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唯捷创芯(68815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唯捷创芯上市所引发的产业思考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4-13  唯捷创芯内幕信息

来源 :远川科技评论2022-04-13

  4月12日,国产PA第一股唯捷创芯(688153.SH)正式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即破发大跌,当日收跌36%,次日又强势反弹,止升近13%。

  唯捷创芯作为我国射频前端尤其是PA领域的龙头公司,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那么,为什么要关注射频?

  首先,我们的世界依然在经历从“有线”到“无线”的过程。通讯从固话到手机,就是最集中的体现。新能源车内通讯也正从多线束向无线演进。

  其次,越来越多的设备向“万物互联”推进,将大幅带动射频设备的需求。

  再者,射频前端的国产化正迎来加速期。

  十年前,中国的射频芯片行业几乎是一片空白,但智能手机横空出世,把行业带入了“物种爆发”的“寒武纪”时代。众多射频企业先后向“三大难关”发起了冲击:找市场、国产化替代和解决卡脖子难题。尽管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幸运的是,一批优秀企业崭露头角,目前已颇具“战果”。

  而在旺盛需求、资本助力、人才涌现、技术积累之下,射频领域正迎来国产化加速期。

  关于射频的研究

  远川长期关注芯片领域,以射频前端和第三代半导体为主题举办过两场芯片会议,邀请了晋江三五微电子创始人/董事长钟林先生、深圳市森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承晋先生、芯干线科技总经理傅玥博士、开源证券副所长/电子首席分析师刘翔先生等资深人士。撰写过《射频芯片十年龙虎斗》《射频芯片三代争雄》等文章。

  每场活动,均有十多位来自产业内的一线人士发表观点,包括晶圆厂、设备厂、国内国外公司、下游厂商等,以及多位基金经理参与互动。

  基于此,远川制作了射频活动线下闭门研讨会精华报告,感兴趣的读者请下拉至文末添加小助手微信领取。

  射频前端,还有什么值得关注?下文梳理了国际射频龙头企业的发展规律、代工与IDM模式的比较、唯捷创芯的兴起之路以及国内行业竞争格局。

  01

  国际企业的发展规律

  国际射频巨头,无一不经由兼并收购之路——

  首先是博通。博通前身安华高(Avago)脱胎于惠普的半导体部门,2008年收购英飞凌BAW滤波器业务,为其在高端滤波器市场的垄断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2015年,安华高“小鱼吃大鱼”,以370亿美元代价收购体量比自己更大的旧博通,这场“入赘”式的收购完成后,安华高索性把公司更名为“博通”。

  然后是思佳讯(Skyworks)。2006年,思佳讯分拆基带业务专注射频,之后接连并购两家PA厂商,成为全球第一大PA供应商。2014年,思佳讯与松下合资成立FilterCo涉足BAW滤波器业务,其后收购松下剩余股权,至此填上了最后一块业务短板。

  至于科沃(Qorvo),其本身就是龙头联姻的结果。2008年后,PA和天线开关大厂RFMD业务接连受挫,先是2G市场增长乏力,然后是PA市场被思佳讯超越。到了2014年,RFMD与擅长SAW和BAW滤波器的TriQuint合并。如此,Qorvo诞生之初,便打通了全产业链。

  最后是村田(Murata)。村田本来主营被动元器件,2012年4G爆发之际重金加注SAW滤波器,并在这一市场中高端产品占据统治地位。即便到了BAW滤波器占优的高频领域,村田也率先研发出TC-SAW(温度补偿型)滤波器与之对抗。为了补足PA短板,村田之后并购了瑞萨PA部门和美国Peregrine半导体。

  总结国际射频巨头的并购之路,可以发现三条规律:

  其一,并购发起者多有一个特别长的长板,在优势领域并购有利于保证产品竞争力,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思佳讯收购两家PA公司成为全球第一个PA供应商,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其二,射频前端模组化要求不能有短板。思佳讯收购BAW滤波器公司,村田收购PA公司,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射频模组中有一类关键器件需要外购,成本端就是不可控的,不利于做高毛利率。

  其三,移动通信制式升级换代是射频行业洗牌的关键节点。思佳讯在3G前夜切入PA,村田在4G发展初期重金加注SAW滤波器,都为后来分别占据细分射频市场头把交椅奠定了基础。

