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寒武纪(68825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一波三折寒武纪定增落地,财通、诺德、聚鸣等大赚其中,AI芯片第一股遭热捧背后却是业绩关难挨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4-13  寒武纪内幕信息

来源 :财联社2023-04-13

  财联社4月13日讯(记者沈述红)历时9个月,头顶“AI芯片第一股”光环的寒武纪上市后首次定增最终完成。

  4月13日,寒武纪发布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此次定增发行价格为121.1元,发行股数1380.6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约16.72亿元,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18家,包含财通基金、诺德基金、华商基金、富荣基金、聚鸣投资、银河资本、中金公司等。

  从实际情况看,寒武纪本次定增之路颇为波折,募资总额从26.5亿元一降再降至16.72亿元。但伴随近期股价的狂飙,参与此次定增的机构已实现账面上的大幅盈利。

  截至4月13日,寒武纪收盘价为188元,较定增时121.1元的发行价已上涨66.90元。这也意味着,上述18家参与定增的机构或个人在短短一周多时间里已浮盈55.24%,财通基金、济南江山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两家机构浮盈过亿元。

  另据财联社记者统计,截至去年底,公募基金持有寒武纪的股票数量达到了2419.78万股,持股比例达到了9.99%,为其上市以来最高值。徐彦管理的大成睿享、大成策略回报、大成竞争优势,费逸管理的广发盛兴、广发聚瑞、广发科创板两年定开等,均为持有该股较多的主动权益产品。如若这些产品“坚守”至今,或已收获不菲。

  与不断上涨的股价相反的,则是寒武纪近6年在经营方面的惨淡境地。2022年,该公司归母净利润则预计亏损10.35亿元到12.65亿元,同比上年亏损扩大25.46%到53.34%。近6年来,该公司近6年归母净利润亏损或在38.96亿元至41.26亿元之间。此番炒作热潮过去后,寒武纪股价能否企稳、业绩何时回春,依旧需要经历重重考验。

  寒武纪16.72亿元定增结果亮相

  4月13日,寒武纪发布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截至4月4日13时,此次定增发行价格为121.1元,发行股数1380.6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约16.7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不含税)人民币2262.17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6.49亿元。

  此次定增的资金,主要用于寒武纪先进工艺平台芯片项目、稳定工艺平台芯片项目、面向新兴应用场景的通用智能处理器技术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image

  image

  寒武纪本次定增之路颇为波折。早在2022年6月30日晚间,寒武纪便发布了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26.5亿元资金。对于此次定增,寒武纪表示,系围绕公司主营业务,有利于持续提升公司在智能芯片领域的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符合公司核心发展战略要求。

  当年9月,该定增申请获得了上交所审核通过。但在2022年11月,寒武纪将募集资金总额下调至不超过24.72亿元。2022年12月,寒武纪再度将募资总额下调至不超过16.72亿元。

  定增机构账面浮盈超55%,大赚超9亿

  虽然募资总额一降再降,但伴随近期股价的狂飙,参与此次定增的机构已实现账面上的大幅盈利。

  截至4月13日收盘,寒武纪年内股价已上涨244.57%,市值753.53亿元,成为当之无愧的市场“宠儿”,多家量化私募、机构、游资也现身该股龙虎榜。此前的4月6日,该公司股价一度达到230.98元。

  虽在4月13日单日大跌8.74%,但寒武纪188元的收盘价,较此次定增时121.1元的发行价已上涨66.90元。这也意味着,上述18家参与定增的机构或个人在短短一周多的时间里已浮盈55.24%,大赚超9亿元。

  具体来看,此次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18家,包含财通基金、诺德基金、华商基金、富荣基金、聚鸣投资、银河资本、中金公司、国泰君安证券、UBS AG、JPMorgan Chase Bank, National Association等,限售期为6个月。

  其中,财通基金为获配股数最多的机构,达165.69万股,获配金额为2.01亿元,目前账面浮盈1.11亿元;济南江山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也获配165.15万股,获配金额逼近2亿元,目前浮盈1.10亿元。

  同期,诺德基金、华商基金、UBS AG、国泰君安证券、中金公司分别获配97.77万股、97.44万股、94.96万股、94.55万股、74.62万股,获配金额分别为1.18亿元、1.18亿元、1.15亿元、1.14亿元、9036.25万元。

