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人类对基因科技探索的逐步深入,基因测序技术已进入产业规模化应用阶段,人类对于生老病死、万物生长的认知也已迈向崭新阶段。
作为生命传承和调控的核心物质,基因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基因测序仪是生命科学研究和生命产业发展的决定性设备,基因测序设备领域是学科交叉和前沿科技转化的示范领域,正成为助推生物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月20日,“焕新而动·以质求变”2023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在广州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广东时代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时代周报、时代财经APP承办,时代商学院、新周刊、消费者报道、创业圈协办。知名经济学家以及来自金融机构、上市公司高管围绕着如何打造新质生产力、哪些领域和行业将迎来发展机遇等议题展开讨论,一起激荡智慧、建言献策、共话发展。
论坛上,华大智造(688114.SH)总经理助理杨梦博士发表了主题为《半导体和计算智能解码生命》的主旨演讲。杨梦表示,大家所熟知IT领域的“摩尔定律”,是指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目约18个月增加一倍,性能也提升一倍。而在基因测序行业存在着“超摩尔定律”,即每隔18个月,基因测序的成本降低10倍。自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生命科学新时代拉开帷幕,一个人的全基因测序成本,从20年前的38亿美元,下降到如今只需要100美元。
杨梦强调了BT与IT不但有可比拟的相近尺度,这两个领域的跨界融合已经成为趋势。“在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大家对自身以及自身健康的关注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时代全新的话题。BT与IT交叉融合的时代,相信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杨梦在论坛上表示。
重返美国市场,出海战略成果初显
在杨梦看来,新质生产力意味着“跨行业的融合创新”,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技术路线,融汇的速度都远超从前,“‘新’就是旧动能被新动能替代,在我们行业内,这代表着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杨梦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海外竞争力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在这个时代,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企业应该具有国际合作或出海拓展的能力。我认为,只有这样有国际化布局、实现内外双循环的公司,才能真正代表新质生产力。”杨梦说。
作为中国基因测序设备行业的龙头,华大智造是当前全球少数几家能够自主研发并量产从Gb级至Tb级低中高不同通量的临床级基因测序仪企业之一,且是唯一一家能够与海外基因测序企业进行竞争的中国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仪制造商Illumina(ILMN.NASDAQ,下称“因美纳”)在专利诉讼上已与华大智造达成和解。2022年7月,华大智造在公开声明中表示,公司与因美纳在美国的专利诉讼达成全部和解,因美纳将向其支付3.25亿美元赔偿款,因美纳将获得华大智造及其子公司CG公司的“双色测序技术(Two-color sequencing technology)”系列专利授权。
“赢得诉讼后,我们重返美国市场,开启‘全球通’模式。美国是全球基因行业规模最大的市场,应用也最为成熟,我们能够与这些科学家、应用者建立联系,意义重大。在欧美、日本、韩国等市场,我们能够以更先进的技术、更具性价比的成本推出我们的产品,此前已经在国内走通的商业模式,在这些地区得以复制。”杨梦说。
如今,华大智造的出海战略已初现成果。据华大智造2023年半年报,公司在四大区域基因测序收入全线增长,其中欧非区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83.55%;美洲区收入0.74亿元,同比增长141.30%。
半年报披露,华大智造业务遍布六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员工人数较2022年底增长35%,新增5个业务覆盖国家,同时在全球四大业务区域新引入20多家渠道合作伙伴,涉及基础科研、传感染、肿瘤防治、药物筛查及大队列项目等多个应用领域。
持续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
华大智造保持竞争力的秘诀是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杨梦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我们每年持续保持对基础科学、对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投入,在营收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增长。”
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6.42亿元,同比增长22.24%,研发费用率为29.14%,同比增加13.17个百分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389项境内专利与347项境外专利,其中境内专利包括183项发明专利。
此外,华大智造也在数字化改造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上持续投入。据杨梦透露,除了自动化产品研发以外,华大智造的产线也在进行着改造升级,比如加入了机械臂、自动化产线,比如开拓了“智惠实验室”这样的产品体系。
“新质生产力最终还是要应用到日常的应用场景中,让老百姓能用得到、用得起。”杨梦说,华大智造坚持商业模式的开拓,用技术赋能新的产品、新的市场。
杨梦回顾了图像传感器的发展历史,并展望未来,华大智造研发团队通过所研发的半导体测序仪,通过改造背照式传感器,在更高密度、更高像素的图像传感器加持下,将每张微流控测序载片的数据通量由5M提升至25M。在过去1年多时间里,这款半导体测序仪快速响应了多次疫情紧急溯源、未知病原的测序需求。并且不受实验室环境限制,在高原、在深海,真正做到了“上山下海,开箱即用,样本随到随测”。
“我们设想可见未来是这样的场景:早上起来,大家可以用一个简易的采血装置,送到一体化半导体芯片检测,端侧分析,在手机上进行分析,随后利用搜索引擎、GPT进行交互式的会诊。未来的医生和检测是完全可以进行这样实时的互动。”杨梦表示。
灼识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约17亿元增至2022年的约4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4.3%。据该机构预估,中国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规模2032年可达到约29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1.0%。
目前,华大智造在2022年已实现中国新增装机率第一,全球市占率超5%。随着产品国产化的逐步推进,华大智造在测序仪、测序试剂等方面已实现部分高价值原材料的国产化,且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
杨梦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公司研发的超高通量测序仪DNBSEQ-T20×2将基因测序单人测序成本降低至100美元以下,推动基因测序技术降本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