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百济神州(68823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年度首次预盈!百济神州做对了什么?

http://www.chaguwang.cn  2025-01-20  百济神州内幕信息

来源 :铑财2025-01-20

  春华秋实。累亏600亿元后,百济神州终迎盈利曙光。

  2025年1月14日,公司公告,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雷强表示,根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预计百济神州2025全年经营利润为正(即营收大于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总和)。

  

  受此消息影响,1月14日,百济神州A股、港股和美股三地实现放量大涨,A股上涨9.44%,报收178.60元。实际上,此前市场早有所预期,2024年三季报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百济神州经调整经营利润达6600万美元,连续2季度实现盈利。

  造血力持续改善、全年首次预盈,标志着中国创新药企正式步入了收获季。全球创新性产品的商业化价值到底多大,百济神州带给世人的遐想才刚刚开始。

  01

  前瞻战略储备、研发协同优势

  讲好血液肿瘤新药故事

  LAOCAI

  细观,经营性盈利主要得益于两款主力肿瘤药物产品。其中,泽布替尼(商品名:百悦泽)是国内首款“十亿美元分子”产品,2023年全球销售额首破10亿美元里程碑。

  “十亿美元分子”概念,引述于美国创新药畅销书《十亿美元分子:追求完美药物》,其讲述了福泰制药的传奇创业史,经历早期种种挫折,福泰在1991年成功上市,打造出多个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的分子。

  公开资料显示,BTK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通过作用于BCR信号通路,与BTK特异性结合而抑制BTK自身磷酸化,达到对B细胞肿瘤发展的控制作用。在BTK抑制剂出现前,淋巴瘤治疗手段相对有限。而百悦泽?是百济神州自研自产的新一代可口服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也是我国第一个获得FDA批准的抗肿瘤创新药。

  2024年第三季,百悦泽?收入9.93亿美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5.95亿美元,增长67%。其中,美国和欧洲是拉升主引擎,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87%和217%。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百悦泽?已在全球70多个市场获批,超100,000例患者接受该药物治疗。据Evaluate Pharma预计,BTK抑制剂类药物2028年市场规模可达150亿美元。

  凭借百悦泽?持续全球放量,百济神州逐步建立了血液肿瘤业务的竞争优势、领先优势。以泽布替尼为基石,加速血液肿瘤领域产品迭代,充分发挥技术协同优势。

  以BTK CDAC BGB-16673为例,其基于百济神州自主搭建和开发的蛋白降解平台(CDAC)研发。作为公司当前临床开发中进展最快的BTK降解剂,该品有望解决BTK抑制剂的耐药性问题、成为行业新一代BTK靶向药。

  战略管理学家伊戈尔·安索夫认为,协同战略可以像纽带一样把多元化的业务联结起来,实现一种类似报酬递增的协同效应,从而使企业更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并开拓新发展空间。百济神州多个产品互为犄角、协同发力,增强了市场综合竞争力、造血能力,扭亏盈利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更难可贵的是,公司深知市场变化,一直怀有迭代敬畏。众所周知,小分子激酶抑制剂耐药突变,一直是医药业不可逾越的鸿沟。成功打造百悦泽?爆款后,百济神州也在考虑百悦泽?耐药后的市场需求。与抑制剂不同,降解剂理论上具有克服耐药突变的潜力,因而公司直接转向了BTK降解剂的开发。

  百济神州披露临床结果显示,在多种血液肿瘤中每个剂量水平下,BGB-16673都展现出良好的总体缓解率(ORR)。且相对其他BTK降解剂,BGB-16673未观察到高血压或心房颤动等不良事件,表现出更好的安全性。

  得益于前瞻性的战略储备、研发协同优势,延长产品周期的同时,百济神州也有望成为同时拥有BTK抑制剂、BTK降解剂创新药的企业,进一步巩固血液肿瘤领域的竞争护城河。

  放眼全球市场,竞品如云、容不得从业者有丝毫懈怠。如艾伯维的伊布替尼为一代BTK抑制剂,年销售量峰值达到96.83亿美元。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与阿斯利康的阿卡替尼、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同属二代BTK抑制剂。

  2024年12月,全球制药巨头礼来官宣将三代BTK抑制剂匹妥布替尼的中国区商业化权益授权给信达生物。与前二代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很好解决了BTK抑制剂的安全性及耐药问题。礼来预计,2030年匹妥布替尼将在慢淋市场占据60%市场份额,对应30亿美元年销售额。

