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晶科能源(68822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突发!全球光伏市值第一被美国公司夺走!出货量不及晶科能源1/6,获美政府补贴48亿,占净利润8成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5-21  晶科能源内幕信息

来源 :新财富杂志2024-05-21

  01

  组件出货量第10,当上全球光伏市值王

  从2024年初至5月20日,第一太阳能(FSLR.O)股价累计涨约14%,最新股价达196美元/股,和2021年末87美元/股相比,涨幅为125%,这使得其先后超过隆基能源和阳光电源,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光伏企业。2022年、2023年,其股价分别上涨69%、15%。

  支撑其股价上涨的基础推动力,是业绩。

  2023年,第一太阳能实现收入33.2亿美元(合240亿元人民币),增长27%;净利润8.3亿美元(合60亿元人民币),增长近20倍。

  2024年一季度,第一太阳能业绩继续狂飙,收入7.94亿美元,增长45%,净利润2.4亿美元,增长4.6倍。

  第一太阳能的营收几乎全部来自光伏组件。2023年,其组件业务收入33亿美元,占比为99.4%;2024年一季度,组件收入7.93亿美元,占全部收入的99.9%。

  然而,这并非其成为全球光伏市值王的关键原因。如果把第一太阳能放在全球范围内比较,其虽是出货量Top10厂商中的老面孔,但和前四强相比,差距甚远(表1)。

  2023年,第一太阳能的光伏组件出货量约12GW,而重新夺回组件出货冠军的晶科能源出货量78.5GW,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的出货量分别是67.5GW、65.2GW、57.1GW。第一太阳能的出货量,甚至不到晶科能源的1/6。

  从营收规模看,第一太阳能也与中国头部组件企业有较大差距。

  2023年,第一太阳能营收240亿元,大约是晶科能源的1/5,不到阿特斯的一半;其净利润约为60亿元,比晶科能源少15亿元,大约是隆基绿能的一半(表2)。

  02

  美国政府巨额补贴,贡献八成利润

  光伏电池主要有两种大技术路线,即晶硅和薄膜两个派别,国内主流企业几乎都是晶硅电池。薄膜电池鼎盛时期,曾占据全球光伏市场20%的份额,现在市场份额下降到5%左右。这5%市场份额,基本来自第一太阳能,其薄膜电池技术则为碲化镉(CdTe)。

  国内晶硅电池的转化效率已经超过24%,薄膜电池则不到20%。第一太阳能官网显示,其7系列产品的转化效率为19.7%,使用期限为30年,容量为550W。

  看上去,第一太阳能的电池转化效率和主要对手比,并无胜算可能,为何却能赚得盆满钵满?

  2023年,第一太阳能营收33.2亿美元,美国市场贡献31.9亿美元,占了96%。其主要利润则来自补贴。

  2022年8月,美国总统签署《通胀削减法案》(IRA),该法案计划在10年内发放7370亿美元补贴,其中3690亿美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和提升能源安全,核心就是对光伏等新能源产业进行补贴,扶持本土企业,摆脱对中国企业的依赖。IRA从2023年开始生效。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IRA清洁能源制造补贴规则指导意见,在美国生产制造并对外销售的硅片、薄膜/晶硅电池片、组件,2023年起能够分别享受12美元/平方米、4美分/W、7美分/W的生产税收抵免政策。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之前的测算,IRA对美国太阳能全产业链的补贴,理论上可达到17美分/W,这基本接近于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

  由于碲化镉组件的一体化生产特性,2023年起,第一太阳能在美国本土生产并销售的组件产品,能够获得约0.17美元/W的税收抵免额,并可直接转让获得收益。

  第一太阳能的财报中,披露了补贴的真实情况。

  表3:第一太阳能2023年的现金流

  图片来源:第一太阳能2023年报

  第一太阳能的2023年报(10-K文件)显示,2023年,其总共实现8.31亿美元净利润,其中约有6.6亿美元(合48亿元人民币)来自补贴(现金流中体现为应收款Government grants receivable,表3),而2021年、2022年,其该项收益为零。

  也就是说,政府补贴占第一太阳能2023年净利润的比例大约为八成,也是其这一年净利润增长20倍的关键推动力。

  美国政府的保护政策,也让第一太阳能开足马力,扩大产能。

  2023年底,第一太阳能的光伏组件产能为16.5GW,同比增长68%,其中,美国产能为5.9GW。2024-2026年,其预计在美国分别新增4.7GW、1GW和2.5GW产能,2026年,其美国产能预计增长到14GW,全球总产能有望达到25.2GW。其美国产能占比从2023年的36%,提升至2026年的56%。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第一太阳能的在手订单为78.1GW,订单金额约233亿美元,交付期最远排到2030年。此外,第一太阳跟踪的潜在订单达66GW,其中,北美订单约52GW,占比约为80%。

  市场化竞争下,国内组件企业卷到极致,2023年组件业务毛利率为14%—18%左右。而第一太阳能的组件毛利率约为39%,2024年一季度进一步提高到43.6%。

  有政府巨额补贴,其毛利率也持续提升,第一太阳能的盈利水平或很快超过隆基、晶科等,成为最赚钱的组件企业。

  03

  13家千亿市值企业蒸发1.55万亿元

  第一太阳能逆袭成全球光伏市值王,与国内同行近几年市值蒸发形成鲜明的对比。

  2024年3月下旬,阳光电源以1524亿元市值超越隆基绿能,成为全球最高市值的光伏厂商,直到5月中旬被第一太阳能取代。至5月21日,隆基绿能的市值约为1365亿元,阳光电源市值1480亿元,领先隆基115亿元。

  很长一段时间内,隆基绿能一直是全球光伏市值王。

  新财富统计发现,国内光伏概念股最风光的时候,即2021年10月下旬,市值超过千亿元的光伏企业有13家,隆基绿能也是唯一市值超过5000亿元的企业,超过第二和第三名的市值总和。

  彼时,阳光能源的市值略超2000亿元,比隆基绿能低了2850亿元。组件企业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的市值也超过千亿元(表4)。

  至2024年5月21日收市,千亿市值光伏企业还剩下两家,即阳光电源和隆基绿能。组件企业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以及回归A股的晶科能源、阿特斯,市值分别是454亿元、423亿元、737亿元和444亿元。

  隆基绿能的市值自最高点蒸发3900亿元,通威股份、TCL中环、天合光能、大全能源和晶澳科技的市值都蒸发超过千亿。13家企业总市值累计蒸发1.52万亿元,整体跌幅近2/3,其中11家企业遭遇腰斩,特变电工和阳光电源因业务组成多元,跌幅相对较小。

  13家主要光伏企业的市盈率平均值,如今不到19倍,中值不到13倍。第一太阳能的市盈率高达25倍,是隆基绿能的两倍左右,国内组件Top5企业(隆基、晶科、天合、晶澳和阿特斯)平均市盈率仅为10.5倍。

  中国光伏企业在多年的市场化生存中,曾几经沉浮,不少龙头企业消失,如今又进入估值下行周期。不过,在持续的研发投入下,光伏发电从2022年开始实现平价上网,成为清洁能源的重要支柱。若全球光伏行业竞争回归市场化本质,依旧保持着较强竞争力的中国光伏企业,夺回市值王或也水到渠成。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