  02

  代工与IDM之比较

  在跨国巨头纷纷通过并购手段,自建大而全的IDM之时,中国射频公司也开始了探索。其中三家公司最具代表性,一家是中国台湾地区的稳懋,纯代工模式;另外两家是中国大陆地区的好达和三安,分别为IDM和代工。

  先看稳懋。

  稳懋1999年成立,一开始跨过4英寸砷化镓产线直接建6英寸,但彼时工艺极不成熟,破片率高达10%~20%,稳定量产难度极大。在外部股东输血支持下,稳懋坚持技术攻关,终于在2006年攻克PHEMT、HBT等关键技术,产线生产效率提高同时,破片率也大大降低到0.5%以下。2007年,稳懋扭亏为盈。目前,稳懋在砷化镓晶圆代工领域占据了接近八成的市占率。

  因在砷化镓代工领域的绝对优势,稳懋赢得了两类客户的支持。一类是大陆的PA公司,另一类则是博通和苹果等业务规模庞大、有射频芯片委外制造需求的美国公司。这些客户支撑了稳懋高达上千亿新台币的建厂计划。

  既然是代工,有一条还格外重要,那就是严守中立,诚信可靠。2017年,博通旗下的安华高入股稳懋,却同意不进入董事会,就是为了保证其独立可靠。没有这一点,苹果恐怕也很难选择稳懋为自研射频元件的代工商。

  从稳懋的案例可见,射频代工也是一个可持续的大生意。要做好,关键在于两点,一个是要在研发上死磕,制造技术要有一个很长的长板,能够提供先进的、全方位的服务;另一个就是在经营上不抢客户的生意,让客户放心。长此以往,便能形成正循环。

  相比于稳懋,大陆地区的两个玩家则分别有着明显的短板。

  好达成立于1999年,是大陆历史最为悠久的射频IDM。2005年,好达研发出手机滤波器。但直到2015年,村田SAW滤波器缺货,好达才迎来一波发展机遇。

  在主机厂日益重视国产化备份的当下,好达在市场竞争中有一个比较大的劣势:研发投入不足。前期,好达发展思路保守,产品线偏中低端。更因为产线早已完成折旧,好达在SAW滤波器采取价格战策略,这样自然没有多少利润留存。等到近期申报上市,好达负面新闻集中爆出,如村田诉专利侵权,产品退换货率上升等等,其实都可视为研发投入不足的一个结果。

  相比于好达,三安是射频芯片业界的新生,2014年才切入射频业务,但发展迅速。2021年,三安的SAW滤波器客户已达数十家,产量也从原先的季产1000万跃升至最近的月产1000万颗,由此成为好达在中低端市场的强大对手。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三安的问题和好达有些类似——在中高端射频产品领域表现乏力,比如没有BAW滤波器。这会衍生一个较大的问题,即模组化的时候面临掣肘,向别人外购成本较高。

  总结好达和三安的经验,有两条规律值得注意:

  其一,射频工厂一定要有一个特别长的长板,如果没有做到一条产品线的中高端,往下走会比较吃力。在自身禀赋不足的条件下投资很多设计公司,可能限制未来的发展。

  其二,模组化是终局,无论是自身的制造能力,还是投资布局,一定要能拼起来射频模组。面向射频模组的器件技术壁垒高、利润率高、竞争不那么激烈,谁在射频模组领域领先,谁就站在了有利的战略位置上。

  03

  唯捷创芯冲出红海

  2019年,卓胜微甫一上市,国产PA也角逐出了一个被联发科选定的参与者:唯捷创芯。

  说到唯捷创芯,就不得不提颇具传奇色彩的创始人荣秀丽。她2002年创办天宇手机,5年间将其打造为国产手机第一品牌,一时风头无两。但好景不长,天语很快被智能机的一众玩家击溃。手机是越来越难搞了,但荣秀丽嗅到了另一个机遇——射频芯片,于是在2010年成立唯捷创芯,扎进了当时中国的PA芯片设计大潮里。

  凭借继承自老牌射频芯片大厂RFMD的研发人员,以及灵敏的商业嗅觉,唯捷创芯在国产PA中一马当先,带着头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竞争对手络达打起了价格战。两方你来我往,都是做亏本买卖,最后络达的股东——手机SoC芯片厂商联发科受不了,决定终结这场战争。2019年4月,联发科战略投资唯捷创芯并成为大股东,同时解散络达旗下PA部门。