  国内市场战事同样白刃,BTK抑制剂的治疗潜力、广阔前景吸引了众多药企跟进。值得注意的是,泽布替尼核心专利将在2026年12月28日到期。目前国内至少已有10家企业布局泽布替尼仿制药。

  前狼后虎间,凸显百济神州加固BTK市场护城河的重要性。创新是医药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支撑中国企业快速走出去、迅速强起来的关键。持续讲好讲透血液肿瘤故事,让百济神州厚积薄发摆脱亏损魔咒,坐上创新药一哥宝座,也给中国创新药业提供了一个指引路径。

  02

  多领域组合、全球化长线研发

  下一个“百悦泽?”还有多远

  LAOCAI

  研发管线是创新药企的竞争实力体现,也是未来业绩遐想的强力支撑。

  美东1月13日的JP摩根医疗大会上,百济神州披露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1月6日,公司最新研发管线包括:25+款处于1期临床研究阶段的早期管线,以及15+处于2期和3期阶段的管线,涵盖了小分子、抗体、抗体偶联药物(ADC)、CDAC等多种分子类型。

  其中,百济神州重点展示了处于1期临床阶段的7款“高潜力”的早期研发管线,包括:BGB-43395(CDK4i)、BGB-53038(泛KRAS抑制剂)、BG-C9074 (B7H4 ADC)、BGB-60366(EGFR CDAC)、BGB-58067(PRMT5抑制剂)+MAT2A抑制剂、BGB-45035(IRAK4 CDAC),公司通过多特异性抗体、蛋白降解剂、抗体偶联药物三大核心平台技术,为这些产品未来在肺癌、乳腺癌、胃肠道癌症领域奠定了坚实发展基础,与血液肿瘤一道,有望形成多领域的组合布局优势,从而进一步增强成长确定性、打开价值空间。

  百济神州表示,2025—2026年,公司将有多条研发管线迎来新的后期临床里程碑。如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将在2025下半年实现中期PFS分析。再如BCL-2抑制剂针对R/R MCL、R/R CLL的3期临床研究启动,并有望递交加速批准(AA)监管申请。至于抗PD-1单抗替雷利珠单抗,更有望在中国、美国、欧盟等地实现多个新适应症的提交和批准。

  全线开花,个中价值潜力无需累言,百济神州的好戏还在后头。但相应的研发高风险、强难度系数也不应被忽视。

  药物研发业有一个著名的“三十定律”,即新药研发需花费10年时间,投入超10亿美金,但成功率只有10%。“三十定律”将药品创新的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长周期特性描述的淋漓尽致。

  短短几年内,百济神州推出多项重磅产品打破了“三十定律”,离不开强大研发能力、执行能力。百济神州全球研发负责人汪来表示,“去CRO”能提升临床开发效率,全流程自主可控,方便实现AI等技术的应用,这是规模较小的公司不能比拟的优势。

  为了去CRO化策略,百济神州组建一支超3000人的全球临床团队,其中临床科学家团队达1100人。搭建了以中美双核为基础的全球临床开发团队,遍布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几乎完全实现自研自产,主导了140多项临床试验,去CRO化策略取得历史性成就。

  百济神州披露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公司CRO执行的临床试验占比从77%降到2024年的5%。公司花费4年完成了去CRO化战略。可以说,这支高效开发团队成为公司研发质量、速度全球领先的重要依仗。

  背后是坚韧的研发定力。2017年—2024年前三季,百济神州研发费20.17亿元、45.97亿元、65.88亿元、89.43亿元、95.38亿元、111.52亿元、128.13亿元、101.66亿元。七年多时间累计投入超650亿元。

  当然,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两面性,当下随着AI技术的兴起,CRO行业正加速数字化。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工具,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并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相比之下,全部依赖自研的公司将承担更多人力资本投入。增厚安全垫、消减不确定性,仍是一道持续且严肃考题。

  已经完成了美股、香港、A股三地上市,未来百济神州融资路径在收窄。加之公司盈利拐点已经到来、强化了市场预期,接下来发展更多需依赖自身造血力。仅靠一款百悦泽?并不足以支持庞大的研发管线,多领域组合布局中下一款“百悦泽?”还有多远,决定了百济神州未来“烧钱”速度与竞争力强度。

