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2022-08-31
在全球范围内,临床级基因测序仪的制造是极少数企业具备的能力,能与国外厂商一较高低的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大智造”)就是其中惟一的国内企业。作为华大集团的上市平台之一,华大智造于2022年7月26日获得了注册批复,8月31日进行申购,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
此次登陆科创板,华大智造公开发行不超过4131.9475万股,计划募集资金25.28亿元。华大智造自成立之日起,管理层一直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打造基因测序仪业务的民族品牌;此次登陆资本市场,进一步为全球化战略布局打下坚实基础。
以质量为核心
打造民族品牌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品牌的灵魂,没有质量的产品就是无源之水,华大智造管理层深谙这一点,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始终坚持铸造核心技术壁垒服务于产品质量,从多个层面打造民族品牌。
华大智造通过建立了自主可控的源头性核心技术体系,在基因测序领域已形成以“DNBSEQ 测序技术”、“规则阵列芯片技术”、“测序仪光机电系统技术”等为代表的多项核心技术,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准。同时,在生命科学领域不断深耕拓展,逐渐发展出了以“关键文库制备技术”、“自动化样本处理技术”和“远程超声诊断技术”为代表的新型生命数字化技术,为公司紧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DNBSEQ 测序技术”为例,公司具有明显的核心比较优势,该技术首先提高测序准确率,精准度约为99.4%,灵敏度约为98.8%;第二,降低重复序列,重复序列占比小于3%;第三,减少标签跳跃,标签跳跃发生率低至 0.0001%-0.0004%,2DNBSEQ 测序技术因其测序准确率高和重复序列低等独特的优势,可有效支持全基因组测序与外显子测序等应用场景,保证数据质量,减少数据浪。
正是通过建立自主可控的源头性核心技术体系,并将技术赋能自身产品,极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提升产品竞争能力,获得国内外用户的广泛好评,成为行业内民族品牌的排头兵。
公司获得了“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等荣誉称号。在专利方面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217项境内专利与 258项境外专利,其中境内专利包括102项发明专利、78项实用新型专利、37项外观设计专利,有效保护了自身产品的优势。
诚然,铸造企业的技术护城河,离不开强大的研发实力,尤其是研发团队的建设。华大智造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为34.63%,其中50%以上的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在同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申购在即
助力全球化布局
华大智造一直致力于全球化战略布局,立足行业发展趋势,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实现发展的飞跃。
根据 Markets and Markets 的报告以及灼识咨询《全球及中国生命科学综合解决方案行业报告》的数据,在应用场景不断拓宽,测序能力进一步加强的共同促进作用下,全球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在过去数年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将达到 245.8 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中国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将达到 303.9 亿元的市场规模。
而华大智造占全球测序行业上游市场份额约为3.5%,在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市场,与另外两家国外企业一起占有率超过90%。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业务布局遍布六大洲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服务累计超过1,300个用户,并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科研、生产基地及培训与售后服务中心。
正是在这样的行业趋势和格局下,华大智造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在资本市场融资,积极谋划华大智造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项目满足下游市场业务需求高速增长的需要和形成规模优势以及提升产品交付速度的需要;基于半导体技术的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设备试剂研发生产项目加速推进新产品产业化进程;华大智造研发中心项目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技术研发实力,加快推进基因测序仪器及配套试剂耗材国产化替代;华大智造营销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将拟在全球范围内新建17个分支机构营销网点,辐射范围涵盖中国、新加坡、韩国等全球多个市场。
从过往取得的成绩来看,华大智造2019年-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91亿元、27.80亿元和39.29亿元,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9.73%,且公司预计2022年 1-9月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2.81亿元至 34.41亿元,同比增长15.26%至20.8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 18.93亿元至 20.23亿元,同比大增311.80%至340.08%,如此亮眼的业绩基本面和盈利能力,也成为此次融资的坚实基础,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以此次上市为契机,华大智造将加快发展步伐,从民族走向世界,巩固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