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女孩被陌生人关在飞机厕所里立规矩”的视频上了热搜。发视频的是当事人,据其自述,因为这个“一岁多”的孩子在飞机起飞后一直哭闹,自己和另一个阿姨将孩子抱到厕所“立规矩”,并且“不让奶奶进厕所”,直到孩子不哭后才将她带出去,并自夸此举是“为了让大家好好休息”。
视频中,一个孩子在声嘶力竭地哭喊着“奶奶”,而一个女人的手指出现在屏幕里,伴随着严厉的语气,“把嘴巴闭起来,别哭”“什么时候不哭,什么时候出去”“再有声音的话,就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我们都不睬你”……
此后,吉祥航空发了一份情况说明通报,其中提及孩子被教育是“为避免打扰到其他旅客休息”,而且“祖母同意”“母亲表示理解”。
然而,与此事无关的大众不理解,为何一个还不太会完整表达自我的孩子哭闹成了“不可被原谅的罪”,不理解两名陌生人凭什么认为她们有权利“教育”别人家的孩子,不理解爷爷奶奶和妈妈为何要“理解”这种行为,不理解航空公司竟然没有一位司乘人员出来制止……
一位朋友问我,为什么身为旁观者的她都出离愤怒了,而孩子的母亲却选择了“理解”,我想了想,回了四个字:“怕被网暴”。
从小,我们便被反复教育,“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何到了今天,“厌老”“厌童”反而成了“正确”的行为?
吉祥航空上演的这场“陌生人教育小女孩”事件中,机上所有人,包括司乘人员,都默许这种荒诞行为,背后正是长期以来网络上已经形成的对“熊孩子”“不负责任家长”的鄙视,以及勇于维护自我权利的道德高地,他们似乎刻意忽略了一个事实:人们反对的是拥有自控能力却不自觉的不文明行为,维护的是所有人的权利,而不是拥有权力人的权利。
更可悲的是,因为害怕被贴上标签,同意陌生人带走孩子的爷爷奶奶,以及这个懵懂的孩子,恰恰是最不懂也不会维护自己权利的人。
衡量一个社会是否体面,看它如何对待最弱势的群体。
这是一趟从贵阳到上海的飞机,孩子的父亲在上海工作,孩子的爷爷奶奶应该是贵州人。大胆猜测一下,坐飞机去上海对两位老人而言或许是少有的经历。那么,当他们被一个气势汹汹的阿姨指责“家里没规矩,肯定都是奶奶惯的”时,奶奶是否有勇气来反抗这样的指责?当陌生人从奶奶手里抱走孩子,把她关在厕所门外,而孩子在里面声嘶力竭地喊着奶奶时,她是否知道自己有权利找司乘人员提出抗议?
最无辜的是孩子。坐过飞机的人都知道,在飞机起降的过程中产生的气压变化,会引起耳膜刺痛,而这种影响对幼儿身体造成的影响甚至比成人还要明显。一个1岁多的孩子如何做到自我控制?即便在对噪音控制最严苛的德国,婴幼儿的哭声被认为是自然声,和风声一样不受法律限制。
然而,无论老人还是孩子,在这架飞机上,都被视为社会机器上的零件,弱者不再获得共情,他们必须要遵守“公共场合不得有噪音”这个所谓的理性认知。
这是一个个人意识高度觉醒的时代。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是人们开始对传统价值观“祛魅”,个体的自由、权利以及公共生活质量获得尊重,一些传统价值观被重新审视,“反对规训”成为独立思考的前提,这当然是令人欣喜的社会文明进步。
然而,正如韦伯所言,同样由于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在面对社会公共事件时,理性化倾向将社会政治秩序蜕变为“现代的铁笼”,人被“非人化”,共情变得更加困难,工具理性获得更多认同,价值理性却往往被污名化为“道德绑架”。
当全民进入数字社交时代,某种程度上,信息传播和分享行为成为一种自我身份和情绪的认同。频上热搜的“高铁教育熊孩子和家长”“地铁拒绝给老人让座”等事件中,事情起源和来龙去脉并不重要,短视频总是会将冲突最激烈的片段呈现给传播者,“不讲理的老人”“熊孩子”逐渐成为“社会公敌”。
正如詹姆斯·凯瑞(James Carey)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中提出的“传播仪式观”,传播不再是一种传递信息的行为,而是共同信念的表现。
于是,喧嚣的网络声音和情绪形成一种新的“规训”,让人们不自觉“沉默”并服从于这些“价值观”,同时,随着媒体渠道的多元化,互联网如同“放大器”,将这些刻板的“规训”映射于其他个体事件之上,从而形成了数字时代的信息失序和价值观紊乱。
所以,吉祥航空会在通报中说“飞行途中,该名儿童持续哭闹”“为避免打扰其他旅客休息”“两名旅客将儿童抱至洗手间教育”,更讽刺的是,在通报结尾,竟然加了这样一句,“将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必要的协助以确保良好的乘机体验”。
是的,他们确保了每位乘客的休息,尊重了两位带走孩子陌生人的举动,但唯独忘了,最需要帮助的是这个不舒服的孩子,她同样有权利要求吉祥航空确保自己有良好的乘机体验。
不要把所谓的理性凌驾于无力反抗的弱者身上,那是真正的“霸凌”。吉祥航空,你应该向这个孩子道歉。
“宽容比自由更重要”,以此共勉。