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财联社2021-08-31
财联社(成都,记者苏启桃)讯,赶在中报披露收官的日子,上市不足3月的圣诺生物(688117.SH)交出了“增收不增利”的首份成绩单。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94亿元,同比增长10.20%;实现归母净利润2400.90万元,同比减少23.32%。
公司解释,净利润下降因2020年CDMO服务的订单逐步进入审评阶段,需要占用公司原料药GMP生产车间生产符合GMP条件下的原料药以满足客户的审评要求,导致今年1-6月公司原料药生产安排受限,产能不足,订单不能按时交付;叠加报告期内CDMO服务部分项目尚未到达里程碑,这部分项目以实际发生的成本确认收入和结转相应成本。公司盈利虽然较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是整体经营情况良好,各项经营活动稳健运行。
公司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通过自有资金投资建设的CDMO服务生产基地(凯捷多肽药物及中间体产品规模化建设项目)预计将于第三季度投入运行使用,届时将有效缓解目前公司原料药产能不足的问题。”
招股书披露,2018年-2020年,公司多肽原料药/GMP标准定制生产的101车间(2条生产线)产能利用率为100.93%、100.77%、102.93%,102车间(2条生产线)为83.63%、57.10%、88.58%,103车间(2条生产线)为108.64%、77.47%、54.17%;多肽制剂/GMP 标准定制生产的冻干粉生产线产能利用率为71.91%、59.88%、74.07%,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为96.91%、110.49%、60.49%;小分子原料药的104车间产能利用率为27.47%、39.51%、16.05%。
上述公司人士称,按照不同产品的工艺差别和质量标准不同,各车间设计为专门生产一种或多种产品,不能交叉生产,而由于各品种市场需求情况不同,各车间产能占用情况不同。今年上半年公司产能利用全部饱和,所以才有产能不足,订单不能按时交付的情况。
圣诺生物主营为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市场容量及较强竞争力的多肽原料药和制剂产品,同时为国内外医药企业提供多肽创新药药学研究服务、多肽类产品定制生产服务以及多肽药物生产技术转让服务。中报披露,公司已掌握15个品种原料药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其中9个品种在国内取得生产批件、9个品种获得美国DMF备案(其中8个品种处于激活状态),延伸开发的8个多肽制剂品种在国内取得了12个生产批件,产品涵盖免疫、消化道、抗病毒、妇产科、糖尿病、心脑血管、罕见病、骨科等等多肽药物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域。
但需要注意的是,圣诺生物制剂业务目前尚处于推广阶段,且竞争十分激烈。上半年,推广服务费占制剂销售收入比例较高。公司表示,公司制剂业务在考虑推广服务费后,对公司的毛利贡献较小,制剂业务整体盈利能力较弱,若公司未来不能持续拓展制剂产品的销售规模,可能面临制剂业务盈利能力无法提升的风险。
“一方面是公司制剂业务起步较晚,另一方面,相对而言,多肽药物应用比较窄,应用场景为点对点。”对于制剂业务的竞争,上述公司人士如是坦言。
根据 QYResearch 统计,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在 2010 年约为 152 亿美元,到 2018 年已达到285 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 8.17%,相比 2018 年全球医药市场约 1.3 万亿美元的规模,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占比仅为 2.19%,且多肽药物市场规模的增速约为全球药物市场规模整体增速的 2 倍。但其预计未来多肽药物市场将以 7.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在 2027 年市场规模达到 495亿美元水平,多肽药物市场仍具有巨大增长空间。
股价来看,圣诺生物上市当天即是巅峰。其于6月3日上市,发行价17.90元/股,上市首日开盘价高价81元/股,但收在65.51元/股,之后便持续下行。截至记者发稿,报35.05元/股,至高点已经跌去5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