域电源管理芯片再往下的细分。
业务高度聚焦细分领域,是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厂商当前的普遍特点。
方正证券研报显示,电源管理芯片领域,目前国内厂商品类较少,且只在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但目前市占率都较小,且客户基本为国内相关厂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被国外厂商占领,德州仪器、ADI等国际头部厂商市占率超过70%。而这类国外巨头产品线都相当广阔。
以电源管理芯片领域的国际巨头德州仪器为例,该公司目前有18000多个产品,十几万个料号,产品规模全球范围内无出其右。国内模拟芯片领域的头部厂商圣邦股份,也是通过不断拓宽产品线才得以跻身头部。2017年圣邦股份登陆A股时,其料号还是1400个左右,而到目前其料号已经拓宽至3500多个,初步形成了拥有广阔产品线的优势。
具体到赛微微电子,据招股书,2019-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赛微微收入分别为8873.61万元、1.8亿元以及1.64亿元;期内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67.95万元、3245.86万元以及4206.15万元,呈增长势头。下游客户方面,戴尔、惠普、安克创新、公牛电器、百富环球以及小米均为赛微微电子客户。
但需要看到的是,从整个模拟芯片领域来看,赛微微电子营收规模、产品规模仍然较小。国内可比上市公司圣邦股份、中颖电子等企业,2020年收入规模在5亿元-12亿元之间,产品规模在500-1600余款之间。赛微微电子目前产品系列相对较少,为170余种。
在毛利率方面,赛微微电子则优于同行。公开资料显示,赛微微电子可比国内上市公司2021年上半年毛利均值为49.11%,而赛微微电子同期毛利率为62.72%。
赛微微电子创始团队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针对这一情况,公司已开始从做“专”进入到拓宽的阶段。“在这样一个由国际巨头垄断的市场,后发的国内厂商想要抢夺市场份额,‘专’是必然选择,一定要先做‘专’,有了自己的现金奶牛、客户群落完善后,就可以走出去,开始进一步的拓宽了。公司对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很明晰,就是要继续拓宽产品、增加料号、拓宽产品线。”
据招股书,赛微微电子本次IPO募集资金8.09亿元,其中超过6.4亿元将用于消费电子、工业领域以及新能源电池领域的电池管理及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0.47亿元用于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其余1.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本土化率有较大上升空间
电源管理芯片属于模拟芯片的细分领域,是电子设备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起对电能的变换、分配、检测及其他电能管理的职责。
受益于终端消费电子、新能源、物联网等下游市场的发展,电源管理芯片增长迅速。根据TMR预测,到2026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565亿美元,2018-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10.73%。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约占全球 50%。
但目前,国内模拟芯片自给率较低,据中国半导体协会数据,2020年中国模拟芯片自给率为12%,2017年则仅为6%,自给率呈上升趋势,但本土化率空间仍非常广阔。
赛微微电子创始成员观察到,2009年以前,国内芯片行业一直比较落后,芯片企业很难拿到融资,行业热点也并非模拟芯片,“而是数字芯片,这主要是因为下游市场MP3、蓝牙耳机、USB存储微代表的消费类电子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需求。”
这类消费电子还涉及很多电源器件,因此也产生了电源管理芯片、射频器件等模拟芯片作为配套的需求。“最早在2009年以前,国内模拟芯片领域主要是华东一带的企业比较多,这些公司销售规模不太大,但在不断涌现的消费类电子热潮中,也得到了自己一定的市场份额。”
模拟芯片门类本土化率不高,与模拟芯片的市场特征息息相关。模拟芯片种类多而杂,单品价格较低,但生命周期长,产品料号数量与公司营收呈强正相关关系。同时由于对产品性能稳定性的要求,客户较少切换供应商,产品用户粘性较强。
赛微微电子核心团队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在公司发展的早期阶段,受限于产品线广阔度以及知名度,赛微微电子经历了很艰难的市场推广期。“公司在2013年推出第一款量产芯片,但一直到2016年,我们都只能跟德州仪器打游击战,而不能打阵地战,因为这根本可能。我们没有在消费类电子的大品牌中抢夺到第一口饭,而是走了行业应用的市场路径。”
而提高自身产品线的广度和深度,参照海外头部厂商的发展历程,需要电源管理芯片厂商通过内生研发和外向并购两大路径实现。统计数据显示,德州仪器1998年到2018年的20年里,并购了超过48家公司。
在电源管理芯片领域,目前也跑出了一些国内厂商,主要包括圣邦股份、思瑞浦、杰华特、矽力杰、士兰微、南芯、钰泰等。
头部厂商之一思瑞浦日前发布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思瑞浦实现营收4.42亿元,同比增长164.7%;净利润9145.9万元,同比增长193.73%。其中,思瑞浦的电源管理芯片产品实现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744.08%,公司方面称,主要是因为随着市场拓展的顺利推进,线性电源、电源监控等电源管理芯片产品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
当前,模拟芯片行业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这对赛微微电子这样的fabless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的模拟芯片行业,尤其是电源芯片管理行业,正在往12寸的生产供应上靠,发展速度还是挺快的。这种趋势其实不是设计公司引领的,而是由IDM公司引领的。用12寸晶圆,配套同工艺,做这种高压、大电流的电源管理器件,将使成本进一步下降,产品性能也会提升。”赛微微电子创始团队表示。
但赛微微电子方面坦言,目前大多数代工厂还无法很好地承担设计公司这种需求的。“现在还做不到IDM那样,但整个行业一定是会往这个方向去发展。我们也在和fab厂商去合作沟通怎样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