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生益电子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73亿元,同比增长24.64%;净利润9608.87万元,同比增长903.93%。
对于上半年业绩快速增长的原因,生益电子表示,随着市场对高层数、高精度、高密度和高可靠的多层印制电路板需求增长,公司产量、销量、营业收入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报告期内,由于前期系统布局的AI服务器项目陆续落地量产,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增长和净利润的大幅提升。
通信领域产品面临需求下滑挑战
2023年,全球经济放缓,受终端去库存及需求疲软等影响,PCB行业整体承压。今年上半年,得益于AI需求的强劲推动和下游需求的逐渐恢复,行业呈现复苏迹象。据Prismark预测,2024年PCB行业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产值预计达到730亿美元,同比增长5%。
生益电子主要从事高精度、高密度、高品质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报告期内,生益电子“多业并重”,以通讯网络、服务器和汽车电子行业为主要业务方向,着重开发海外客户,注重在高端技术产品上研发和制造。
半年报显示,生益电子的PCB产品主要聚焦在通讯、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领域,其中,通讯网络领域是重要板块。
在通讯网络方面,全球电信设备市场在经历了连续五年的增长以及2023年上半年的稳定发展趋势后,2023年下半年迅速转向了负增长,2023年全年同比下降5%,预计2024年的通讯领域市场环境仍将充满挑战。
生益电子称,2023年,公司通讯领域产品销售占比为48.60%,受需求下滑、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生益电子为保持市场份额,适时调整产品价格,产品价格整体下降,影响公司销售均价较上年减少547.37元/m2,降幅18.08%。由于生益电子2023年产品销售均价下降幅度大于单位成本下降幅度,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减少及公司净利润亏损。
在报告期内,面对通讯领域的复杂挑战,公司积极应对,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以减轻通信领域需求下降对公司业务的潜在不利影响。今年上半年,公司努力维持通讯板块业务的稳定性。
在网络通信板块,公司早期投入研发的800G高速交换机相关 PCB产品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些产品不仅获得了多个重要客户的认证,而且在上半年实现了小批量交付,公司已具备批量交付能力。目前公司正在与客户紧密合作,积极推进下一代 224G产品的研发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在网络通信领域的竞争力。
在产能布局方面,报告期内,生益电子东城三厂、四厂产能逐渐释放,经营状况逐步提升。据悉,公司东城三厂、四厂专注于HDI、软硬结合板等高端产品,经过去年投产爬坡,目前HDI及软硬结合板的产能逐步释放,经营情况稳步向好,已逐步完成部分关键客户的认证和导入,为未来的订单拓展奠定了基础。后续将充分发挥自动化、智能化工厂优势,在高端技术产品领域持续开拓,为公司后续发展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AI服务器项目实现量产
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生益电子实现营业收入19.73亿元,其中,服务器产品占比38.21%,同比提升19.58个百分点,外销产品销售金额同比增长21.49%。由于公司前期系统布局的AI服务器项目陆续落地量产,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增长和净利润的大幅提升。
在服务器行业领域,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成为推动AI服务器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这一需求的激增也被视为服务器市场增长的关键动力。根据Trend Force的权威预测,2024年AI服务器的全球出货量预计将飙升至167.2万台,同比增长率高达38.4%,这一预测凸显了AI服务器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
根据Prismark预计,2024年在人工智能、汽车、网络等下游领域的带动下,18层以上多层板和HDI将有可观的增长,分别增长21.1%和10.4%。从中长期来看,18层以上高多层板、封装基板和HDI仍受到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驱动。
具体到技术层面,人工智能服务器所采用的PCB技术展现出更高的复杂性,通常包含20至28层的多层结构,这一设计显著超越了传统服务器12-16 层的PCB配置。PCB层数的增加和工艺难度的提升,加大了对PCB产业链的挑战。
今年,生益电子系统布局,紧抓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新机遇,通过与终端客户紧密合作,完成了AI服务器产品的开发工作。目前生益电子多个客户的项目已经成功完成认证,在上半年实现了大批量交付,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AI服务器市场的份额,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增长和净利润的大幅提升。
在汽车电子行业领域,生益电子逐步加强与全球汽车电子和电动汽车行业领导者的合作,成功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动力能源等关键技术板块开发了相关产品。这些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使得生益电子在汽车相关板块的订单在上半年实现了稳步增长。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生益电子在海外市场也取得了持续性进展,上半年,公司外销产品销售金额同比增长21.49%。对于泰国生产基地的建设规划方面,公司表示,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开始动工建设,该基地的建立将进一步增加公司海外供货能力,更好地满足国际客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