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国基因测序仪设备头部企业——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智造”,股票代码:688114)正式启动发行申购,预计发行新股4,131.9475万股,发行价格87.18元/股。
这是华大系的又一家上市企业,也被媒体称为A股生命科技领域核心工具第一股。
资料显示,华大智造主营业务为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自2016年成立以来不断自主创新,掌握多个领域的核心技术并开发了一系列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领域的仪器及相关试剂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基因测序、实验室自动化等市场或领域。目前,华大智造已成为全球少数几家有能力自主研发并量产临床级测序仪的高端制造商之一。
公司在以全资子公司CG US的技术为基础并不断自主创新,掌握了基因测序、文库制备、实验室自动化等多个领域的核心技术,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取得境内外有效授权专利475项。
数据显示,大智造2019-2021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0.91亿元、27.80亿元和39.2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44亿元、2.61亿元和4.84亿元。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2.07%、74.99%和66.63%。
主业和疫情偶发增长
华大智造主营业务分为三块:基因测序仪器业务、实验室自动化产品业务以及其他业务。
在基因测序仪领域,公司形成了以“DNBSEQ测序技术”、“规则阵列芯片技术”、“测序仪光机电系统技术”等。2020年至2021年该板块收入为6.15亿元和12.76亿元,占比分别为22.34%和32.76%。
实验室自动化产品业务方面,2019年-2021年报告期内业务收入分别为5,897万元、20.62亿元和21.9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5.45%、74.87%和56.27%。巨大的增幅系疫情下,公司的自动化样本处理系统和提取类样本处理试剂的生产与销售暴增。
华大智造专注在基因测序仪器设备生产。随着2020年疫情爆发,华大的“火眼”气膜实验室等产品因搭建快速、检测量大、机动性强、可收纳、易储存的特点,成为大规模开展全民核酸检测的关键因素之一。
2020年至2021年,新冠疫情相关收入分别为19.85亿元和23.44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1.41%和59.67%。而与新冠疫情不相关收入分别为7.95亿元、15.84亿元,这些收入大部分来自于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8.59%和40.33%。
从成立时间和业绩看,华大智造是一个模范生。依靠华大基因快速成长,也快速抓住了机会,实现盈利。
不过其在招股书中也表示,疫情对公司的实验室自动化业务收入带来影响,导致公司业绩大幅度增加。但这个是偶发性增加。当疫情红利逐渐退去,考验将至。
成长的烦恼
华大基因的创始人汪建则是华大控股的实际控制人,发行前通过智造控股、华瞻创投合计持有公司52.30%的股份。这次上市,也将助力汪建的持股财富数大涨。
汪建的华大系布局广泛,华大基因是基因检测业务板块,华大智造是基因测序仪器设备板块。
华大基因股价在二级市场离高点已经下跌过半。今年7月,饶毅在个人公众号“饶议科学”连续6天发文围绕尹烨带货的益生菌产品发出质疑,引发市场关注。
根据招股书,报告期内,华大基因是华大智造第一供应商,关联交易紧密,路径依赖度高。
此外,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5.59亿元、9.15亿元和4.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1.25%、32.92%和12.57%,占比相对较高。
公司预计2022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2.81亿元至34.41亿元,同比增长311.80%至340.0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18.93亿元至20.23亿元,同比增长311.80%至340.08%。大增原因系公司于2022年7月与Illumina就美国境内的所有未决诉讼达成和解,并收到Illumina支付的3.25亿美元净赔偿费。
不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4亿元至4.26亿元,同比减少17.40%至34.08%。华大智造的解释为,疫情抑制市场对基因检测的需求。
华大智造已经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全球化网络。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员工2,050人。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并在武汉、长春、青岛、香港和美国、日本、拉脱维亚、阿联酋等地设有分、子公司,业务布局遍布六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服务累计超过1,300个用户。
尽管其是国内的头部企业,但放眼全球,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的2020年发布的市场报告,2019年全球测序行业上游市场规模约为41.38亿美元,Illumina的市场占有率约为74.1%,相关业务收入为30.68亿美元;Thermo Fisher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3.6%,相关业务收入为5.63亿美元,其他公司包括华大智造在内,共同占据约12.3%的市场份额,路还很长。
全球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在过去数年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将达到 245.8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中国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将达到 303.9亿元的市场规模。对于行业中游而言,由于国内基因测序服务企业较为分散,加上设备和试剂耗材成本占比较高,因此对上游的整体议价能力不强。该行业现状也为国产基因测序设备的蓬勃发展和未来国产替代留下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