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凯赛生物(68806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生物基材料赛道换“车速” 凯赛生物新项目投资引市场关注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1-19  凯赛生物内幕信息

来源 :和讯网2022-01-19

  近日,凯赛生物公告,公司拟变更募集资金12.1亿元投入新项目“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新项目总投资138.38亿元,预计正常投产时间为2023年。

  值得注意的是,凯赛生物在公告之后,话题热度持续不减,为何一篇公告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为此记者梳理凯赛生物公开资料,探索公司其中的发展逻辑。

  据记者了解,凯赛生物目前商业化生产的产品主要聚焦聚酰胺产业链,为生物基聚酰胺以及可用于生物基聚酰胺生产的原料,包括DC12(月桂二酸)、DC13(巴西酸)等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和生物基戊二胺。

  问题一:为何花大力气发展新项目?

  目前,我国聚酰胺66进口依存度高、行业发展受限,其关键原料己二胺的前体原料己二腈市场长期由欧美厂商主导,所需己二腈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已成为我国双单体聚酰胺行业发展核心瓶颈难题。

  历经20多年发展,凯赛生物凭借生物基戊二胺,实现二元胺生产的技术突破,在解决国内聚酰胺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的同时,为市场、客户提供来源于可再生生物质原料的新型“生物制造”新材料。

  值得关注的是,在成为生物法长链二元酸、戊二胺领域的主导企业之后,凯赛生物开始向产业链下游延伸。通过自产的生物基戊二胺,与二元酸缩聚,开发出了新型的生物基聚酰胺产品,如聚酰胺56等产品,直接跨过国外对我国己二腈产业的“卡脖子”难题。

  在产品方面,凯赛生物生产的生物基聚酰胺56相比聚酰胺66,在吸湿性、阻燃性、染色性等方面性能更加优异、成本更低且更加环保。据凯赛生物官网数据显示,以其生物基戊二胺为原料生产的单位生物基聚酰胺56的碳排放比传统聚酰胺6和聚酰胺66减少一半以上。

  国金证券研报表示,生物基戊二胺是赖氨酸在脱羧酶的作用下发生脱羧反应产生的化合物,其主要原料是玉米、秸秆等生物质资源,相比传统聚酰胺66的原料己二胺使用化石原料生产,在原料使用上实现“负碳”排放。

  除此之外,生物基聚酰胺应用前景较广,以戊二胺为基础的生物基聚酰胺突破性地引入奇数碳二元胺,分子结构的改变相应带来产品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的改变,已经显示出在民用丝、工业丝、改性工程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在目前全球碳减排、限塑令的大环境下,凯赛生物布局的生物基新项目,切合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趋势,叠加未来的应用场景造就了想象空间。

  问题二:为何将新项目布局在山西?

  近年来,绿色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山西作为煤炭大省,转型升级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已刻不容缓。

  与此同时,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使得生物材料在高端领域相对于传统化学法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也使绿色制造材料成为市场的刚性需求。

  2020年10月,凯赛生物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合作,计划共同投资250亿元打造“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区”。利用合成生物学和清洁能源,该材料产业园将实现“零碳”,并成为全球引领的千亿级生物基绿色新材料产业集群。

  另外,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与公司合作共建山西合成生物研究院。山西省、太原市和综改区三级政府共同出资15亿元人民币作为研发机构建设资金专项用于科研机构装修、科研设备购置、研发运营经费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1月,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山西综改示范区多家企业亮相进博会进行产品展出,其中凯赛生物携两大品牌产品,全面展现生物制造在衣用住行中的应用场景。

  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次新项目的合作,正是山西综改区依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围绕建设全国乃至全球第一个合成生物学规模化产业基地目标,全力以赴推进项目落地建设。

  对凯赛生物业务发展来说,山西对园区企业的支持力度空前,本次合作在适度扩充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和生物基聚酰胺等核心产品产能的同时,有利于与下游产业链紧密合作,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链布局,提升在产业链中的竞争地位。

  问题三:生物基新项目未来前景如何?

  根据麦肯锡的数据,生物制造的产品可以覆盖70%化学制造的产品,并在继续拓展边界。并且,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有望快速成长。

  据OECD(经合组织)预测,未来十年至少有20%、价值约8000亿美元的石化产品可由生物基产品替代,而目前替代率不到5%,缺口近6000亿美元。

  从现在的视角来看,生物基替代化石基产品,并转向低碳经济是全球解决经济增长及环境问题的长期战略。

  尤其是,我国于2020年9月份正式向全球明确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并且在2021年年初,“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成为国家战略,2021年也被成为碳中和元年。

  研究表明,合成生物制造过程兼具绿色环保与降本增效优势,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工业过程能耗15-80%,原料消耗35%-75%,减少空气污染50%-90%,水污染33%-80%。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预估,到2030年工业生物技术每年将可降低10亿至2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记者发现,凯赛生物通过生物制造方法生产,反应过程温和,不需要高温高压,对比化学法三废排放少,原料部分利用可再生生物质原料,对于解决化石资源依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且生物制造新材料的绿色概念在高端品牌中较易获得认可。

  据了解,凯赛生物将探索生物基聚酰胺更多的应用场景是目前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对于生物基聚酰胺的下游应用,公司注册了主要应用于纺织领域的商标“泰纶”和主要应用于工程材料领域的商标“ECOPENT”。

  事实上,聚酰胺作为重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全球生产规模近千万吨,市场空间数千亿水平。我国聚酰胺因实际产量低于需求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进口量维持在近80-100万吨水平,聚酰胺国产替代化空间较大。

  业内人士表示,在“碳中和”的大环境下,随着凯赛生物不断在新材料领域的创新性突破和下游领域的布局加快,生物基聚酰胺产品具备替代传统尼龙化纤等原料的潜力,未来产生的市场缺口+产品替代+增量空间将远超百万吨,可以满足凯赛生物自身产能的增长。

  此外,在轻量化趋势下,凯赛生物开发的以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增强的耐高温生物基聚酰胺具有轻量化、高强度、耐高温、高耐磨、耐腐蚀等特点,赋予了生物基聚酰胺“原料可再生、产品可回收、成本可竞争”的优势,有望在汽车、风电、航空、建筑材料等轻量化需要的应用领域实施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近半年内曾有5家研究机构对凯赛生物出具“买入”、“增持”评级,并看好公司长链二元酸销量情况,及未来生物基聚酰胺产品成长空间。

  写在最后,凯赛生物以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为基础,本次投资加快建设的高性能长链聚酰胺产能,不仅从源头实现对化石能源碳减排,以生物制造助力“碳中和”,同时解决聚酰胺关键原材料“卡脖子”问题,填补国内市场需求缺口。记者也将持续关注后续凯赛生物的回复公告,解读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