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澜起科技(68800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张江访谈录·科创50人】澜起科技杨崇和:先做强,再做大,让“中国芯”走向世界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2-14  澜起科技内幕信息

来源 :科创上海2023-12-14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需要国际一流科创人才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战场,涌现出了一批战略科学家、领军企业家、科技青年才俊等做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才。他们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披坚执锐,在高端产业发展中不断超越,在创新创业生态建设上善作善成。近日,上海科创办官方微信公众号“科创上海”推出“张江访谈录·科创50人”大型系列访谈,讲述他们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故事,激励更多有识之士共同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杨崇和

  澜起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首席科学家

  坐标:上海徐汇

  领域:集成电路

  近日,上海传来好消息:澜起科技宣布在业界率先试产DDR5第三子代寄存时钟驱动器芯片M88DR5RCD03。

  该芯片应用于DDR5 RDIMM内存模组,旨在进一步提升内存数据访问的速度及稳定性,满足新一代服务器平台对容量、带宽、访问延迟等内存性能的更高要求,支持高达6400MT/s的数据速率,相较第二子代提升14.3%,相较第一子代提升33.3%。

  澜起科技,又一次巩固了自己内存接口芯片细分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回溯自己的创业路——1994年,回国加入贝岭;1997年,创立新涛科技;1999年,新涛科技实现本土芯片公司生产的产品,第一次打入半导体发达国家市场的壮举;2001年,美国IDT收购新涛科技;2004年,澜起科技成立……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崇和总结出三点,这也是他认为创业能够成功的必要条件:第一,是看清所进入的市场是广阔和有未来的;第二,是确认团队有能力做出一流的产品;第三,确定有足够的经费支持这个项目马拉松式的研发。

  一路创业走来,看似天方夜谭般的传奇故事,背后却有着同样的初心与坚守。“我一直坚信,只有‘先做强’,才有可能‘再做大’。只有潜心钻研技术、尊重市场,踏踏实实地做好产品,才能跑赢对手。”杨崇和说。

  

  01

  “史前海归”的“中国芯”

  1985年,美国西海岸。科技爆发式发展的齿轮开始转动。

  在一场由PC机引爆的信息技术革命中,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那些后来如雷贯耳的“科技大佬”开始崭露头角,在这里尽情挥洒着青春和汗水。

  硅谷,成了全球科技人才的筑梦之地,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着全球科技人才纷至沓来,造就了往后15年的“黄金年代”。

  1989年,杨崇和获得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微电子学博士学位。摆在他面前有3个选择:位于纽约的飞利浦实验室、位于得克萨斯州的德州仪器、位于硅谷的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

  前两家是赫赫有名的大公司,给出的待遇条件十分优厚。但最终,杨崇和因为向往硅谷的创业环境和学术氛围而选择了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

  5年里,他快速积累着知识、锻炼着能力。他发现硅谷的工程师在接到一项任务时,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内完成,不会为自己是否加班、老板是否看见斤斤计较。同时,硅谷的公司从不会因为有了优势技术而故步自封,而是会想尽办法将技术进行市场转化,再根据市场需求去进一步做研发。

  “我们做项目,通常是2天才睡一次觉,因为风投公司的耐心非常有限,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不出有市场的产品,即使技术再厉害,也只是纸上谈兵,公司根本无法支撑下去。在这里,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时间也是金钱’,也学到了2个让我受用一生的品质——高科技精神和对市场的敏感度。”杨崇和说。

  这2个品质,也帮助他在回国后闯出了一片天空。

  当时,国内半导体产业还处于拓荒期,“国内的集成电路市场虽然呈现出万象待新的局面,但整体上可以说还是空白的,甚至连‘海归’这个词也没有”。

  笑称自己是“史前海归”的杨崇和先是加入了上海贝岭,组建了新品研发部,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业筹备,想借鉴“硅谷模式”,创造一家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半导体公司。

  困难远比想象多得多。第一道难关,是缺人。

  “上海贝岭是数一数二的大公司,能招到全国最好的微电子专业的学生。但他们在学校学的知识普遍和行业实际需求脱节,几乎都要回炉另造。”杨崇和说。于是,他白天开发产品,晚上就开起小灶,还在复旦、交大设帐授徒。时间久了,不仅工程师学会了芯片设计,自己也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市场。

  第二道难关,是缺少信任。1997年,新涛科技应运而生,但由于国内芯片公司长期只能制造比较低端的分立器件和简单的集成电路,因此,在面对这样一家“后起之秀”时,不少外国客户心里没底,甚至还有客户打开产品塑封,看看里面是否真有芯片。

  没有人相信,中国人能够造出自己的芯片。可新涛科技硬是凭着实力,把国产芯片卖到了日本,首创了中国芯片出口发达国家之先河,赢得了外国客户的尊重。

  2001年,美国IDT公司以8500万美元现金收购新涛科技,相当于当时新浪和搜狐在纳斯达克市值的总和。这桩并购名列当年中国10大并购案,给投资人带来了近10倍的回报,也刺激了其他海内外资本的神经。国内芯片设计业由此进入快速发展期。

  02

  张江漕河泾园的科创赋能,

  澜起上市的成长之路

  2004年,杨崇和再次出发。

  “‘止为潭渊深,动作涛澜起’。澜起,有延续新涛的意思在内,更有‘后浪推前浪’的期望。我希望中国的芯片设计行业可以后浪推前浪,蓬勃发展。”他说。

  

  澜起科技公司荣誉墙

  这条路,并不容易。芯片设计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需要持续的、大量的投入,才有可能收获成功。

  但澜起是幸运的。这一回,它不仅有了此前丰富的经验沉淀,还有张江高新区漕河泾园提供的支持。

  人才方面,张江漕河泾园积极帮助澜起对接高校,进行点对点的专业招收,并在人才公寓、落户等方面都给予支持。在张江漕河泾园的赋能下,目前,澜起公司员工中约75%是研发人员,研发人员中约64%是硕士以上学历。

  资金方面,在澜起成长过程中,漕河泾开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多次给予无抵押无担保的纯信用贷款,有效地解决了企业高速发展的后顾之忧,还鼓励澜起积极参与国家和市级的项目申报。

  在张江的推动下,澜起凭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低功耗技术,一步步从小微企业成长为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从单项冠军逐渐成长为一家国际领先的数据处理和互连芯片平台型设计公司,更是在2019年首批登陆科创板。

  “上海是一个开放创新、海纳百川的城市,拥有包容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生态。正是在张江漕河泾园的这片‘科技沃土’上,澜起才从一家小微企业成长为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中国芯片设计企业。”杨崇和说。

  

  澜起科技津逮?服务器平台展位

  如今,澜起享誉世界。其不仅研发了一系列全球领先、中国唯一的产品,如PCIe Retimer、CKD以及全球首款CXL内存扩展控制器芯片(MXC),所发明的“1+9”分布式缓冲内存子系统框架,被全球微电子行业标准制定机构JEDEC(固态技术协会)采纳为国际标准,并在DDR5世代,继续牵头制定内存接口芯片的国际标准。澜起也是国内唯一入选JEDEC董事会的芯片公司。

  此外,过去3年,澜起的营收也稳步提升,从2020年的18亿元,到2021年的26亿元,再到2022年的37亿元,可谓一年一个台阶。

  “在此过程中,可以看到,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一步步发展壮大。”杨崇和说道,“国家将芯片行业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政策、资金、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上都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希望我们的集成电路产业能涌现出更多有力的国际竞争者,以全球视野引领科技创新,以科创力量推动上海发展!”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