  03

  “出海一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LAOCAI

  好在世界早已是平的,创新药企的出海路径日益多元。

  除了组建全球化研发团队,百济神州全球工厂有望迎来“多点开花”。据其披露,2024年7月,公司正式启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全新旗舰基地和临床研发中心。该项目总投资8亿美元,运营后将显著提升全球研发一体化能力,同时每年200万瓶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产能,也将大幅提高在美本土生产能力。

  作为百济神州旗下另外一款明星产品,2019年12月,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产品(百泽安?)获批上市,目前共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12项适应症,其中11项纳入医保药品目录,也是目前纳入适应症数量最多的PD-1产品,广泛覆盖肺癌、肝癌等我国高发癌肿。

  2024年10月28日,百济神州官微宣布,其自研的PD-1抑制剂TEVIMBRA?已于10月下旬在美国开出首张处方。作为全球最大创新药市场,TEVIMBRA?在美成功商业化,也让公司具有了第二个“十亿美元分子”爆款的可能。

  欧雷强表示,在美国TEVIMBRA?从获批到商业化临床治疗仅历时8个月,充分展示了公司团队在美国市场的商业化能力。2024年三季报中百济神州也强调:“美国是公司最大的市场。”

  美国对于中国创新药企出海有多大?神经学科学家TamasBartfai博士曾在《DrugDiscovery:FromBedsidetoWallStreet》写道,关于新药市场只需记住三件事:美国市场,美国市场,美国市场。

  看看庞大的市场需求,不算多夸言。据美国卫生部公布信息,2022年美国医疗业规模达4.46万亿美元,占GDP比17.3%,人均经常性卫生支出高达12473.791美元。

  不过水大鱼大的背后,也风高浪急、强敌环伺。2023年世界医药TOP50榜单显示,美国上榜医药企业达17家,其中有10家位列前20。截至2023年底,全球药企市值TOP20中,美国注册企业有11家。

  回望往期抢滩,百济神州遭遇了不少挑战。其中最大的还是专利诉讼纠纷,2023年6月,美国生物制药公司艾伯维向泽布替尼发起专利侵权诉讼,指控其侵犯自身同类型产品伊布替尼的专利。

  2024年3月,百济神州又分别对山德士和MSN两家药企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理由是山德士和MSN向美国食药监局(FDA)寻求批准销售泽布替尼的仿制药。

  2024年11月,百济神州公告称,与MSN达成和解。百济神州授予MSN在美国销售泽布替尼仿制药的权利,但不得早于 2037年 6月15日。从而保护了重磅药物Brukinsa免受MSN仿制药的威胁直至2037年。为国内企业的出海专利战树立一个优秀标杆。

  上述纠纷仅是一个波折缩影。出海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还是在白刃竞争的美国市场,想成功掘金、鏖战取胜,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苦练基础内功、特色创功的同时,还需深入了解外国法律,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无实力之仗。

  04

  摘“U”野望新起点、新挑战

  LAOCAI

  对创新药企来说,创新是一场马拉松长跑。在市值、利润、风险间,需找到一个平衡点。

  对资本市场而言,股价是短期信心的投票器,长期价值的称重机。一家创新企业实现盈利后,意味着阶段性投资预期落地。也意味着更高目标诞生,一旦业绩低于市场预期,公司股价也将遭遇大幅波动。

  与百济神州相似,1月14日同为科创板创新公司同样亏损多年的寒武纪披露2024年度预告:预计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亏损3.96亿元-4.84亿元,亏额同比收窄42.95%~53.33%。且2024年四季度实现了多年来首次季度盈利。

  然这次历史性盈利,资本市场却并不感冒。1月14日下跌3.48%、15日微涨0.28%、16日又大跌14.65%。有分析认为,前期的持续大涨已透支了市场热情,想要百尺竿头就需展示更多价值可能性。

  目光回到百济神州身上,2025年若顺利实现业绩盈利,按相关规定,如年报数据符合预计情况,股票简称将取消特别标识“U”。摘“U”后,市场也将以更高标准去考量公司,甚至与美国顶尖创新药企业对标,继而在盈利性、产品表现、渠道建设等方面背负更多期许。

  盈利是一个新起点,也是一个新挑战周期!面对崭新台阶与更严苛考验,百济神州准备好了吗?

查股网为非盈利性网站 本页为转载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QQ:767871486
Copyright 2007-2025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