  联发科这一举动,基本宣告了唯捷创芯在PA市场中的胜利。对于联发科这种大芯片公司来说,市场较小、但仍需大量投入的周边芯片,如射频芯片等,投入产出比低,对巨头们来说,自研并不划算。所以,一般的玩法,是像养蛊一样培植一批小公司,死了就死了,胜出的吃一点肉,用这种办法,能够筛选出最有竞争力的公司,享受赢家通吃的红利。借着在大陆手机公司极强的号召力,联发科又为唯捷创芯招来华米OV这四家整机厂的投资,从而实现与其供应链的强绑定。

  虽说如此,唯捷创芯的主营业务——4G PA的毛利率却只有20%左右,远低于卓胜微switch和LNA的50%。

  技术难度与毛利率竟然反着来,这背后有三个原因:

  一,对代工端和封测端没有议价权。作为Fabless公司,唯捷创芯产品的原料成本劣势不可避免地被攥在了晶圆代工厂的手里,PA用GaAs(砷化镓)工艺,晶圆主要从中国台湾地区厂商稳懋采购,占了总采购成本的四分之一以上,而且GaAs不具有硅基的优势,成本一时半会降不下来。同时,大陆PA的封测供应商集中在长电、苏州日月新等少数厂家。对于制造、封测两个大头,唯捷的议价能力差。

  二,PA模组化意味着射频采购短板。在手机小型化、轻薄化的趋势下,主机厂更愿意在中高端产品中采用高集成度模组,最好是集成了滤波器,但滤波器偏偏研发难度最大,唯捷创芯的核心优势不在于此,因而只能外部采购,如此便要受制于人。

  三,国产PA厂商已有六七家之多,价格战停不下来。

  为了突破毛利率困境,唯捷创芯有两个举措:

  一,往5G高端产品做。2021年上半年,唯捷创芯5G PA模组占总营收的比重,从去年的10%提升到了25%,5GPA模组毛利率超过40%,是成熟产品4GPA模组的近两倍。

  二,完善测试端布局。随着高端5G产品出货占比增加,通用测试设备难以满足要求,同时成本抬升、挤占利润空间。因此,唯捷创芯计划将一半以上的上市募投资金投入到测试业务线中。

  04

  国内竞争格局

  目前来看,国内射频PA竞争日益白热化。

  曾参加我们射频活动的三伍微创始人钟林在《唯捷创芯上市,对国产射频意味着什么?》一文中表示,2021年国内前十大手机客户端PA采购金额近200亿元,其中唯捷创芯约为30亿元,市场占有率为15%,国外厂商市占率为70%左右。慧智微、昂瑞微、卓胜微、锐石创芯和飞骧科技共占市场15%的份额。国产PA市占率30%,在芯片行业这个国产化率算是很高了。

  下图的前五个为国内品牌手机公司,后面五个为国内ODM手机公司。

  2021年射频PA国产化比例

  国内品牌手机公司中,射频PA国产率最高的达到73%,最低的为25%。而国内ODM手机公司射频PA国产化率平均达80%以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品牌手机公司主要做的是中高端手机,主要采用Sub-3GHz PAMiD和UHB L-PAMiF;ODM手机公司基本上都采用Phase2 PA、Sub-3GHz Phase5N分立方案和UHB L-PAMiF。对于ODM手机公司,完全可以100%实现射频PA国产化,但是由于高通平台捆绑了自家的UHB L-PAMiF,所以可以说,ODM手机公司的射频PA国产率已经没有空间。

  2022年,国产PA市占率有机会实现50%。追溯到2020年3月,搭载慧智微5G PA模组的OPPO K7x首批手机终端批量生产,首次采用国产5G射频前端集成收发模组L-PAMiF,覆盖5G UHB 新频段n77/78/79频段,随后唯捷创芯跟上。到了2021年,唯捷创芯和慧智微又同时推出应用于5G UHB单频方案的n77/78 1T2R L-PAMiF收发模组芯片,这款产品是5G手机的通用射频模组,应用面很广,覆盖高中低端5G手机。2021年下半年开始推广,2022年将起量。

  可以看出,国内射频PA竞争加剧,市场竞争将出现两个场景:国产替代和替代国产。

  在品牌手机客户端,射频PA是国产替代,先替代国外厂商的L-PAMiF收发模组芯片,在未来两年,国产Sub-3GHz PAMiD将推出,又将开始新一轮的国产替代。

  在ODM手机客户端,射频PA是替代国产,替代国产4G LTE Phase2 PA和Sub-3GHz Phase5N分立方案。后面随着更多的公司推出L-PAMiF,将又是国产L-PAMiF替代国产L-PAMiF。

