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晶科能源(68822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晶科能源人事巨变后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8-30  晶科能源内幕信息

来源 :花朵财经2022-08-30

  

  最近,晶科能源的离职潮,引起了不少的争议。

  “有难曾同当,有福难同享。辛辛苦苦打拼,欢天喜地盼着上市,到最后却发现收益寥寥,这可能是晶科高管大批离职的原因。”某位网友如此说道。

  至于何以至此,无非就是“钱”这个字惹的祸。

  据江湖流传,随着光伏进入高景气周期,光伏新势力崛起,加速行业人才流动,一位高管,两年前率队辞职,现在个人身价已经高达24亿元。

  相较于昔日百万年薪,以及仅千万的股权激励,彼时谁人又不想离开呢?

  人事多有动荡不安,晶科能源自身的江湖地位自然也颇受挑战。

  尽管在今年上半年,晶科能源已重回“组件之王”巅峰,但这似乎是加大赊销力度的结果,公司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增幅惊人。

  至于大肆募资扩产的动作,也未知是好是坏。

  

  江湖地位下滑,应收款激增

  晶科能源最爱啥?

  频频对外秀肌肉,可能算一个。

  8月26日晚,晶科能源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334.07亿元,同比增长112.44%;归母净利润9.05亿元,同比增长60.14%。

  晶科能源表示,报告期内经营业绩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公司组件销售的增长。

  2022上半年,晶科能源共向全球销售了18.92GW光伏产品,其中组件约18.21GW,规模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晶科能源对外披露,上半年公司在全球组件出货排名为No.1,并且为行业首家累计出货超100GW的企业。

  

  没错,以上的数据着实亮眼,但暗地里也能如出一辙吗?

  其实万事皆难完美,晶科能源也不例外。

  在表面靓丽背后,晶科能源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正在激增。

  2022上半年,晶科能源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为144.42亿元,同比增长141.63%,远超同期营收增速(112.44%)。

  分析发现,晶科能源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飙升从2021年已经开始。

  2019年至2021年,晶科能源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分别为79.83亿元、64.73亿元和111.3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7.48%、-18.91%和72.05%。

  同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94.90亿元、336.60亿元和405.70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0.32%、14.14%和20.53%。

  面对如此之大的反转,并且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增幅突然远超营收增速,这究竟因何?

  说起来,可能与晶科能源的江湖地位下滑,有着莫大的关联。

  资料显示,2016-2019年,晶科能源光伏组件出货量为全球第一,不过从2020年开始,江湖便已经不再是那个江湖。

  2020年,晶科能源在与同行的竞争开始逐渐力不从心,陆续被隆基、天合、晶澳等公司先后超越。

  到20221年,晶科能源在全球光伏组件领域的排名,已滑落到第四名。

  

  与之相伴的是,晶科能源的毛利率也出现了大幅度回落。

  2017至2021年,晶科能源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0.39%、15.47%、19.92%、14.94%和13.40%,整体呈先扬后抑之势。

  虽说毛利率下滑,或受到了硅料价格上涨不少的影响。

  但毛利率一边下滑,另一边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又在进一步飙升,或许同时代表着晶科能源的议价能力在减弱。

  

  高管上市前夜辞职,因工资还不够高?

  好巧不巧,就在晶科能源彰显颓势期间,晶科能源的人事巨变也恰好发生在这个时候。

  2021年10月8日,郭俊华辞去副总经理职务,且不再担任核心技术人员。

  郭俊华何许人也?

  实际上,郭俊华是晶科能源的老将,自2012年起加入晶科能源,郭俊华曾担任电池事业部副总裁、电池事业部总经理和浙江晶科常务副总职位。

  在晶科工作近十年,郭俊华可以说是晶科能源重要的核心技术人才。

  紧随其后的是,2021年11月30日,晶科能源又收到人力资源副总裁纪绍国的辞任函。

  晶科能源的高管辞职还远不止这些。

  2020年11月,晶科能源首席运营官徐志群辞职,并于之后创办高景太阳能,而郭俊华为其接班人。

  另有市场传闻称,徐志群在离开晶科时,还带走了一大票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晶科能源于2021年6月28日在科创板提交上市申请,并于2022年1月26日登陆资本市场。

  眼看着上市在即,高管却在连夜辞职,这是跟钱有仇吗?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毕竟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晶科能源人均薪酬仅为11.15万元,明显低于隆基股份的12.31万元,以及天合光能的14.23万元。

  在人均薪酬这块上,晶科能源显然不占什么优势。

  对比在光伏高景气下,率先走出的徐志群,目前个人身价已高达24亿。

  此外,郭俊华作为昔日晶科能源的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2020年从公司领取薪酬的情况为393.9万元。在员工持股平台晶海宏远中,郭俊华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2500万元,持有份额26.32%。

  站在光伏行业赚钱效应的大风口上,郭俊华的这个待遇,高吗?

  其实并不算高。

  例如,天合光能一个分管品牌的副总经理杨晓忠、以及分管销售的副总经理印荣方两人所持市值均超过8000万。

  

  密集募资扩产,产能过剩在招手?

  在竞争激烈的光伏赛道,一不小心就会被身后的对手超越。

  因此,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晶科能源也不得不去豪赌,持续募资扩产。

  7月29日,晶科能源发布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0亿元。

  主要用于投入年产11GW高效电池生产线项目、年产5GW太阳能组件及5GW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

  

  然而在此之前,今年1月26日,晶科能源才回A上市,并成功募资超100亿元,用于扩产及补充流动资金。

  眼看着仅时隔半年左右,晶科能源却又发出募资计划,晶科能源是有这么缺钱么?

  根据最新公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晶科能源已使用募资56.35亿元,尚未使用募资金额仍有高达41.14亿元。

  不难看出,晶科能源的募集资金尚有近一半未花完。

  面对公司如此密集的募资扩产,不免令人生疑。比如,晶科能源后续扩张的产能真能顺利消耗完么?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规划组件产能已经高达约400GW,而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上限才仅不过330GW。

  因此,晶科能源此次大肆扩产,无疑相当于一场豪赌。

  就目前而言,晶科能源的存货已经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2019-2021年,公司存货金额分别为53.51亿元、83.63亿元和132.50亿元,整体呈快速上升之势。

  同期,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也在进一步拉长。2019-2021年,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77.85天、86.22天和110.72天。

  经过十余年波折,当前光伏行业是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但一旦风口过后呢?当下踏浪而上的企业们未来究竟能走多远,或许还是要各凭本领。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