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商业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现在可能只是2.0时代的起点。
“我国商业航天离真正的商业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火箭、卫星、发射场等各角色都需要寻找自己的商业闭环逻辑。”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宇翔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说。
他认为,卫星对火箭的需求,是火箭实现商业闭环的关键。“北京应该在支持商业火箭发展的同时,注重对商业卫星的支持,培育对商业火箭的需求,才能形成更好的商业闭环。”
2023年底,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1月21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王宇翔作为科学技术界别政协委员,在今年北京两会期间带来了3份与商业航天有关的提案。他认为,发射场数量和规模与商业航天发展需求之间存在“滞后性”,体制内也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卫星运营。因此,建议加快建立独立的商业卫星发射场,政府继续出台鼓励商业卫星运营的政策。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宇翔。受访者供图
商业航天产业链上下游,仍需形成商业闭环
贝壳财经: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此,你怎么看,商业航天未来的机遇如何?
王宇翔:发展商业航天等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2015年到2023年的8年属于中国商业航天1.0时代,从火箭、卫星、发射场到下游需求,都形成很好的突破。但离真正的商业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现在可能只是2.0时代的起点。中国商业航天公司尤其是火箭公司的商业化刚刚开始。火箭公司、商业卫星公司、发射场等各个角色都需要寻找自己的商业闭环逻辑。
贝壳财经:你今年的3份提案分别关于商业化卫星发射体系、通导遥融合应用星座、卫星互联网频率申请等,为何带来这三份提案,在你看来哪一个最为迫切?
王宇翔:这三个问题是制约当前商业航天发展的关键问题,都很迫切,是三个维度上的问题,难以相互比较重要性。商业航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三个问题,哪一个不解决都会影响全局。
贝壳财经:你建议主管部门推出更多的市场开放政策,支持民营商业航天公司获取物联网互联网电信运营资质。哪些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申请条件和限制可以对商业航天放开,为什么?
王宇翔:建议降低“基础电信业务”经营准入门槛。我国现行法规对基础电信业务经营准入资格要求较高,目前只有7家国企获准经营卫星通信相关基础业务,过高的门槛将想进入卫星固定通信和卫星移动通信领域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挡在门外。
贝壳财经:发射场通常被认为是传统航天工程系统中最后走向商业化的环节,你在提案中表示当前发射场数量较少,难以支撑未来商业发射的需求。商业发射场如果投入使用,是否会伴随着商业卫星发射独立审批流程和通道出现,或者有关部门增加商业发射计划统一报批频次?
王宇翔:主管部门审批流程的变化目前尚无法预测,但可以预测,商业发射的频次和规模会很快赶上和超过体制内,独立的流程和通道不是最重要的,主管部门定会关注商业航天发展的动态和最新需求,并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
贝壳财经:你预计未来10年中国商业火箭核心受益于卫星星座建设,市场空间将达千亿规模。而作为首都,真正的商业闭环尚未成型。你认为北京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并形成商业闭环?
王宇翔:商业火箭的核心动力来源于各类卫星,特别是商业卫星建设的需求。商业火箭过分追求发动机的“推力”“比冲”,太过于技术。对商业火箭的需求或“订单”,才是商业火箭实现商业闭环的关键。北京应该在支持商业火箭发展的同时,注重对商业卫星的支持,以培育对商业火箭的需求,才能形成更好的商业闭环。
卫星应用不充分待解,建议建立独立商业卫星发射场
贝壳财经:低轨卫星朝着星座组网发展,提供的数据越来越多,对数据储存、提取和分析有更高要求。有企业认为,有必要发展航天领域的云计算和垂直大模型,为此建立了数据中心。航天宏图对这一趋势有何看法?
王宇翔:我们认同这一趋势,并从三年前着手建立和运营基于混合云的数据中心。由于航天领域数据源的特殊性,提供“数据+算法+算力”三位一体的服务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我们在华为、百度、360等预训练大模型基础上开发航天垂直大模型和AI智能体,在遥感、气象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要深度挖掘应用场景。
贝壳财经:低轨卫星互联网发展能否形成产业链带动作用,比如带动一些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
王宇翔:低轨通信卫星已逐渐成为卫星产业发展重点,未来卫星互联网的投资节奏还会加快。原因包括一是市场普遍认可其是下一代主流通信技术,大概率会走向产业化;二是投资主体明确,政策易于发力与指挥;三是已形成一定的需求基础,例如华为的直连卫星手机,中国电信推动主流手机厂商推出更多直连卫星手机。
贝壳财经:有观点认为,随着时间推移,卫星企业会陷入价格竞争,你怎么看?
王宇翔:价格内卷只存在于自由竞争初期,随时间推移,竞争格局会逐渐清晰有序,资源会逐渐集约。
贝壳财经:发射场和涉及后期运营环节的卫星应用,在你看来是制约低轨卫星发展的主要环节?
王宇翔:是的。一是发射场数量和规模难以满足蓬勃发展的商业航天需求,建议加快建立独立的商业卫星发射场。二是体制内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卫星运营,由于卫星数量较少,早期由卫星用户自行运营,后期卫星运营和卫星用户脱节,都导致卫星应用不充分,建议继续出台鼓励商业卫星运营的政策。
贝壳财经:你在提案中也提到北京卫星互联网应用规模的问题,卫星应用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原因有哪些?除技术能力外,还有哪些渠道可以拓宽卫星应用场景?
王宇翔:我国已突破卫星应用关键技术,但卫星应用尚未形成规模化,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空间基础设施规模不足,二是应用技术的综合能力不足。巨型星座依托庞大的卫星数量,能够提升天基系统的弹性,实现全球覆盖、高频重访、快速响应等应用需求,加速卫星应用商业化。
贝壳财经:你建议打造集卫星应用、卫星研制、运载研制和运载发射“四位一体”的商业航天发射生态集群。对此,需要哪些政策加持?
王宇翔:政府的支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国资和社会资本共同出资,大力增强航天业的经济体量和产业规模。当前中国航天经济体量和产业规模较小,很难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产业形态。二是通过给予订单扶持,实现各级政府降本增效的同时,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韦英姿白昊天罗亦丹编辑王进雨校对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