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航天宏图(68806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航天宏图王宇翔:让卫星遥感应用变得像用电一样便捷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6-16  航天宏图内幕信息

来源 :中国测绘学会2023-06-16

  

  好消息传来: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宏图”)“女娲星座”遥感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首发取得圆满成功。2023年3月30日18时50分52秒,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中原一号,鹤壁一、二、三号”4颗卫星(“1颗主星+3颗辅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在700千米上空瞭望大地,感知地球。据悉,一期工程计划发射38颗卫星,其余卫星将于2024年、2025年陆续发射,卫星遥感将更好地走近人们生活,书写新的商业航天传奇。

  遥感,即遥远地感知,其实它离我们的生活非常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遥感应用,比如天气预报越来越精准,手机推送能精确到某个小区、某个时段,正是因为有了卫星遥感观测手段,提供了准确的卫星云图,知道了风云雨雾走向。

  遥感技术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广泛应用于数字城市、地理国情监测、环境保护、灾害应急响应等各个领域,卫星遥感彰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航天宏图董事长王宇翔在接受《中国测绘》记者采访时表示,遥感就是一种观测手段,一种获取时空信息的手段。“女娲星座”的筹建,目的就是提高卫星遥感的对地观测能力,缩短对地观测全球重访周期,利用星间组网通信,构建全球自主可控实时遥感混合星座,打造商业航天产业新生态。

  

  王宇翔说,38颗卫星上天后,全球任何一个地方,不管白天晚上、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是人迹罕至的沙漠,还是南极或北极,都可实现1个小时观测一次。只要在地图上画一圈,很快就可以给你这个地方最新的状况。而且,随着这个星座的卫星越来越多,观测时间间隔周期会越来越短,今后将实现一个实时监控的智慧地球。

  遥感技术在空天地海多领域展现实力

  3月21日,记者从广州举办的第五届遥感应用大会上获悉,遥感应用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航天宏图虚拟数字人“小派”变身“AI客服”参会,聪明的问答像是要PK时下“火出圈”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的架势。一道道问题抛来,“什么是卫星遥感?”“什么是PM2.5?”“什么是虚拟现实?”拥有影视级、超写实形象的“小派”面带微笑,轻松应答,自信满满。

  

  第五届遥感应用大会(广东站)数字人、MR体验区

  小派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中自然少不了卫星遥感、气象、无人机等专题。“遥感技术就是这样悄悄走进了大众生活。”一旁参展的技术人员介绍说,数字人是元宇宙提供智能服务的入口,未来每个人进入元宇宙也需要自己的数字人化身。人们走进沉浸的虚拟世界中,在元宇宙进行工作和社交,获得超越现实世界的能力与体验。

  主会场外,航天宏图混合现实场景体验同样让大家惊艳。戴上MR眼镜,眼前呈现出宇宙场景,让体验者置身太空,观苍穹,游星河,看卫星绕地球飞行,还有飞舞的大量太空碎片。还能用手缩放、旋转、把卫星拉近及远,任意视角观看……体验者秒变“宇宙超人”,体验跟着卫星上太空的感觉。遥感在空天元宇宙中的应用值得期待。

  “遥感技术就是给地球拍照。”王宇翔解释道,遥感照片与普通照片不同,上面带有经纬度坐标,卫星一次扫描过去,就是几百平方千米。另外,遥感可以应用的光谱非常多,包括微波、红外、可见光等。

  总之,遥感突破了传统测绘必须到实地测量的局限,通过遥感影像和多光谱技术,让宏观大尺度角度下观察地面演变和分析变得更容易,如生态环境、农作物长势、灾害预警、违章建筑查处等领域的观测。近年来,卫星遥感技术已经成为政府精细化管理、企业精准决策、民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为社会方方面面提供空间数字化信息服务。

  随着我国民用、商用遥感卫星的增多,对遥感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当下元宇宙风起云涌,带动了整个遥感全产业链发展。”航天宏图专家介绍说,去年国内有上海、四川、河南、山东等15个地方提出了28份元宇宙行动规划,预计到2025年,元宇宙市场规模将达8500亿元,体量非常大。

  在元宇宙产业服务中,多源数据采集、3D建模、AI数据处理、数字孪生场景的应用,都涉及到遥感应用。目前,航天宏图是这一行业中唯一一个可以提供全产业链服务的卫星互联网服务商。

  天空地海网全面感知,遥感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举例来说,航天宏图利用“遥感+AI”等自研技术和PIE(Pixel Information Expert,即像素信息专家)系列软件进行了多领域实践。如实现了铁路线路24小时障碍物精准监控,夜晚铁道线上“飞”来一个纸盒都可以及时发现,保证了铁路线安全。

