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9个月的盈利超过2019年全年,骨科医疗器械供应商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威高骨科”,688161.SH)的三季报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不过,漂亮的经营业绩,却难掩威高骨科自今年6月上市后股价一路走低的尴尬局面。截至11月18日收盘,股价报67.45元,较上市当天124.8元的最高价跌46%。而在今年12月30日,威高骨科首批145.5万股将迎来限售解禁,这又将如何影响其后续走势,市场对此比较关注。
前三季度盈利超2019年全年
10月29日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威高骨科今年7-9月的营业收入为4.75亿元,同比增加11%;归母净利润为1.25亿元,同比增加8%。此外,今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1亿元和4.94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了24%和29%。
企查查股权信息显示,威高骨科是港股上市公司威高股份(01066.HK)的控股子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学利通过威高股份、威高国际、威海弘阳等主体合计持有威高骨科超过80%的股权,其他股东则有山东省财政厅、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华泰证券等机构,持股比例从6%到1%不等。
公司发展沿革显示,早在2008年,威高股份与美国医疗器械品牌美敦力(Medtronic)合资共建美敦力威高骨科,负责在国内销售美敦力的骨科产品。2012年,美敦力退出合资公司,威高骨科开始自建销售渠道。
目前,威高骨科已经成为国内骨科器械行业的重要力量,其同业竞争对手主要包括强生(Johnson & Johnson)、美敦力、史塞克(Stryker)、捷迈邦美(Zimmer Biomet)等国外大厂以及凯利泰(300326.SZ)、大博医疗(002901.SZ)、三友医疗(688085.SH)、爱康医疗(01789.HK)、春立医疗(01858.HK)等国内骨科器械公司。
业务构成方面,威高骨科在骨科器械领域主要有三大业务,分别是脊柱类、创伤类和关节类板块。据2020年年报,脊柱类产品的营收占比为44.8%;创伤类产品的营收占比为29.5%;关节类产品的营收占比为22.3%,其余3.5%来自手术器械销售等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威高骨科2021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与2019年相近,归母净利润则高于2019年全年。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2019年的营业收入为15.7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4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1亿元和4.94亿元。
对于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较高的原因,威高骨科在与投资者互动时表示,“主要系销售费用占比降低所致。”但据三季报显示,威高骨科今年前三季度的销售费用为5.52亿元,在15.71亿元营业收入中的占比约35%,与2020年同期34%的销售费用率持平。
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
对于政策面可能带来的影响,威高骨科提到,未来公司净利率还将受其销售政策、费用政策、研发创新、长期战略的影响,待国家集采后公司有了比较确定的策略和政策后,才会有较为准确的预测。
国家集采,是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简称。2018年11月,国家医保局在全国4个直辖市和7个副省级城市启动带量采购试点,简称“4+7”联盟。目前,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中,除港澳台和已先行试点的4个直辖市外,其余27个省都已全部加入“4+7”联盟。
随着政策的推进,包括骨科在内的医疗器械也被纳入了国家集采的范围。今年9月14日,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在天津开标,威高骨科旗下威高海星、威高亚华两个品牌分别提交的四个产品全部中标。不过,由于本次集采将于明年3-4月起执行,因此对威高骨科的业绩影响将在今后才能有所体现。
国金证券表示,此轮国家集采中,以威高骨科为代表的骨科器械头部企业竞争优势突出,预计中标企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有望得到提升,未来关节植入类器械的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
华金证券则认为,集采后的国产骨科产品渗透率将持续提升,有望推动人工关节产品的进口替代。目前,国内人工关节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仍被进口品牌占据。据招股书披露,威高骨科2019年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约为4.6%,于强生、美敦力、史塞克、捷迈邦美之后,位列全国第五。
带量采购带来的降价超预期
华金证券在研报中还表示,带量采购持续推进带来的降价超预期,或将影响公司未来业绩。一方面集采中标,高利润产品面临大幅降价,可能会对企业利润造成一定冲击;另一方面,集采失标,则可能让相关产品失去市场。
或许,正是这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因素,对威高骨科上市后的股价走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数据显示,威高骨科于今年6月30日在科创板上市,开盘价报119元,较36.22元的发行价上涨229%,上市首日盘中曾摸高至124.8元,公司总市值接近500亿元。
不过,首日高光时刻却成了威高骨科股价的顶点。随后几个月,公司股价一路走低,在8月30日创下60.5元的低位。截至11月18日收盘,威高骨科上市近5个月,股价报收67.45元,动态市盈率42倍,公司总市值270亿元,较上市首日接近腰斩。
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除受国家集采影响外,威高骨科的股价走低也与板块整体走低有关。
医疗器械指数显示,今年7月以来,医疗器械指数从历史高位滑落,截至11月17日,报26318点,较7月初33012点的历史最高点回调超过20%。同期,凯利泰、大博医疗、三友医疗等骨科器械类上市公司的股价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2月30日,威高骨科首批145.5万股将迎来限售股解禁,在3395万流通股中的占比约为4.3%。另据三季报披露。截至9月30日,机构持仓比例从8.23%降至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