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9日,瑞芯微一季报和讯SGI指数评分解读出炉,公司获得了73分。
2021年以来,“芯片荒”愈演愈烈,从汽车行业发端到迅速席卷整个制造业,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为史上少有,作为芯片设计龙头的瑞芯微迎来发展良机。
但是,经历了2021年“芯片荒”拉动经营业绩突飞猛进后,瑞芯微一季度业绩以及SGI指数在多重因素扰动下突然从高空栽倒,未来随着车企入局,制造环节因产能紧张提价,以及成本转嫁不畅,瑞芯微将背负重压。
图:瑞芯微和讯SGI指数综合评分,数据来自各季度财报
瑞芯微成立于2001年,2020年上市。作为一家智能应用处理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及其他芯片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公司采用Fabless的经营模式,即专门从事集成电路的研发设计,芯片的制造和封测环节均委托专业的企业完成。
一、业绩高空栽倒:谁是“幕后黑手”?
根据瑞芯微发布2022年一季度报告,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5.4亿元,同比下降3.9%;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下降24.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76亿元,同比下降6.4%,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了一季度业绩。
经历了2021年“芯片荒”拉动经营业绩突飞猛进后,瑞芯微一季度业绩却突然栽倒,供应和物流无疑是“幕后黑手”。首先是22年一季度春节假期相比去年更长,尤其在广东地区,实际工作时间变短,导致流水不足。其次是受到供应以及疫情背景下的物流变慢影响,三月中旬才拿到较大货量,导致一季度业绩下滑。
从下游实际需求来看,同比仍然有所增加,但是供给端制约较为严重,2022一季度的1、2月份供应链缺货难以缓解,且香港、上海、深圳的疫情造成封装、测试生产周期延长以及运输时间的数倍增长。
另外,归母净利润方面同比下滑主要为去年一季度有约3000万的非经常性损益(包括政府补助和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22年一季度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实际同比下降为6.4%。22年一季度毛利率为39.15%,相比去年同期减少0.49个百分点。
从价格调整层面来看,在2021年大幅涨价背景下,瑞芯微为维护客户生态,涨度仅只冲抵上游成本上涨,维持均衡毛利率40%左右,并未有为赚短期利润而过多涨价最终伤害到客户情况。但是随着产业链涨价此起彼伏,加之一季度业绩遭遇“寒流”,面对多事之秋,瑞芯微启动了涨价“利器”。
瑞芯微表示2021年4月1日起,瑞芯微芯片全线涨价,此前所有未交付的芯片订单,以及后续的订单都将按照新的价格执行。
在涨价背后,全球市场、供应链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动荡,造成了半导体行业结构性的全线缺货。目前,晶圆,基板,封测的成本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大幅上涨,同时产能紧张,各个链条的交期延长,当下有限的供应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瑞芯微对所有芯片进行不同程度的价格上调。
二、冲顶回落背后:内部稳健性下滑
瑞芯微SGI指数长期高位运行,2022年一季度增长受挫有一定程度的意外,类似的低谷仅在2020年疫情初期出现,而且2021年业绩表现不俗,这一年SGI指数曾冲顶90高分。
令人错愕的是,随后增长惯性在外部扰动下戛然而止,指数冲顶回落。实际上,瑞芯微内部的结构性症结早有蛛丝马迹,比如应收账款周转率、经营现金流、集中度等方面的弊端亟待矫正。
一方面是运营能力有所削弱,一季度应收账款周转率0.66低于去年同期为0.85。另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瑞芯微为了绑定上游厂商,2021年预付货款同比增长近10倍至1.16亿元,其他应收款同比增长16.5倍至2481万元,库存金额飙升、预付款增加极大压缩了公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瑞芯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亿元,同比下降接近50%。
另外,客户、供应商集中度偏高的问题也亟需重视。2021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0.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5.17%,单个客户的销售比例超过总额的50%,前5名客户中存在新增客户的或严重依赖于少数客户的情形
。
在供应商方面,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5.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75.90%。向单个供应商的采购比例超过总额的50%,同样存在比较严重依赖于少数供应商的状况。
三、红海厮杀:车企“轰油门”入场
2021年的缺芯危机,让更多汽车厂商意识到芯片的重要性。随着车企入局,行业赛道更加拥堵,这股潮流令以机器视觉和汽车电子作为核心支柱业务的瑞芯微备受冲击。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当前,汽车产业边界已被颠覆,汽车竞争的核心是智能化和电动化,而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核心是芯片和操作系统。”。话音刚落,由吉利控股集团间接投资的芯擎科技在武汉发布首款智能座舱芯片,采用7纳米工艺,对标同样是7纳米的高通8155座舱芯片。
2021年12月7日,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受此轮缺芯危机刺激,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车厂商中,约一半会组建芯片设计团队,以增强对供应链的控制。随着下游车企纷纷入局造芯,产能供应偏紧可能大幅缓解,也就是说瑞芯微面临着下游车企的入场“威胁”,行业变化趋向于复杂,市场不确定性加大。
另外,财报中也提及,未来瑞芯微可能仍然面临着晶圆代工生产和封装测试厂产能紧缺的风险。同时,如果晶圆代工厂进一步上调报价而公司又无法将涨价压力成功传导至下游,届时毛利率可能承压。结合车企自主造芯,客户资源萎缩,瑞芯微或将承受来自产业链上下游多方面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