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陆正耀的预制菜品牌舌尖英雄迎来了多城多店关闭,这引发了人们的关注。而此前有加盟商爆料称开业4个月,还没有赚回电费,不少加盟商表示,当前门店复购率比较低,只有9.9元的产品销量较好。
同样地,有人给预制菜C端品牌、上市公司味知香算了一笔账,2021年年报显示,味知香共有1319家加盟店,贡献了3.46亿元营收,平均每家加盟店年营收为26.23万元,而加盟店平均毛利率为26.01%。这么算下来,每家门店的年毛利润只有6820元。
一边是预制菜的热度居高不下,一边是预制菜C端连锁品牌们复购、盈利不理想。于是,不少人发出了灵魂一问,C端预制菜会不会是伪需求?
我们认为,既然是聊需求,那必然要了解用户。有人称,预制菜的目标客群主要是三类人,年轻人、宝妈、老人。
为此,我专门在一个工作日上午去了一趟线下超市,这个时间段超市里老人居多。超市里有两个预制菜的专区,一个是预制菜的立式冰柜区,里面有手抓饼、酸菜鱼等各类冻品预制菜;一个是切配好、抹好调料、配好辅料的预制菜冷藏区,保质期是3天,里面有小炒鸡胗、宫保鸡丁、黑椒牛排等短保类预制菜。不过,这两个专区很少看见老人,老人们都聚在新鲜蔬菜和肉类售卖的区域。
当我询问冻品预制菜销售情况时,超市工作人员告诉我:“快手菜可难卖了。”而保鲜3天的冷藏预制菜,情况则稍微好一些,有年轻人在询问购买,该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买这种冷藏预制菜的年轻人上班族居多,菜都切配好了,6-7元一个菜,几分钟就能炒完。”
从这家线下超市的情况来看,好像还是年轻人在买预制菜,那么其他群体到底是不是预制菜的客群呢?而且关于预制菜的目标客群到底是厨房小白还是精通厨艺的,人们也有不同的看法。
本期我们就和几个吃过预制菜的用户聊了聊,他们中有年轻人、老人、宝妈。有人一日三餐都是预制菜,有人只节假日买预制菜,有人担心预制菜不健康,有人则认为预制菜才是健康的。一起来看看吧。
新消费智库实拍武汉舌尖英雄一门店
01
每天都吃预制菜
一日三餐不重样
菜王 32岁?策划
坐标上海。我们每个人从小都吃过隔夜菜,其实这就是预制菜。预制菜一直都存在,菜市场的净菜、过年的包子、熟食店的烤鸭,迎合的的都是人们追求方便的心理。
我自己会做饭、而且厨艺还不错,我选择预制菜,第一是工作忙、为了节约时间,第二为了吃一些菜场买不到的食材。
现在我一天三顿都用预制菜解决,早餐速食面、鸡蛋饼,中午煎三文鱼段、皇帝鱼、牛排,晚上佛跳墙、手抓羊肉等等,可以选择的太多了,我可以每天吃得不重样。
冰箱一空我就会囤满各种预制菜半成品,不过我买预制菜的思路可能和一般人不一样,我会主动去找渠道,找配料表比较干净的冻品。举个例子,我吃的一款昆仑山雪鸭,里面的配料表有西域雪鸭、食用白砂糖、食用盐、沙姜、南姜、洋葱、橘子黄、香辛料,没什么添加剂。
还有呼伦贝尔草原的熟食牛羊肉,是朋友从内蒙寄给我的,热一热就能吃到饭店的美味;还有一款专门供给米其林餐厅的皇帝鱼半成品,不用加任何调料,蒸5分钟就很鲜美。作为最讨厌处理食材尤其是鱼的我,皇帝鱼可以说是我的心头爱了。
图片来源:菜王小红书账号@不会做只会吃的预制菜王
我试过很多国内预制菜,目前不太推荐。平常菜市场买不到的顶尖食材、需要厨艺辅助的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好预制菜品。
我买的预制菜单价一般在100-300元之间,我认为,即便是普通一点的预制菜一天花50元,也比在外面一天花50元伙食费来得干净卫生。
02
每天上班都带饭
偶尔买硬菜预制菜
妍妍 33岁媒体记者
坐标武汉。我经常自己做饭,偶尔会买一些工序复杂的硬菜类预制菜。
做媒体,经常为找选题焦虑,有时还要熬夜写稿。但只要不熬夜,我每天都做饭,第二天带到公司用微波炉热一热吃。
