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大河财立方2024-03-07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春波 文 冉衡 摄影】今年年初,随着“引力一号”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成功发射,刷新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和国内运力最大民商火箭纪录,国内商业航天热潮迅速涌起。
3月6日下午,淇水河畔,鹤壁科创新城内,航天宏图华中总部办公区一派忙碌,“中原二号”“鹤壁4、5、6号”卫星制造工作也已完成制造,正在筹备发射。
当日,河南航天宏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思豫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其中提到了“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航天宏图再度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陈思豫介绍,2020年7月,航天宏图落户鹤壁科创新城,后升格为航天宏图华中总部,同时将在建的国内首个高分辨率商业雷达遥感卫星——华中卫星运营中心落户鹤壁,并以卫星运营为核心,打造“一总部、两基地和三中心”产业布局。
据悉,航天宏图致力于卫星运营及行业应用,也是时空数据要素采集服务商,此前一直通过卫星遥感应用向下游企业、政府机构、高校、科研院所提供服务。2019年登陆科创板后,该公司提出了“女娲星座”计划,即通过发射卫星构建全球自主可控实时遥感混合星座,补齐卫星数据生产短板,并为企业拓宽卫星数据业务边界提供保障。
“公司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构建遥感卫星全产业链,建设由111颗卫星组网的“女娲星座,实现了卫星应用由“单一遥感”到“通导遥”一体化、由“单一购买数据”到“自主构建空天地一体数据库”的突破性转变”。在陈思豫看来,如果企业拥有自己的遥感星座,不仅数据完整度会明显提高,更新也会非常及时。
“2023年3月,航天宏图‘女娲星座’首批四颗雷达遥感“中原1号,鹤壁1、2、3号”卫星成功发射,首次具备独立的全球遥感数据采集能力。”陈思豫透露,按照计划,航天宏图今年还将发射12颗雷达遥感卫星参与“女娲星座”组网,持续提升整个星座的遥感数据采集能力和重访频率,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及农林、地质、海洋和环境动态监测服务需求。
陈思豫介绍,按照最初的设计要求测算,如果整个“女娲星座”全部组网完成,其对地球上任意一个点的重访时间将缩短至10分钟左右,航天宏图在防灾减灾、国土资源、农林水利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动态监测和数据服务能力将进一步强化。
记者注意到,航天宏图华中总部持续壮大同时,其打造的“鹤壁模式”也日趋成形。据介绍,“鹤壁模式”的核心是全产业链,即以航天宏图华中总部为主体,牵引卫星遥感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落地成势,逐步形成发展合力。截至目前,天章卫星、北京星辰、中科星云、埃洛克等上下游企业已纷纷落地。此外,由航天宏图创新研发全国首个“1+1+N”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已在全国多个省份进行推广应用,实现了卫星互联产业由“先试先行”到“鹤壁模式”的引领性转变。
实际上,鹤壁卫星产业发展,也正在迎来更多专项政策精准支持。2022年9月,河南省印发《河南省卫星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郑州和鹤壁建设全链条卫星产业集群,到2025年,全省卫星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初步形成涵盖卫星生产制造、应用服务、研发创新的产业体系。2023年9月,河南航淇卫星互联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成立,将精准发力商业航天,助力当地卫星产业生态能级持续提高。
陈思豫表示,下一步,公司将持续推进“中原二号”“鹤壁4、5、6”号卫星的发射进程,与首批四颗卫星形成星座初步组网。同时加速后续卫星同步制造、整星总装及出厂工作,深度完善卫星产业基金,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要素,赋能鹤壁转型升级,助推河南卫星产业高质量发展。
见习编辑:李文玉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