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7日,生益电子最新的和讯SGI指数评分解读出炉,公司获得了67分。
综合生益电子各个季度指数来看,季度变化较小,年度差异较大,受产业链、供需结构变动的综合性影响,在2021年一季度下沉到低值区域后又逐季启动上行动力。
在二级市场,生益电子“死气沉沉”,偶尔能激起一点涟漪,在2021年一季度迅猛下跌之后就“卧床不起”,但是随着业绩逐季修复,SGI指数回温,机构研报唱多的声浪交织,生益电子“颓废”的股价长期或许会迎来一丝转机。
图:生益电子和讯SGI指数综合评分
生益电子的主营业务是各类印制电路板(PCB)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从应用领域来看,主要包括通信设备板、网络设备板、计算机、消费电子板等。
2021年第三季度,生益电子主营收入9.78亿元,同比上升8.1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5361.65万元,同比下降44.1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583.98万元,同比下降52.12%。虽然三季度生益电子依旧亏损,但是环比来看,盈利有所改善,修复力度逐步加大。
产销两端承压:净利润连续三季度大跌
三季度生益电子净利润同比下滑,这与生产端和销售端两端承压关系密切,是在行业周期景气不振的格局下产业链、供需结构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生产端,生产成本压力侵蚀盈利水平。一方面,由于受到产业链、供应链波动加剧的影响,芯片及各类电子元器件供应短缺,重要原材料金属硅、铜的价格连创新高,在这些不利因素综合施加压力的情况下,生产成本快速膨胀。另外,生益电子也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导致单位产品平均价格下降。叠加主要原材料采购成本上涨、万江分厂停产及子公司吉安生益的固定成本较高等因素,带动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下降。
以原材料涨价对生产成本的推升来看,在第三季度,关键原材料现货铜价的涨幅超过30%,另一原材料金属硅的现货价格涨幅超过150%。这不但对整个行业产生强烈冲击,同时也让生益电子等个体厂商面临成本控制、向下游企业转嫁成本、价格策略调整的盈利危机,从净利润连续三个季度的惨重跌幅来看,生益电子在成本管控、转嫁方面有待提高水平。
在销售端,需求的总量和结构变化显著。从行业整体的产业链来看,印制电路板的上游主要是覆铜板、铜箔行业,下游主要是通信设备、网络设备、计算机服务器等,因此,生益电子作为印制电路板的生产商,其产品和技术需不断满足下游电子产品的需求和变化,同受到下游电子产品景气程度的制约,2021年前三季度,由于部分客户整体需求延后,技术难度高、工艺复杂的高附加值产品需求减少,导致生益电子销售乏力。
以核心客户变动引发营收缩水来看,生益电子上半年净利润下降的一个关键因素便是5G通信设备产品的出货量萎缩,而失去的销量部分则来自于华为,这是因为通信设备对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严苛要求,通信设备印制电路板供应商与客户之间存在一定的粘性。
机构齐声唱多:继续躺平,还是奋起一击?
就生益电子所处的赛道来看,行业整体景气度和市场关注度较为平淡,但近期业内主流券商开始齐声唱多。
天风证券给予生益电子2022年25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为16.5元;国金证券(600109)认为生益电子合理市值为189亿元,对应目标价为22.81元;开源证券则持续关注生益电子,维持“买入”的最高评级。
机构对当前陷入亏损“陷阱”的生益电子发展前景却较为乐观,券商的“看涨”情绪来自于两方面评估,一方面是产品结构对接市场需求进行调适,另外,研发投入等基本面也在改善,
首先是产品结构的调整。在市场需求方面,今年各行业对印制电路板的需求量较去年有了较大的变化,市场对汽车电子和云端服务器等新兴行业的需求量在明显提升。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的市场需求增势显著。据权威机构预测,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及电车的销量预计将达到约542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36.1%,在蓬勃发展的电动车提振之下,汽车电子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因此车用PCB的用量有望不断提升。
同时,据IDC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中国边缘计算服务器整体市场高速增长84.6%,预计到2025年中国市场将增长至74亿美元,全球市场将增长至347亿美元。随着服务器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服务器板块的PCB需求量也将持续提升。
其次是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今年生益电子亏损累累,不得不降本增效来改善盈利能力,难能可贵的是,在成本压力较大、盈利情况不明朗的情况下,生益电子研发投入的规模和强度却并没有缩水。
研发投入的持续累积有利于强化生益电子的技术体系和竞争能力,根据三季报披露的数据,生益电子前三季度的研发投入依然保持着增长态势。报告显示,公司三季度的研发投入接近4,800万元,同比增长了11%。今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为1.37亿,同比增长4.83%。
面对市场风口的转变,生益电子已经及时调整了产品结构,增加了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领域的订单,同时加码研发投入。在机构看来,产品结构的优化需要一定时间去执行和积累,因此短期内对业绩的拉动效果并不明显,但随着时间推移,产品结构调整带来的潜在效益将会逐步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