我觉得自己做饭好吃健康,大多数时候我会做可口的家常下饭菜,偶尔也会做健身餐。而且,我做饭也快,平时提前在社区团购平台上买菜,或者下班在小区门口买,回家20分钟就能搞定了我一个人两顿饭的菜。
所以,那种家常菜类的预制菜,我用不上,也从来没买过。
我会买一些硬菜类的预制菜,比如夏天买小龙虾,冬天买牛腩,都是100元三份的那种。我一般都是看直播带货时,偶然遇到了就买,也没有持续性复购。买回来一般是一个人边追剧边吃,或者叫上朋友来家里吃,遇到好吃的,我还会给父母买。我买预制菜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好吃。
别的硬菜预制菜我也没怎么买过。因为我吃硬菜的途径其实很多,比如我平时基本每周都会餐厅饱餐一顿,我父母在武汉也可以过去吃大餐,并且我自己也会做很多硬菜,我照着菜谱也都能做出来,比如周末休息时,做土豆炖牛腩、红烧基围虾、烧鱼、炖各种汤等等。
我对预制菜需求不太强的原因可能是我喜欢做饭,工作忙碌我也会尽量抽时间做饭。有的人把做饭看作麻烦,我却用做饭减压,每次做饭我都感觉很放空。能暂时从紧张繁忙的工作中抽离出来,洗菜、切菜、爆炒,一气呵成,香气四溢,生活热气腾腾了,我也满血复活了。
03
仅周末做饭
偶尔买薯条、蛋挞类的预制菜
洋洋 27岁工程造价员
坐标武汉。我自己会做饭,但做得不多,会复购薯条、蛋挞这种偏零食类的半成品预制菜,图的就是方便、省事。
我的工作时间是朝九晚六,我自己效率比较高,加班较少。但我有同事总是来频繁打扰我,打乱我的工作节奏。有时,公司还会占用下班时间开会,甚至还要考核会议内容。总之,我感觉这班上得疲惫,每天临近下班点,我就数着倒计时下班。
这个时候回家如果做饭的话,加上通勤、做饭,还有洗碗涮锅的时间,忙完就到7-8点了,就占用了我休息娱乐的时间,所以我工作日一般都不做饭,都是点外卖。但是外卖点多了,有选择困难症,有时也不知道点啥。基于此,我认为预制菜或许也是一个新的选择。
于是,我就去买了酸菜鱼预制菜,它贴心地把鱼、调料、菜都弄好了,我直接煮就好了,很方便。但吃完后,第一,我觉得不好吃,第二,虽然看起来是我自己做的饭,但整体下来,我很难有幸福感。但像薯条、蛋挞这种半成品,简单操作就能吃到,感觉还挺有成就感的。
我也在超市见过那种切配好的3天保鲜的预制菜,这种我更不会买了,你说我都准备好要做饭了,我还差切那两刀的时间吗?而且这种切配好的价格更贵,不划算。
但最近一两个月我每周周末都会做饭,因为身体不好得补补。虽然我还是嫌做饭麻烦,但没办法。实在是很羡慕那些成家的家庭,有人给做饭吃。
图片来源:海底捞官微
04
自己做饭很简单
偶尔也买硬菜类预制菜
兰花中老年职工
坐标天津。我和老伴算是中老年职工,我们有两个孩子,大女儿的孩子上初中了。平时我们自己在家,又要上班又要做饭比较忙,一般都吃得比较简单,就简单对付一下。
我们是从大女儿给我们买梅菜扣肉开始接触的预制菜,我们买过梅菜扣肉、猪肚鸡、酸菜鱼,要么开袋即食,要么简单加热就能吃了,非常方便,还能吃到一些不会做的荤菜硬菜。
节假日的时候我们也会买预制菜,主要买一些工序复杂的硬菜。每次节假日孩子们回来,我们都高兴,年纪大了,爱热闹,想做一大桌子菜让他们吃好。但我们精力有限,再加上有时候也变不出新花样了,所以会买几个预制菜。如果孙子、孙女也回来,就会再买一些薯条、炸串这些小孩爱吃的半成品,外面的油我们总怕不干净,买回来自己做放心,孩子们也吃得开心。
但对于节假日的硬菜类预制菜,我们最多买个梅菜扣肉、四喜丸子,无论如何,鱼和排骨类的预制菜我们是100%不会买,孩子们难得回来,做鱼炖肉是节日的仪式感。
对我们这些中老年人来说,预制菜还是很方便的,但我们对它的品质和健康问题还是比较担忧。希望商家能出一些新鲜好吃、干净卫生的预制菜。
05
经常点外卖
只买简单复热类的预制菜
某用户 28岁金融分析师
