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仁度生物(68819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增收不增利?上海仁度生物首季净利下降,股价一跌再跌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4-28  仁度生物内幕信息

来源 :华夏时报网2022-04-28

  4月25日,上市尚未满月的仁度生物(688193.SH)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28.02万元,同比增长7.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0.66万元,同比下降13.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10.08万元,同比下降14.11%;基本每股收益0.56元。

  仁度生物被称为“国内RNA分子诊断第一股”,于3月30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为72.65元/股。上市当日,开盘即跌破发行价,截至当日收盘报64.76元,下跌10.86%,振幅11.01%,总市值25.9亿元。截至4月27日收盘,目前最新股价为48.18元,总市值为19.27亿元。

  就第一季度业绩相关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致函仁度生物,其证券事务代表石飞在采访函回复中表示,公司今年一季度营收较去年同期实现了一定增长,但净利润较同期略有下降,主要由于公司新冠检测试剂盒售价较同期有所下调,使得该产品毛利率有一定下降。

  而对于股价的波动,石飞则对本报记者表示,二级市场股价表现受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需要投资者理性看待股价波动,并注意投资风险。

  曾受益新冠实现业绩爆发

  公开资料显示,仁度生物成立于2007年6月,总部位于上海,主要通过向客户提供自主研发和生产的精准医疗分子诊断试剂和配套仪器以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

  将时间线拉长来看,根据招股说明书,2018年至2021年,仁度生物营业收入分别为6934.34万元、9916.81万元、2.50亿元和2.9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205.12万元、373.92万元、6137.65万元和6461.89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37.43万元、1366.52万元、9260.82万元和6461.89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的初期,仁度生物便成功研制出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RNA 捕获探针法),并于当年3月26日获批。据介绍,该产品可以结合公司AutoSAT仪器实现在单一反应管中自动化完成核酸提取与扩增步骤,在90分钟内便可获得检测结果,并可以实现随到随检、急诊优先,适合于送检零散、需要随时检测、对出报告速度要求较高的相关场景,如:医院急诊、发热门诊与海关入境通关等。

  公司新冠检测试剂产品的营收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疫情原因导致医院就诊人数减少带来的公司其他产品营收的下滑。因此在2020年,仁度生物实现业绩暴增,营收同比增长约152%,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540%。但这也让仁度生物业绩的可持续性陷入质疑。

  对此,仁度生物表示,后疫情时代,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的新冠检测产品的市场需求仍然较大,但随着新冠疫苗的普及以及政府部门对疫情的有效控制,预测新冠检测试剂销售收入相较于疫情时期可能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医院门、急诊等应用场景的检测需求相比于大规模核酸筛查需求更具备持续性,仍存在进一步推广的市场潜力,同时可以带动AutoSAT仪器的推广,而AutoSAT仪器可以搭载公司所有试剂产品。

  随着新冠疫苗的问世及国内政府部门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公司新冠检测产品的营收贡献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公司长远发展并非依赖于新冠检测产品;公司对未来业务发展及业绩提升制订了比较完备的计划。具体表现在,随着新冠疫情趋于稳定,公司在售的生殖道系列等主要产品营收已出现回升;公司自研并全球首发的乙肝 RNA 新产品已在持续推广中,正逐步带来新的营收贡献等方面。

  RNA分子诊断市场尚处早期

  据石飞向本报记者介绍,仁度生物始终专注于RNA分子诊断领域,开发、推广以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检测(SAT)技术平台为基础的RNA分子诊断试剂和设备一体化产品。公司拥有核心自产酶的工业化生产技术,能够保证公司试剂用核心原材料酶的充足、稳定供应,在实现较好的成本控制的同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石飞表示,目前国内RNA分子诊断产品主要用的还是把RNA逆转录为DNA后进行DNA扩增的技术,比如RT-PCR技术;其次是通过扩增RNA对RNA产物进行检测,仁度的SAT就是这类技术。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RNA分子诊断市场仅处于起步阶段。根据沙利文数据,目前,感染领域的诊断市场总体规模仍在不断扩大,预计未来五年年均增速约维持在15%。以市场空间占比来看,免疫诊断为当前感染领域市场占比最高的主流诊断方式;而分子诊断则为感染领域市场规模增速最快的诊断方式,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0.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51.1亿元,年均增速为 25.5%,而RNA分子诊断(恒温扩增法)到2019年增长至2.9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分子诊断领域市场规模的年均增速约维持在23%,超过行业平均增速。

  此外,感染领域的分子诊断按照细分技术分类来看,2019年,美国RNA分子诊断占比已达25%,而中国仅为6%,增长空间巨大。

  对此,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国内分子诊断行业技术不断创新、产业稳步发展,分子诊断技术的市场应用也在逐步拓宽至疾病检测、肿瘤早筛、药物检测、出生检测、动植物和食品环境安全检测、司法鉴定等领域,从疾病检测向生命全过程和食安健康监测等扩展,疫情普及了分子检测技术应用,我国的分子检测能力也大幅提高,分子诊断市场正发展成为最有前景的体外诊断细分领域,预计到2024年国内分子诊断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

  但同时,邓之东也坦言,我国分子诊断行业起步时间晚,市场发展尚不成熟,行业内各企业技术水平不同,发展质量参差不齐,行业集中度低,有待进一步健康、有序、规范发展。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