  再如正在进行的铁塔高点视频识别监控实验。安装在高榙上的遥感“天眼”,在禁捕、垃圾治理、秸秆焚烧监控、森林资源管理等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效果,减少了许多地面摄像头的布设,大大降低了成本。无人机遥感应用同样表现不俗,实时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在去年的抗洪抢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卫星遥感影像处理技术是航天宏图的看家本领。不久前,航天宏图研发团队在IEEE GRSS DFC 2023国际遥感数据融合大赛中,分别获得了“建筑物实例分割与屋顶细粒度分类”与“面向多任务学习的城市建筑物提取与高度估计”两个赛道的冠军。

  在这次比赛中,他们通过深度学习EncoderDecoder主体结构,解决了单张影像预估建筑物高度的难点,把建筑物高度估计精度从50%提高到8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另外,通过多实例分割、SeeSaw损失函数、重复因子采样等技术,将建筑物屋顶细粒度分类精度从30%提高到50%,依然走在行业前面。

  “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不容易。”航天宏图专家既感慨又自豪地说,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大规模城市快速建模技术,可以快速、高效、低成本地获取地面建筑物的属性,特别是AI单体化快速建模技术,可以很快把建筑模型生成出来,大大提高了三维建筑模型的生产效率,这对于正在建设中的实景三维中国、智慧城市、数字孪生、虚拟仿真,以及元宇宙等新技术应用都非常有意义,有效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打造“女娲星座”抢占遥感应用高地

  “‘女娲星座’建成后,将是全球最大最强的商业运营雷达遥感卫星星座,书写我国航天新的传奇。”王宇翔表示,航天宏图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数据获取时效差、信息处理链条长、协同运控不智能、大众应用不便捷等行业痛点,围绕卫星互联网新业态,发力高分遥感全产业链构建,提出了“女娲星座”建设计划。

  

  航天宏图“女娲星座”?期遥感卫星(“1颗主星+3颗辅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他介绍说,“女娲星座”4颗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星座,实现了自主可控,是全球首个多基线分布式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卫星系统,可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全分辨率宽幅SAR成像,且能高精度、高时效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球1∶5万地形图测量,还具备高精度形变测量能力。

  “市场经济下,就看谁能把握住机遇,谁能抢占制高点。”说起遥感行业发展,王宇翔始终笃定,首先要信息化、网络化,然后智能化、服务化,融入整个IT行业才能发展,如此,卫星遥感应用和空天信息产业未来必将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

  作为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遥感行业的领军者、机构眼中的“遥感第一股”,航天宏图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稳扎稳打。作为掌门人,王宇翔带着遥感事业的一份责任和综合判断能力,精确地找到公司发展的每一个合适增长点,借助国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商业航空政策契机和当前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机遇,在资本加持下,果断布局产业链前端。

  他表示,“女娲星座”建成后,将极大丰富我国雷达卫星数据,遥感数据行业应用前景广阔,今后在国土测绘、海洋监测、应急管理、市政交通、环境能源、水利等行业领域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为了扩充数据来源,航天宏图建造了多个无人机研发和生产基地,通过无人机、卫星和地面监测等多种手段结合,高中低分辨率多尺度结合,光学、雷达多个数据源结合,以及大数据综合分析等,全面提升航天宏图“空天地网”一体化遥感技术服务能力,实现对地观测从亚米级到厘米级的跨越式发展。

  在本次遥感应用大会上,航天宏图隆重发布了最新研制的无人机PIE U15 Pro吊舱版,并在大屏幕上展示了这款无人机首飞的精彩画面。2016年起,航天宏图就开始在测绘型无人机领域持续投入,近一两年才开始大规模生产,却从没有正式对外发布过,一直“雪藏”着。

  此次发布的这款测绘型无人机可谓能力出众,能够为国土测绘、环保调查、应急监测、城市规划、电力巡检、河道监测、管道巡线等多个行业提供一体化无人机应用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无人机应用服务。“航天宏图人在无人机测绘领域永远不会满足现状。”誓言铮铮映初心,航天宏图人在创新的路上笃定前行,不断突破。

  自2008年成立以来,航天宏图一直致力于卫星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研发和应用。在王宇翔看来,卫星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相当于计算机的芯片,有着重要作用。天上有那么多颗卫星,获取了大量影像,都要通过这些基础软件进行大面积数据加工、处理、分析和运用。说白了,花了很多钱把卫星发射上天,产生了大量数据,但是没有软件就无法获取数据里面的信息,也没法形成信息产品。

  王宇翔坦言,过去,我国遥感卫星图像处理软件基本上被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外软件垄断,我国没有一个业务化遥感软件产品。

