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长江商报2022-04-29
4月28日,莱特光电(688150.SH)发布了其上市后的首份年报。2021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稳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约3.37亿元,同比增长22.59%;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08亿元,同比增长52.72%。
对于业绩的稳步增长,莱特光电表示,主要是公司充分把握OLED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技术创新为驱动”的经营理念,在产品研发创新、提升市场份额、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及保障客户供应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根据年报,公司在OLED终端材料的毛利率高达79.96%。
公开资料显示,莱特光电成立于2007年,主营业务由最开始的“从事专用化学品、电子化学品贸易”慢慢聚焦至“确立了以OLED有机材料为核心的发展战略”。2017年下半年,公司OLED终端材料产线投产,形成了“OLED中间体—OLED升华前材料—OLED终端材料”的一体化生产能力。
目前,莱特光电主要从事OLED有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于2022年3月18日上市。
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1年,莱特光电的OLED终端材料实现营收分别为0.63亿元、1.55亿元、1.92亿元和3.0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5.82%、86.29%、78.41%和90.09%%。
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至2021年,莱特光电向京东方销售收入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份别为75.81%、86.16%和74.22%、65.63%,依赖性明显。
年报显示,莱特光电是首家为京东方供应OLED发光功能材料且具备自主专利的国内厂商,也是京东方OLED发光功能材料中唯一的国内供应商。
此外,莱特光电还是华星光电OLED终端材料的唯一国内供应商。
不过,拥有如此亮眼的财务和经营数据,莱特光电却在二级市场上表现平平。
3月18日上市首日后,莱特光电股价持续下降,截至4月28日收盘报12.86元/股,低于发行价22.05元/股,几近腰斩。
值得注意的是,4月18日晚,莱特光电公告称,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董事长、总经理王亚龙及一致行动人西安麒麟、共青城麒麟、共青城青荷持有的公司首发前股份锁定期延长6个月至2025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