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8日,生益电子最新的和讯SGI指数评分解读出炉,公司二季度获得了疲弱不振的58分。
整体上生益电子的季度指数呈现出平稳运行的特征,数值分布的离散度较小,但是今年二季度指数突然陷落低谷,这和行业景气降温、利润遭受侵蚀密不可分。
从股价看,生益电子自上市初期便俯冲而下,跌势惨重,随后长期在低谷徘徊,行情偶有升温又骤然遇冷,生益电子何时才能摆脱一蹶不振的困扰?
生益电子的主营业务是各类印制电路板(PCB)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从应用领域来看,主要包括通信设备板、网络设备板、计算机、消费电子板等。
根据披露的半年报,公司2021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6.9亿,同比下降11.4%;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同比下降56.6%;每股收益为0.17元。
从成本端和现金流来看,上半年营业成本13.3亿,同比下降0.1%,低于营业收入11.4%的下降速度,具体科目来看,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这三类支出都有所下降,研发费用同比微增1.82%。但是由于毛利率下降9%,降幅较大,盈利能力被削弱,这对公司业绩有所拖累,而且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72.8%至1亿。
四面楚歌:跌荡局势蚕食利润?
生益电子之所以盈利能力遭受侵蚀,产品利润下滑,成因错综复杂,各种不利因素交织。从盈利压力的传导链条来看,首先是宏观环境不景气,上半年由于5G建设周期调整,通讯类客户需求减少,同时大宗商品价格运行在周期高点,导致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因此在生产端和销售端约束共振之下,最终生益电子只得调整价格策略来应对时艰,不可避免的引发毛利率滑坡。
从行业整体的产业链来看,印制电路板的上游主要是覆铜板、铜箔行业,下游主要是通信设备、网络设备、计算机服务器等。由此可见,生益电子作为印制电路板的生产商,其产品和技术需不断满足下游电子产品的需求和变化,同时也受到下游电子产品景气程度的制约。
本轮营收和净利润的下滑的主要原因便是下游通讯设备产品的减产,即使在营业成本下降、产销两升的情况下,生益电子依然无法力挽狂澜,盈利数据黯淡,不过,转机似乎逐渐悄然而至,由于通信行业周期性特点,预计在下半年,通信板块的需求将会有所增加。
釜底抽薪:华为缩量成为梦靥?
生益电子上半年净利润下降由于5G通信设备产品的出货量下降,而失去的销量部分则来自于华为,由于通信设备对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严苛要求,通信设备印制电路板供应商与客户之间存在一定的粘性。
这种粘性也容易造成营收来源单一和集中度过高的运营特征,从数据可以验证这种失衡的营收结构,生益电子的营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华为,过去四年有四成营收来自华为,2020年上半年这一数据逼近五成。
此外,根据生益电子招股书,前五名客户集中度较高,在下游通信设备、网络设备等主要业务上,高度集中在华为、中兴通讯、三星、诺基亚、爱立信等少数厂商。
目前,印刷电路板的下游客户大多数都表现出集中度较高的状况,丢失大客户的后果不但会对盈利造成脉冲式的影响,可能还将持续影响生益电子的业绩。
暗度陈仓:操纵财技输送利益?
生益电子在宏观环境的扰动下一触即溃,业绩同比下滑达60%,然而控股股东生益科技却旺盛成长,业绩增长高达70%,业绩的强烈反差不但对股价走势产生巨大反应,而且投资者也心生疑问,是否存在生益电子通过订单向母公司输送利润的情形?
这种质疑并非空穴来风,控股股东生益科技在原材料覆铜板的销售规模上位居全球第二,这一方面为生益电子提供了稳定的供应保障,但同时也提供了通过订单向母公司输送利润的操作渠道,但是这种试图瞒天过海的违规行为可能性究竟多大呢?
首先,从数量上看,生益科技的覆铜板及粘结片2020年收入高达100亿,但其关联方采购占比在逐步下降、更多向松下公司采购,作为子公司的生益电子采购额仅3.25亿,不但占比极低、而且在会计处理上来看,生益科技在报表中是需要抵消的,因此对订单做手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次,从定价上看,生益电子未被生益科技分拆之时,自然有机会通过定价的倾斜平衡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的盈亏状况,但是,在“剥离”之后,母子公司双方的关联交易都需要遵循“公允”的关联方定价要求,子公司需要独自承担铜价波动风险,定价操作的空间逼仄狭窄,因此,将生益电子的大幅亏损解读为通过订单向母公司输送利润,这种看法难免有失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