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璟制药营收由2020年的3.68亿元快速提升至2022年的8.26亿元,销售费用也由3507万元猛增至2.28亿元
1月23日,上市已满四年的泽璟制药9660.69万股限售股迎来解禁。据公告显示,公司1月23日首发限售股上市流通占总股本的比例为36.50%。若按照解禁市值规模来计算,泽璟制药是1月22日至1月28日当周限售股解禁市值规模最高的企业,约为43.57亿元。
本次解禁的股东共有六位,分别为泽璟制药控股股东ZE LIN SHENG(盛泽林)及其一致行动人陆惠萍、宁波泽奥、宁波璟晨、昆山璟奥和股东JACKIE ZEGI SHENG(盛泽琪)。
值得注意的是,这六位股东所持股份原本于一年前解禁,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投资价值的认可,承诺自愿延长锁定期12个月至2024年1月22日。
延期一年的解禁未能影响公司股价走势。1月23日,泽璟制药股价盘中一度跌至42.05元/股,此后公司股价反弹,1月24日,该公司收于44.39元/股。
1月22日—1月28日当周解禁股份市值排名
近四年亏损逾14亿元
成立于2009年的泽璟制药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胆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创新驱动型新药研发企业,2020年该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2024年1月2日,泽璟制药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显示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人凝血酶获批上市。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随着中国外科手术台数攀升,外科手术局部止血药物市场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由2016年63.1亿元增长为2020年70.7亿元,CAGR为2.9%;预计未来该市场将持续增长。
凝血酶是一种重要的局部外用止血药物。目前国内已经上市并应用于临床的凝血酶主要有动物源性及人源性血浆提取两种来源,但二者均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风险和免疫原性风险。
泽璟制药自研的重组人凝血酶,是基于公司复杂重组蛋白新药和抗体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开发的一种高度特异性人丝氨酸蛋白酶,与动物源及人源性凝血酶相比具有更高生物安全性优势和更高凝血活性,是目前国内唯一采用重组基因技术生产的重组人凝血酶开展III期临床试验并获得试验成功的产品。除此之外,公司临床后期多项产品即将进入收获期,早期管线布局双/三特异性抗体及小分子靶向新药,差异化竞争优势明显。
尽管创新管线推进顺利,但泽璟制药近年依旧未能实现盈利。财报显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该公司分别亏损3.19亿元、4.51亿元及4.58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依然亏损超2亿元。
比较来讲,公司毛利率较高。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高达92.4%,位居行业第四位。但同期,其净利率表现惨淡,仅为-75.96%,或因公司研发投入比重较大、经营成本过高所致。
数据显示,泽璟制药营收由2020年的3.68亿元快速提升至2022年的8.26亿元,同期研发费用由3.14亿元增长至4.98亿元,销售费用也由3507万元猛增至2.28亿元。2020年、2021年及2022年,泽璟制药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221人、311人、324人,亦呈增长趋势。
一位业内人士向标点财经研究员表示,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的创新药企,往往需要先进行商业化布局,才能获得营收,因此销售费用较营收是前置的。随着销售团队搭建完成,产品进入成熟期,它们也将对应获得较高的收入,但这一阶段要花多长时间仍存在不确定性,企业迟迟未能盈利的情况也是可能出现的。
延期解禁背后
正因为能给市场带来更多想象空间,创新药企通常更容易受到资本市场投资者关注。但与高收益相匹配的还有高风险,这类公司一旦出现诸如解禁、减持等情况,极容易引起市场震荡。
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本次解禁的六位股东,均与泽璟制药控股股东盛泽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泽璟制药上市之前,盛泽林直接持有公司27.5759%的股份、陆惠萍直接持有公司6.9808%的股份。此外,盛泽林通过昆山璟奥控制公司0.9522%的股份,陆惠萍通过宁波泽奥、宁波璟晨分别控制公司9.1670%的股份、2.1693%的股份。
为了保持控制权稳定,盛泽林、陆惠萍、昆山璟奥、宁波泽奥和宁波璟晨于2019年4月12日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确立了盛泽林在公司事务上的最终决定权。
值得关注的是,在六位股东中,盛泽琪的身份非同寻常。盛泽琪实为盛泽林之妹,其加入泽璟制药的过程也曾被市场热议。
2018年,泽璟制药斥资866万美元收购实控人盛泽琪和盛泽林之子控制的美国医药公司。随着增资完成,这家美国医药公司的估值,在短短5个月时间内就从1504.50万美元升至2116.68万美元,增值率超过40%。不仅如此,泽璟制药在上市前曾以约0.5折的价格将7.2%的股权卖给盛泽琪,同时以股权激励的形式对此笔交易计提减值损失3亿元。
这也引发了上交所的关注,当时泽璟制药对此笔异常交易的解释为“邀请盛泽琪加入公司所给予的股权激励”。但公开资料显示,此项交易当时未载明为股权激励。
1月23日泽璟制药限售股解禁情况
两名核心高管接连离职
与此同时,近年来创新药企的人员流动性较大,泽璟制药也没能走出这个“怪圈”。仅2023年11月,泽璟制药就接连有两名核心高管出走。
11月3日,泽璟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近日收到副总经理张均利的书面辞职报告。张均利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副总经理职务,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同日,臻格生物宣布任命张均利为臻格生物高级副总裁。据标点财经研究员了解,臻格生物是一家注册于临港自贸区、且不参与投资任何药品相关商业活动的“独立”CDMO公司。由于张均利在生物医药研发和产业化领域拥有超过三十年的丰富经验,在加入臻格后,其将全面负责ADC研发和生产工作。
就在十天后,泽璟制药又发布公告称,核心技术人员徐志刚近日因个人原因向公司提出离职申请,值得关注的是,徐志刚乃是泽璟制药的七名核心技术人员之一。
领英《2022全球大健康领域人才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全球大健康领域有12%从业人员职位变动/跳槽,其中,生物技术行业人员稳定性相对较低,15%的从业人员职位会出现变动。
有业内人士向标点财经研究员表示,药企高管频频“出走”,或与市场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的调整、面临的业绩压力等息息相关。特别是近年来,创新药企为适应新的环境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所以人事变动也随之越发频繁。但从行业角度考量,这并非坏事。人员流动也会带动成功经验的交流、技术的创新、模式的升级和能力的匹配,对于行业整体发展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