  接下来两年,不管是国产与国外射频厂商之间,还是国产与国产射频厂商之间,都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竞争。

  此外,随着唯捷创芯的上市,国产射频PA格局初定,PAMiD和L-PAMiF决定国产射频PA的格局。

  已经量产L-PAMiF的国产PA厂商有唯捷创芯、慧智微、昂瑞微和卓胜微。

  射频前端模组化是射频前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PAMiD是国产射频前端走向强大的一座技术高峰,PAMiD决定射频前端未来,也决定国产手机PA公司未来。PAMiD将成为国产射频公司的一道分水岭,有公司会止步于此,有公司会跨越这座技术高峰走向强大。PAMiD成为国产射频PA公司的最后机会。

  但是,Sub-3GHz PAMiD模组产品设计面临三大挑战:全模块子电路的设计、强大的系统设计能力及量产能力和小型化滤波器资源。没有一定的技术积累,没有一定的研发规模,没有一定的客户资源和认可度,就很难成功研发出PAMiD并导入客户。

  前面介绍过,会采用PAMiD的客户都是品牌手机客户,是跟国外厂商去竞争,首先拼的不是价格,是性能。品牌手机的中高端机型有一定的溢价,更关注产品性能,除非供应链安全受到威胁,一般情况下都不会采用性能更差的产品。所以,低价策略在这里行不通,只有把产品做的跟国外厂商一样好才有机会。

  一旦品牌手机客户导入了国产PAMiD,尤其是有了三家国产供应商可以选择,后面再做替代国产就很难很难了,产品验证和替换风险是品牌手机客户不愿去面对的。如果不是这两年国产替代机遇,国产射频芯片起来不会有这么快。

  现实就是这样残酷,接下来就看谁最先推出Sub-3GHz PAMiD,前面三家有效。

  05

  尾声

  十年前,中国的射频芯片行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智能机爆发的时代机遇,吸引了一群国内选手。这十年是国内射频前端的“寒武纪”时代,尽管他们筚路蓝缕历经坎坷,时至今日已有一些选手修成正果。

  总结这十年,中国射频芯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找市场。放在十年前,国产手机厂是断然不敢用国产射频芯片的,因为这个小物件直接决定着手机通讯功能正常与否,用新选手的产品,对于采购负责人可能是致命的,没人敢用乌纱帽打赌。没办法,国产芯片根本没人要,国内的射频选手反而在三星那里找到了入场券,不过,这一阶段,卖的只是最便宜的品类——LNA和switch。

  二,国产化替代。华为事件敲响了警钟,这个中国最强的主机厂开始了大规模国产芯片验证,小米OV跟在后面,胆子也大了起来。这一阶段,射频芯片有更多品类完成国产化替代,大批PA公司涌现。

  三,解决卡脖子元器件难题,完成全面布局。在这一阶段,关系5G推广的滤波器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被博通拿捏的死死的BAW滤波器,成为华为5G手机的阿喀琉斯之踵。不仅如此,随着射频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能否集成进难度最高的射频器件——滤波器,成了最大的难题,谁能解决滤波器,谁就站在了射频产业的制高点。

  经历三个阶段,中国射频芯片行业逐渐形成气候。但有一个隐忧需要注意:

  人才挖角带来挤兑式竞争。

  当下,国内各射频厂商多为设计商,还没有一家能够形成全系列射频产品,而且他们几乎是共用极为有限的几家代工和封测厂商,其中最为核心的代工厂商还都在大陆地区之外。

  这样的产业生态,相比于国外几大家全面整合的IDM,竞争起来是非常弱势的,更难以承受人才挖角大战。

  因为,射频芯片产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成百上千位工程师紧密协作的连续性know-how,这里面有三点很关键:1、首先是上百号人;2、然后是上下游产业链紧密协作,大家都在一块搞研发;3、长时间的连续研发,know-how没有中断。如果只是有许多研发人员不足百的小公司、人才四处分散、每家公司的工程师平均工龄都很短,肯定无法成事。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需要更多能够担当得起制造能力建设和生态搭建的有责任感的射频选手。

  参考资料

  [1]钟林:唯捷创芯上市,对国产射频意味着什么?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