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格灵深瞳(688207)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格灵深瞳:持续加强算法和软硬件研发投入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3-02  格灵深瞳内幕信息

来源 :有连云2023-03-02

  2023年3月2日,格灵深瞳(688207.SH)发布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1、公司2023年盈利能力展望?毛利率、费用率的等相关指引?

  答:公司最近几年毛利率维持在50-60%左右的区间,公司会以保持较高毛利率水平作为经营策略指引。

  公司的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主要来自于人力成本,公司非常注重高人效(收入/人数),另外,上市之前股权激励形成的股份支付费用将在2023年进一步减少。

  2、底层自建产品或基于开源模型打造的产品,哪种方式壁垒更高,竞争优势更强?哪种会成为未来主流?

  答: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公司自设立以来持续进行自主研发,打造了底层AI技术平台——深瞳大脑,深瞳大脑作为公司核心技术的驱动平台,赋能公司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的技术实现。

  公司同时也认为对应用场景和客户需求有深度认知至关重要。公司既会坚持自研的理念,持续提升计算机视觉算法大模型和相应产品的应用效果和性价比,在合适的时机也会在AI其他领域与产业链伙伴进行合作,开展多领域关键技术融合创新,共同推动AI产业发展。

  3、公司的持续性收入和增量收入情况?

  答:公司现有业务中无论是占比较高的智慧金融,还是未来重点发展的轨道交通、体育健康都会为公司创造持续性收入,无论是增量客户还是现有客户的持续性采购,公司都有能力持续提升产品的标准化和规模效应。

  同时我们的产品在上述行业中的渗透率还比较低,未来的增长空间较大。

  4、公司目前有没有跟一些国内技术比较好的一些公司有些合作的?目前的合作主要是在哪些?聚焦在哪些领域?

  答:公司打造了底层AI技术平台——深瞳大脑,深瞳大脑包含数据平台和训练平台,数据平台构建了自动化处理为主、人工标注为辅的标注体系,有效节省标注成本,提高了算法模型的研发效率;训练平台有效提高了模型自动化训练水平,生产高质量的算法,推动应用的落地,数据平台收集应用产生的高质量数据又促进算法的提升,从而算法、应用、数据在深瞳大脑系统内形成人工智能的正向循环。

  在深瞳大脑的基础上,公司自主研发形成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训练与数据生产技术、3D立体视觉技术、自动化交通场景感知与事件识别技术、大规模跨镜追踪技术和机器人感知与控制技术等五大技术方向。在智慧金融、轨道交通等应用领域公司自研了行为识别、复杂三维物体识别的大模型。在产业链上和其他厂商有合作,例如芯片。

  5、2022年管理比较严格,但公司的整体业绩增长比较好,特别是智慧金融领域,金融领域增长好的原因是什么?

  答:公司的主要客户比较优质,需求韧性和付费能力较强,已经中标的智慧金融业务在2022年持续交付,公司力争持续开拓更多的优质客户,增强业绩韧性和可持续经营能力。

  6、智慧金融业务方面的市场竞争情况?

  答:公司认为金融业务领域的壁垒是综合性的。

  从技术角度来讲,这块业务领域除了人脸识别,还包括大量的行为分析和物体识别技术要求,而公司的在上述领域的算法技术指标、产品性能、解决方案完整度在行业里面均处于较领先的地位。

  从对银行客户需求、业务流程和应用场景的理解方面看,公司在智慧金融领域已经耕耘多年,具备先发优势,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银行的需求。另外,公司产品的性价比较高,也可以满足客户的国产化、信创等方面的要求。

  关于下游需求的持续性方面,首先,公司提供的是云边端一体化的产品,客户使用产品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会沉淀在公司为其打造的AI系统中,未来产品进行升级换代时,由于系统数据迁移成本较高,公司产品会形成较强的粘性。

  此外,目前公司提供的智慧金融产品所处细分赛道的渗透率较低,未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可供开拓。

  7、公司其他下游比如商业零售以及城市管理领域,后续是否也能看到一个好的转机,今年这方面是不是有一些已经落地的项目或者案例?

  答:在城市管理领域,公司的经营策略是寻找相对较优质的业务,即毛利率较高和客户回款情况较好的业务。

  除安防业务外,公司在城市管理领域开展有交通业务,公司通过2022年设立的控股子公司开展智慧交通业务,包括车路协同等产品等,该控股子公司的核心人员有较深厚的交通领域专业经验,相信能为公司智能网联交通业务带来新活力。

  在商业零售领域,公司目前的客户主要为一些较为优质的房地产企业,本年计划继续拓展客户;在智慧油站方面,公司有一定的先发优势,若今年客户重启油站网点的智能化改造需求,公司将积极参与开拓业务。

  8、公司过去几年整个费用率比较稳定。

  在2022年中报中研发人员有一个相对比较大的增长,是公司确实在研发端确实是投了一些人,还是公司人员的结构的统计口径变化导致人员的比较多的增长?人数激增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了解到很多同行业特别是做计算机软件类的公司说今年整体人员的投入规划会谨慎一点,公司今年在人员的费用和人员的投入方面是一个什么样的规划?从结构上来看,特别是销售和研发费用这两块,公司分别是什么样的看法?答:人员统计的口径没有任何变化。

  人员数量还保持增长的核心在于公司力图拓展轨交、体育和元宇宙等场景,希望从研发到产品再到商业化落地能够取得良好进展,另外,公司也在持续加强算法和软硬件研发投入。

  公司在招人的时候有所侧重,在现在这个阶段,侧重于增加研发人员占比,待产品更成熟时会增加销售端人员。公司将结合具体经营要求,有条不紊地安排和布局人员结构。计算机板块细分行业差异较大,而且每个公司的阶段差异也比较大。

  目前,公司看好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愿意做比较坚定的前期投入;同时,公司重视高人效的保持和提升,增加员工数量不是盲目的,而是在应用和底层的算法和软硬件研发方面有针对性的增加,合理控制人员数量的增速,力争让公司在短期业绩增长和中长期发展动能上找到平衡。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