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汽车智能化趋势下,以摄像头为基础的视觉感知技术,因为成本低,获取信息丰富,有利于大规模在汽车上应用。现今无论是智能驾驶,还是智能座舱对车载摄像头以及视觉算法的需求正在不断攀升。其价值体现为提升行车安全性、提高乘坐舒适性、推动操控便捷性等。
在不同的场景下,用户对智能驾驶的功能需求呈现差异化与多样化。视觉感知技术信息的丰富性可极大程度满足用户的这种需求,提高用户驾乘体验,譬如,通过人脸识别,智能驾驶舱可验证驾驶员身份并根据驾驶员身份切换个性化中控界面与多媒体设置;通过手势识别可塑造多种人机交互相融合的流畅用户操控;运用驾驶员状态监测可以识别闭眼、低头、转头等影响驾驶安全的行为状态,并通过语音报警进行提醒等。
另外,随着车载摄像头的普及应用,对数据安全的保护被提上议事日程,各个国家也正在制定或者已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1/
汽车智能化升级,视觉感知重要性日益凸显
视觉是人类驾驶汽车获取环境信息最主要的途径,通过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及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汽车智能驾驶量身打造视觉感知平台。
基于优秀的视觉感知技术,车辆就能够更主动地、更贴心地去实现与人的交互。除此之外,视觉感知系统还能够联动多种车载娱乐功能,为舱内的软件生态带来更多想象力。
从具体的实现效果来看,基于视觉感知技术的驾驶员感知系统不仅能够隔空感知驾驶员的注视方向及视线方向,提供无接触式的车舱交互,减少点触操作频率,还能够判定驾驶员有没有疲劳驾驶、是否闭眼、是否分心、是否接打手机等等。一旦检测到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系统就会对驾驶员进行提醒。
/2/
打造一站式软件授权模式:全场景覆盖、塑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作为计算机视觉行业领先的算法服务提供商和解决方案供应商,虹软科技于2019年7月登陆上交所,成为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SH.688088),也是科创板“AI第一股”。
虹软科技深耕计算机视觉技术多年,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将视觉技术应用于各领域,从个人电脑到各类数码消费电子产品,从智能手机到智能汽车、AIoT等领域。虹软科技的视觉AI软件算法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个人移动智能终端市场赢得了较高的市场地位,基本上国内外主流安卓手机厂商,如三星、小米、vivo、OPPO、华为等都是其重点客户。
据悉,虹软科技于2018年布局智能汽车,依托其自主核心技术,研发出适用于舱内、舱外,极易集成、可模块化的标准全场景视觉解决方案,可帮助车厂根据车辆市场定位进行选配与搭载,从而打造出专属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合作方式的选择上,针对有强大计算能力,并希望将智能驾驶相关功能集成在现有平台上的车型,虹软科技可为客户提供纯软件授权。不管是智能座舱视觉解决方案还是智能驾驶视觉解决方案,虹软科技都可以直接与厂商、Tier1一起做好相关内容。这种授权模式已有大量合作案例,涉及高通、MTK、TI等芯片平台。
而对于算力不足,或者不能将相关功能放在现有平台上的车型,虹软科技则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比如当前推出的TahoeTM软硬一体化智能座舱监控系统。
/3/
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功能可定制,配置灵活、尺寸小
近年来,各个国家和地区针对驾驶安全制定了多项法律法规。如备受关注的Euro NCAP的DDAW(驾驶员嗜睡和注意力警告系统)和ADDW(高级驾驶员分心警告)要求。
为了帮助厂商快速跟上市场与相关政策要求,虹软科技研发了Tahoe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该方案是一个单摄像头智能车载视觉方案,配备高清摄像头、车规级高性能AI处理器,还包括全功能DMS和OMS应用软件,能够满足Euro NCAP(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安全要求。
Tahoe方案的系列产品拥有高鲁棒性、高性能、低功耗和可定制化等特点,支持标准CAN通信接口,可实时输出检测结果,配置灵活、尺寸小;丰富的产品形态可适应不同的安装位置,方便不同主机厂不同车型灵活选择。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比如当前推出的Tahoe软硬一体化智能座舱监控系统。
/4/
以智能视觉感知技术,保障个人隐私安全与车载数据合规
如今,车载摄像头的使用越来越多,产生的大量相关数据、视频影像等可能含有用户隐私与敏感信息,国家针对这类数据安全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为了满足信息安全方面的要求,虹软科技运用高级图像处理技术研发了相应的数据“脱敏”解决方案,可有效实现车载数据应用的安全合规,为道路车辆、行人及驾乘人员的敏感信息与个人隐私提供很好的保护,从而实现具备合规要求的个人隐私保护。
/5/
未来可期
通过依托深厚的原创视觉技术沉淀,保持与市场联动,紧跟市场需求和发展动态,从软件到软硬一体化,从赋能国内智能汽车功能需求到研发合规功能安全需求的智能座舱产品,虹软科技视觉感知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正在逐步显现出来。
从虹软科技车载业务发展历程看,不难发现虹软科技可谓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早期,“前装为重,后装先行”的磨刀式行动,既让其车载视觉算法实现快速落地,产品得到反复验证与升级,也锻炼了其车载底层算法团队。
而今,虹软科技集中优势力量布局前装,通过核心打造的ArcSoft VisDrive一站式车载视觉解决方案平台为矛,不断攻城略地,短短四年,定点项目已覆盖国内主要自主品牌以及部分合资品牌汽车主机厂商,涉及长城、长安、长安新能源、吉利、一汽奔腾、一汽解放、上汽乘用车、合众、理想、东风岚图、本田、东风日产等车厂的多款量产车型,且其中部分车型已实现量产出货。
未来,随着搭载虹软科技车载视觉解决方案的量产智能汽车陆续落地上市,虹软智能汽车业务将有望成为虹软真正的第二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