坐标上海。我不会做饭,我这个工作很忙、任务也重,经常没有休息日,熬夜是家常便饭,我一个人吃饭的场景比较多。我是在疫情封控期间接触到预制菜的,它很方便,适合我这种追求效率的打工人。
我一般都是在盒马、叮咚买菜、山姆等生鲜平台上买预制菜,没有什么品牌忠诚度,就是跟着平台买,单价一般在50-150元,像酸菜鱼、水煮肉、小龙虾这种简单加热就能吃的菜,我都买过。但买的最多的还是午餐类复热型中式菜肴。
我看生鲜平台上也有那种配好菜、需要加工炒熟的预制菜,但这种我一般都不买,因为它只是准备好了食材,还要我自己加工做熟,这个加工过程就变长了,对我来说,失去了预制菜的意义,也变贵了。
图片来源:盒马官微
有些人会担心预制菜不健康,其实是缺少了解,预制菜都是经过工厂生产出来的,都是符合食品标准的。
解封以后,我又回归了外卖,预制菜大概会半个月吃一次,毕竟我对吃饭的要求就是高效,忙碌时,外卖更高效、更适合我。偶尔会用预制菜调节一下。
对我来说,外卖、堂食、中式菜肴预制菜都没有差别,只是目前预制菜的种类没有堂食丰富罢了。
06
孩子小不敢尝试预制菜
上学后托管了也不需要
聪聪?33岁?职场妈妈
坐标郑州,我是一个职场妈妈,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了。我自己吃过预制菜,但没敢让孩子尝试。
曾经,我也当过三年的全职宝妈,那个时候就是我一个人照顾孩子,直到孩子上幼儿园。确实,有时候做饭,时间是很紧张的,你要洗菜、切菜、做菜,同时还要担心小孩。但即便再忙,也要坚持自己做,因为给小孩吃东西还是要很讲究的,特别是6岁以前的小孩。
我们小孩3岁前,预制菜还比较少,但即便有,我也几乎不会考虑。有很多担心,担心食品安全、担心菜不新鲜、口感不好。除非实在没办法了,就带着孩子直接到楼下餐饮店吃饭,或者点外卖。
孩子是在北京上的幼儿园,北京几乎所有幼儿园都有三餐两点,两点指的是上午加餐和下午加餐,小孩需要少食多餐,很方便,不需要家长操心。
现在孩子大了,饮食上可以适当放开了,但我们也没给孩子试过预制菜。
孩子上小学以后,中午一般都不回家吃饭,要么学校管饭,要么交给托管班。甚至晚上也可以交给托管,家长什么时候有时间再去接。我们小孩就是中午在托管班吃饭,晚上她奶奶接她回家,所以也不怎么需要预制菜。
其实预制菜解决了方便的问题,但作为新兴的事物,我们家长目前还比较担心,不敢尝试。
07
结语
和这几位用户聊完以后,我们来试图解答一下文章开头提到的问题,C端预制菜到底是不是伪需求?目标客群到底是厨艺好的人还是厨房小白?到底是什么群体在买预制菜?
我个人偏向于,C端预制菜并不是伪需求,只是国内预制菜行业刚刚发展,产品和市场教育做得还不够好。因为目标客群也尝试过了,但复购没起来,和开头舌尖英雄加盟商爆料的一致。
不管是小白还是会做饭的人都会买预制菜,只是偏好不同,厨房小白愿意买简单加热型的预制菜,精通厨艺的用户则愿意买一些硬菜、好的食材。
那目标客群到底是宝妈、年轻人还是老人?其实目标客群就是一群想做饭省事的人,和年龄、社会身份没有太大关系。他们当下对预制菜核心诉求就是要新鲜可口卫生健康。翻看小红书,其实有不少年轻人在尝试各种平台上的各种预制菜,但他们很难找到满意的,这常常让这些年轻预制菜用户烦恼。
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化的必经之路,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但现阶段国内预制菜的热度起来了,后续的产品还没跟上,预制菜还有很多问题要克服。当人们提到国内预制菜,能共同想起一两个大众安心信赖的品牌时,国内预制菜可能才可能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堂食、外卖、做饭之外的又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