  “目前,航天宏图的卫星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可以说是行业内非常优秀的。在国家政府机关遥感软件采购清单里,航天宏图产品是领先同行业软件产品的。”每每提及,王宇翔都很自豪。作为在高技术壁垒、资本密集型领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PIE软件,经过了10多年的研发迭代,现已成为航天宏图护城河级的技术产品,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的PIE Engine(时空遥感云服务平台)不仅可以替代美国谷歌地球引擎,还降低了专业人员遥感卫星数据获取和应用的门槛。”王宇翔告诉记者,过去,有些开发技术人员因为数据需求,需要使用谷歌地球数据。现在有了遥感云平台,就不用再购买卫星数据,不用买开发软件、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等资源,因为这些云平台上都有。只要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方便地处理遥感数据,并在平台上计算,完成后把结果拿走,就是如此简单。目前平台已经有接近20万用户量,提供海量数据和模型,支持SaaS服务使用模式。

  仰望星空让遥感数字化服务走进生活

  人们常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往往具有前瞻性。关注资本市场可知,航天宏图在科创版上有着不俗的表现。

  近年来,随着卫星应用业务的逐步扩大,且受益于特种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旺盛需求,航天宏图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19年7月,登陆科创板之后,航天宏图保持了高速增长。近三年疫情冲击下,很多公司都受到影响,甚至大量减员。手握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航天宏图却高歌猛进,以傲人的成绩回报投资者,股价从3年前的30多元涨到目前过百元。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航天宏图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47亿元、14.68亿元、24.78亿元,同比增长40.84%、73.43%、68.72%。可圈可点的还有,3年来,航天宏图非但没有减员,反而扩大用工规模,员工总数由2020年的1300人增加到目前的3500人。

  踩准了每一个步点的航天宏图,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布局前端数据源,丰富我国雷达卫星数据产品,将业务领域从卫星应用拓展到卫星运营,进行全产业链整合。用公司总经理廖通逵的话说,通过打通上中下游,实现上游有数据、中游有平台、下游有应用的全产业链整合。目前,航天宏图已有“空天地”一体化遥感业务,形成包含多颗国内外光学遥感卫星数据资源池。

  卫星应用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航天宏图通过大手笔的研发投入来保持竞争力。连续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都高达14%。

  “创新路上我们从未止步。”王宇翔看准的事,再难也会坚持做下去,但他并不盲从。他认为,作为企业掌门人要具备综合能力,第一,综合判断力,就像一位开车的司机,方向要正确;油门、刹车等几个关系要平衡;车速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重要的是油箱里还要有油,现金流要正常。第二,要关注国家大政方针,让公司业务与国家政策相吻合,在吻合这个大背景里,公司业务才能从一到二再到三有序拓展,就像剥洋葱一样,慢慢剥开,逐渐向全产业链发展。第三,要有资金支撑。这三点都很重要。

  航天宏图很好地借助了资本力量巩固行业领先优势。赴科创板上市后,航天宏图通过定向增发、可转债等三次融资,合计募集资金24.76亿元。从卫星应用到卫星运营,再加上无人机制造和研发三个板块联动,公司业务边界不断扩大。下一步,航天宏图将重点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北京地区布局,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生态。

  王宇翔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航天宏图将立足于国家战略需求,全力支撑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开展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等多个应用场景的探索研究。

  同时,“女娲星座”卫星发射后,面临着数据推广和应用问题。今年公司将加速布局卫星遥感应用营销网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此,今年公司会把乡村振兴作为一大业务板块,目前已中标了全国十几个乡村振兴信息化建设典型示范试点,必将加快遥感走进乡村,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此外,将加大元宇宙领域投入。智能化、数字化、无人化技术开发应用是公司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以期更好地为遥感测绘、农业监测、水利环保、应急管理等提供更多实时化遥感监测,为数字中国和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助一臂之力。

  如何做大我国的遥感产业?王宇翔一直在思考。在他看来,航天宏图是专门从事遥感的公司,一年的营业收入也就是24亿元,相对我国的高铁、制造、光伏等行业,仍然显得很小。“我们这个行业要尽早出现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这成为王宇翔和航天宏图人努力的方向。

  王宇翔表示,未来要走向卫星应用强国,重要的是让卫星应用真正能解决社会问题,如灾害、滑坡、泥石流,对洪涝灾害的监测,遥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遥感要和更多技术融合,拓展应用场景,因为遥感是非常能够提高效率和能力的技术。

  人们常说,努力的人不会被辜负。就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前一天,又一好消息传来,王宇翔进入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学者名单。一位打拼了10多年的民营企业家,能获此殊荣,得到国家认可。他难抑激动的心情。早在一年前,航天宏图就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这是企业的极高荣誉,意味着得到了国家认可。王宇翔欣然享受着这份荣誉。

  “我的快乐也来自于工作!”王宇翔坚信,未来遥感可以离人们的日常生活更近。他也期盼着卫星遥感能早日变得像用电一样便捷。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则期待:“大数据是智慧海洋的灵魂,你们航天宏图要成为智慧海洋灵魂的工程师。

  ”遥感创新应用仍在路上,任重而道远。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