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百济神州(68823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9成业务造假?诺辉健康回应:严重歪曲事实!百济神州曾被“冲击”,为何机构将枪口对准港股?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8-16  百济神州内幕信息

来源 :E药经理人2023-08-16

  今天早上,一份名为《关于诺辉健康(06606.HK)财务数据造假的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开始在业界流传。

  

  《报告》内容显示:诺辉公司通过不断压货方式,营造九成虚假销售收入,诺辉公司真实业务量远远不及其公布的财务数据。根据我们善意推算,诺辉公司 2022 年全年实际销售额为 7695 万元,与其公布的 7.65 亿元相差9倍。

  9成业务造假,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足以判“死刑”的消息。因此,16日一开盘,诺辉健康股价一路下跌,跌幅一度超过20%。

  诺辉健康很快做出动作,在表示“该报告信息严重歪曲事实,意图伤害该司声誉。诺辉健康将采取法律手段追责并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举办了一场线上沟通会。

  

  在今天下午三点由东北证券举办的诺辉健康近况交流会上,诺辉健康董事长朱叶青表示,做空机构通过公关公司多次接触公司寻求合作,但是被公司拒绝了。“我们觉得为这样的事情哪怕付出一分钱都是对诺辉销售的侮辱。”朱叶青表示,在昨天拒绝了传闻中“300万公关费”的沟通后,今天上午陆续的有投资人、券商看到了这份报告。

  针对“业绩造假”的质疑,朱叶青表示,由于在半年报告发布静默期,并不方便透露过多数据,但是“诺辉健康上半年在杭州市滨江区税务局交了7500万的税”能够正面说明业绩不虚。

  朱叶青还表示,诺辉健康在港交所发布的信息均真实合规。8月21日下午港交所盘后,公司将会召开系列投资人沟通会和媒体交流会,公开透明沟通公司发展和业绩信息。

  截止收盘,诺辉健康股价略有反弹,最终18.42港元/股,跌6.88%,总市值84.29亿港元。

  

  被盯上的“18A”

  从报告的具体内容上看,对于业绩的质疑主要是围绕诺辉健康的三款主要产品常卫清、噗噗管和幽幽管在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筛查项目、民营体检机构和电商平台等渠道的官方销售数据不符合调查情况。报告列举了诺辉公司2018年至2022年财务报告中应收款项、销售及市场开支及行政费用激增的情况,试图佐证这一问题。

  不过,诺辉健康方面表示,公立医院和公共卫生筛查项目不是公司目前主要收入来源,公立医院渠道2023年上半年检测量不到1万份,销售收入仅有1500万元,占常规性收入不到5%,主要收入来自民营医院和诊所。

  除了“9成业绩造假”之外,报告还列举了诺辉健康包括知识产权侵权,违规销售、恶意欺骗,提出匪夷所思的宣传口号,夸大产品适用人群、隐瞒其产品不足,夸大市场认可度和销售成绩、伪造业绩在内的“六宗罪”(主要针对常卫清)。

  8月4日,诺辉健康发布2023年中报正面盈利预告,预期上半年将录得经调整净溢利逾4500万元,2022年同期则为经调整净亏损1.062亿元,这是诺辉健康首次录得12个月经调整净溢利。针对公司扭亏为盈的原因,诺辉健康在公告中提到,主要与公司产品商业化进程有关,另外公司的营销成本、管理成本及研发成本做了预期成本控制。

  诺辉健康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多组学癌症筛查技术创新与管线开发,2021年2月,诺辉健康顶着“癌症早筛第一股”光环于港交所上市,上市当日股价暴涨215%。2023年3月,诺辉健康成功“摘B”,成为港交所第七家成功“摘B”的18A生物科技公司。

  根据电话沟通会中,诺辉健康首席财务官高煜披露了一组相关数据:上半年诺辉健康总共收入8.2亿的收入,其中约60%的业绩是常卫清贡献的。根据诺辉健康披露的数据,常卫清上半年总共检测量为43万份,2021年检测量为14万份,2022年为36万份,也就是说,近2023年上半年,便超过了2022年全年的检测量。

  这也成为报告中“狙击”的点之一。也有网友质疑,华大基因2019年推出无创肠癌早筛基因检测项目到现在,总共也不过70万份,诺辉健康半年43万份的业绩实属让人“眼热”。

  有网友发现,此次做空诺辉健康的机构J.Capital Investment与此前曾做空过百济神州的J.Capital Research(美奇金投资)似乎颇有渊源。不过目前在天眼查等信息平台未能找到两家公司更多的信息。

  朱叶青表示,此次报告的机构方是J.Capital Investment,行业内有人士猜测,Capital Watch作为一家华尔街金融新闻媒体,应该是报告的发布平台。巧合的是,两份报告都是通过Capital Watch发布。

  2019年,J.Capital Research发布了对百济神州的做空报告,称该公司可能“伪造”了60%的销售额。受此影响,百济神州当周周四美股盘中股价一度暴跌逾13%。

  为何两家机构都要选择“营业收入”作为狙击点?

  作为18A开闸后上市的未盈利企业,港股生物医药公司的商业化成果一直是行业关注的重点。“何时盈利?”也称为每一家港股18A企业绕不过去的问题。

  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深化,本土市场尤其是港股已经成为了许多国内外投资者的选择。然而,在这场逐渐国际化的“资本游戏”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全球的默认规则:来自“做空”的攻击。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