  另外,聚鸣投资旗下聚鸣瑞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富荣基金、银河资本旗下鑫鑫一号资产管理计划也分别获配44.59万股、41.29万股、39.64万股,获配金额分别为5399.99万元、4999.99万元、4799.99万元。

  另据财联社记者统计,截至去年底,公募基金持有寒武纪的股票数量达到了2419.78万股,持股比例达到了9.99%,为其上市以来最高值。如若这些产品“坚守”至今,或已收获不菲。这之中,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持股数最多,去年底持股数分别为1164.57万股、421.65万股,持股比例分别达4.81%、1.74%。

  分产品看,华夏上证科创板50 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国泰CES半导体芯片行业ETF、工银瑞信上证科创板50ETF为持有该股最多的四只基金,2022年底的持股数依次为1,138.35万股、378.31万股、205.71万股、122.22万股。

  主动权益产品上,徐彦管理的大成睿享、大成策略回报、大成竞争优势,费逸管理的广发盛兴、广发聚瑞、广发科创板两年定开等,均为持有该股较多的产品。

  业绩关“难挨”

  寒武纪的股价大幅上涨,与AIGC概念的推波助澜不无关联。不过,在3月26日的一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寒武纪回应称,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与技术创新,不直接从事人工智能最终应用产品(例如类ChatGPT应用)的开发和销售,公司相关产品正处于适配阶段,尚未产生收入;客户是否进行规模化采购受产品技术能力、交付能力、产品价格及客户采购意愿等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寒武纪还表示,整个AIGC领域未来将保持长期向上发展趋势,但其发展速度、阶段性效果、对产业链不同环节企业的影响需要冷静分析、避免短期盲目过热,请广大投资者务必注意投资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image

  值得一提的是,近来或已有不少资金开始退场。仅4月13日,寒武纪主力资金净流出额便有6.76亿元。

  更早些的2月2日,寒武纪公告,股东南京招银和湖北招银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16%公司股份;

  3月14日,该公司公告,3名股东古生代创投、国投创业基金、宁波瀚高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2022年12月13日至2023年3月14日间合计减持该股1197.29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2.9872%,变动期间该股股价上涨53.32%;

  3月17日,寒武纪发布的《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显示,持股1.49%的股东古生代创投,拟减持不超1.49%公司股份;持股1.85%的股东国投创业基金,拟减持不超1.85%公司股份。截至3月30日,古生代创投减持计划数量已过半,减持股票数量达434.75万股,减持金额7.57亿元。

  与不断上涨的股价相反的,还有寒武纪近6年在经营方面的惨淡境地。

  2月1日,寒武纪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营收为7.25亿元到7.5亿元,较2021年同期略有增长;归母净利润则预计亏损10.35亿元到12.65亿元,同比上年亏损扩大25.46%到53.34%;归母扣非净预计亏损13.23亿元到16.17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19.11%到45.58%;

  该公司表示,亏损主要原因为研发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增长所致。2022年,寒武纪研发费用预计为14亿元到17.16亿元,较上年同期研发费用11.36亿元增加23.62%到51.09%,这项费用远高于公司营收。

  同期,这家公司预计2022年资产减值损失为1.08亿元到1.32亿元,较上年同期资产减值损失2451.8万元增加340.49%到438.38%。

  更早的2017年至2021年,该公司营收分别为0.78亿元、1.17亿元、4.44亿元、4.59亿元、7.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1亿元、-0.41亿元、-11.79亿元、-4.35亿元、-8.25亿元,合计亏损28.61亿元。若算上2022年的亏损,该公司近6年归母净利润亏损或在38.96亿元至41.26亿元之间。

  在研发投入方面,该公司近6年的营收均无法覆盖研发成本。2017年至2021年间,其研发费用分别为0.3亿元、2.4亿元、5.4亿元、7.7亿元、11.36亿元。研发人员数量方面,由978人增加到1213人,增幅为24.03%,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60.88万元。

  另外,2022年,该公司核心技术骨干、CTO梁军离职一事引发了市场关于其高管不和的讨论。彼时,寒武纪给出“梁军与公司存在分歧”的理由,也侧面验证了这一点。

  image

  虽然市场对寒武纪所在芯片产业的高投入、长周期属性已有预期,但长年陷入亏损泥潭,难免让投资者对其未来的不确定性议论纷纷。炒作热潮过去后,寒武纪股价能否企稳、业绩何时回春,依旧需要经历重重考验。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