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7月26日讯(记者郑炳巽)25日晚间,心脉医疗(688016.SH)对外发布了A股定增计划的《注册稿》,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最高发行2159.34万股,募集资金18.09亿元。
其中,13.97亿元将用于“全球总部及创新与产业化基地项目”(下称“产业化项目”),占比77.23%;2.12亿元用于“外周血管介入及肿瘤介入医疗器械研究开发项目”(下称“研发项目”);剩余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6日开盘,心脉医疗股价闻风上涨,盘中最高涨幅5.14%。截至当天收盘,股价上涨2.55%,报182.25元/股。
▌定增金额比IPO多10亿
事实上,在心脉医疗最初提交的定增方案中,公司计划募资金额为25.47亿元,比最终金额高出7.38亿元。被调减的金额中,4.34亿元原计划用于产业化项目,3.04亿元用于研发项目,两者原计划投入募资18.31亿元、5.16亿元。
具体来看,产业化项目中的工程建设费用与设备采购费用,分别被削减14.75%、24.32%,预备费与铺底流动资金则全部取消。研发项目的研发对象包括外周动脉、外周静脉、肿瘤介入,前两者分别削减27.16%、8.42%,第三个则全部取消。
当年,心脉医疗登陆科创板时,募资金额为8.3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7.30亿元。相比之下,此番定增的金额比IPO募资高9.77亿元,被调减的金额与IPO募资净额相当。
《注册稿》显示,截至2022年底,心脉医疗累计使用的IPO募资金额为4.85亿元,尚未使用部分为2.44亿元,尚未使用占净额比例为33.50%。
《科创板日报》记者发现,IPO募资所投的“康新公路项目”,在完工后节余加孳息1.47亿元,心脉医疗将其投向“叠桥路项目”,该项目也已于2022年底结项投产。这两者都属于“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产业化项目”。心脉医疗表示,前次募资剩余资金,仍将按计划投入尚未完工的项目。
财报显示,心脉医疗2022年实现主营收入8.97亿元。其中,主动脉支架类产品贡献7.34亿元,占比81.86%;术中支架产品贡献8543.17万元,占比9.53%;外周及其他产品贡献7720.93万元,占比8.61%。
▌达产后年产能将超80万
心脉医疗指出,为了适应快速增长的市场,需要进一步提高产能、完善产品线,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
根据《注册稿》,定增开展的产业化项目,建设期限为3年,拟生产41种产品。其中,外周血管介入产品最多,为19种,主动脉产品13种,紧随其后。这41种产品中,有31种是前次募投所没有的新增产品;研发项目计划实施周期为5年,拟研发10款产品,其中8款是外周血管介入产品,2款为肿瘤介入产品。
当下,心脉医疗的产品已覆盖国内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进入约1700家医院,与160余家经销商开展合作,国外销售覆盖超过20个国家。
此外,2020-2022年间,心脉医疗的产能分别为30500根、30500根、60555根,产能利用率为124.97%、187.38%%、122.10%。同期,心脉医疗产量复合增长率达39.28%,销量复合增长率达40.95%。
不过,由于2022年7月叠桥路场地逐步投入使用,心脉医疗现有各场地的年产能合计为90609根。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达372亿人民币,到2030年将达到1402亿人民币,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15.9%。
其中,外周动脉介入支架和球囊、外周静脉介入器械、术中支架在2021年的市场规模分别为21.7亿元、10.1亿元、6620.6万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68.0亿元、49.9亿元、6.10亿元。
随着定增投资的产品化项目达产,心脉医疗年产能将达到80.02万根/瓶。其中,25.38万根是对现有业务的扩产,54.63万根是新增产品的产能。该项目的产能爬坡期为5年,预计2030年达产。
▌以自有资金投资肿瘤介入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如上所示心脉医疗的产品收入构成中,并没有肿瘤介入产品的身影,但是此番定增投资,产业化项目里包含了6个肿瘤介入产品,研发项目也包含了2个肿瘤介入产品。
此举引发上交所的关注,要求心脉医疗对其与现有产品的联系等方面进行说明。
心脉医疗援引亿欧智库数据指出,2021-2025年,中国肿瘤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将从109.1亿增长至175.7亿,年复合增速12.7%。公司从2020年起开始投入肿瘤介入医疗器械产品相关研发,其中,TIPS覆膜支架预计将于2025年获证,显影栓塞微球等预计于2024年起获证。
并且,肿瘤介入产品在应用领域和客户群体上,与现有产品都存在一定联系,不仅在使用及治疗部位上有相似性,还都面向终端医院,在面对直接客户的销售上,将可采用与现有相似的经销商模式。
心脉医疗指出,肿瘤介入产品属于公司投向主业。并表示,肿瘤介入器械属于市场前景广阔且较为热门的赛道,坚定看好并决定扩展这一领域。
不过,由于心脉医疗调减了定增的金额,两个项目中涉及的肿瘤介入相关产品,将不再使用定增的资金,后续的生产和研发将使用自有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